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4章 功德碑

作者:骨漏呱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魏钰来五福城已经有七八天了。


    这几天,他都住在客栈里。


    客栈是乙十三精心挑选过的,整个县城最气派的客栈。


    客栈的沈掌柜跟县城里很多的店铺老板都关系匪浅,尤其是县城中的粮铺掌柜,他俩是亲戚。


    在入五福城前,魏钰将其他人都安排了三十公里外的陇县附近。


    为什么不是五福县外,纯粹是因为陇县外有块儿十分宽敞的地,很适合几百人安营扎寨。


    大部队留在陇县引人耳目,魏钰自己则是带了三十人来了五福县。


    而在来到五福县的第一天,魏钰还没进城就发现了有人在驱赶流民,禁止他们踏入五福县的边界。


    虽然那些人穿的都是寻常服饰,但是官是匪还是民,他们身上的那股气质还是很好分辨的。


    反正魏钰一眼就瞧出了那些人都是乔装打扮后的官兵。


    未经官员令,官兵肯定是不会擅自驱逐灾民的。


    而这水患之后,当地官员不想着安顿灾民也就罢,居然还把人往外赶?


    要说这不是因为官员早就听说了赈灾的事后,因而采取的掩耳盗铃的手段,那魏钰肯定是不信的。


    五福县此举是为了什么?


    估计就是为了应付还没到来的他。


    毕竟他之前一路过来,行事可没有遮掩过。


    只要他来了后没在五福县瞧见灾民,那安顿灾民的事就不会落在当地官员头上,没有安顿灾民的事,也就不会暴露更多的错漏……总之,五福县的县令大概就是打着直接解决暴露源头的主意。


    好在幸运的是,这一切魏钰都看到了。


    而就因为五福县令的这一手提前预备,也让魏钰意识到,各地的地方官员可能已经勾连在一起了。


    这种预感甚至都不需要他亲自验证。


    因为魏钰在五福县逛了几天,打探了几天消息,他就亲自看到了当地官府连续更换了几天的告示。


    告示是说朝廷赈灾的队伍,不止有他三哥在哪儿勘灾安抚百姓,还有他自己在哪儿剿匪整顿流民的……


    瞧着是向百姓彰显了朝廷赈灾队伍的尽心尽责对吧?也许后面的九贤王过来后,一看县城这么安稳,告示内容这么公正,说不得还会表扬县令大人的负责呢……


    啊呸!


    告示一天换一个,这要不是做贼心虚,早就暗中派人盯死了他和他三哥,哪就至于更换得及时了?


    说这五福县令长了脑子,魏钰都觉得是在夸他了!


    表面功夫也不知道做的周全些!


    县令的事也就不说了,反正地方官员什么德性,魏钰心中已经都有数,过后再去搜集证据清算就是了。


    而他现在最关键的,是他在陇县的大部队啊!


    那么多人,一天天都是要吃饭的啊。


    所以在包下沈掌柜的客栈后第二天,魏钰就找沈掌柜要了一万斤粮。


    真金白银花钱买的。


    没坑没骗,毕竟出门的时候魏钰自己带够了钱不止,他四哥还给了他一盒银票好吗!


    当然了。


    因为水患,黑心商是如何将粮食涨价起来,让魏钰花了一大笔冤枉钱这事,他可都是记在了小本本上的。


    这钱是如何花出去的,后面那小银子,他都是要从源头上给一一讨回来的呢。


    魏钰准则——花钱可以,花冤枉钱不行。


    -


    功德碑这玩意儿一听就有点了不得,尤其还跟朝廷的赈灾队伍有关。


    沈掌柜脑子还没转过来呢,嘴就已经先开口了。33qxs.m


    “等等!王公子,王公子稍等啊!”


    预料之中的呼唤响起来了。


    魏钰转身,一脸无辜问道:“怎么了沈掌柜?”


    沈掌柜谄笑着从柜台后出来,搓着手,双眼期盼的看着他,“那个,王公子啊,我这其实呢,也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就是那个,您刚刚说的那个,朝廷赈灾,功德碑是何意?”


    有点词不达意,但魏钰知道沈掌柜是想问什么。


    他恍然大悟,“哦,原来沈掌柜是想知道功德碑啊,嘶,怎么?难道你不知道这事?”


    从来只听过陵墓寺庙里有石碑,功德碑这玩意儿他是听都没听说过好吗!


    沈掌柜老实摇头,“这,孤陋寡闻了,王公子莫怪,功德碑的事,王公子可否同我详细说说?”


    本就是为钓鱼而来,鱼咬钩了,那魏钰自然是要给人好好说说的。


    他笑着解释道:“沈掌柜也知道,如今朝廷派了巡抚下来赈灾,巡抚们现在还在各地勘灾,等到勘灾完,那届时朝廷就会发放钱粮赈灾了。”


    “可咱们湖州这次水患严重,里头不知道有多少受灾百姓,而这赈灾亦不可能是十天半月就能解决的,至少得费上两三个月的时间,两三个多月啊,朝廷拨银子也就一次两次了,哪儿能次次都拨啊,所以巡抚就有了个主意。”


    听到这里,沈掌柜忍不住接了话,“功德碑?”


    “对,就是功德碑!”


    魏钰一拍手,“我是从忻山郡来的,听人说,巡抚准备搞一个功德碑,日后赈灾结束,专门把碑立在各地县城外,碑上面就刻那些给灾民捐钱粮的大善人,供后世人敬仰呢!”


    沈掌柜的呼吸一下停滞了。


    他忍不住喘了口粗气,捂住嘭嘭乱跳的心口,激动地问魏钰,“这,王公子,这可是真的?莫不是什么谣传吧!”


    要说古人最讲究啥,可不就是一个生前身后名嘛。


    谁心底里没拥有着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伟人的宏愿呢?


    反正沈掌柜拒绝不了这个。


    只有一想想自己的名字会刻在功德碑上,立在城门口,往后过往行人都会在碑上看到他的名字时,沈掌柜就有些呼吸急促。


    他这是被朝廷褒奖过的大善人啊!


    朝廷立的碑,没人敢动,等到百年后,后人一瞧见他沈大山这个名字时,想到的就是他大善人的名头啊!


    说不得他沈家后人还会被官府善待,被人拥簇,也许还能来个改换门庭……天,想想都有些激动。


    沈掌柜一下就严肃了。


    “王公子,你放心,不就是粮吗,等我五天,我一定给你再凑出万斤粮食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