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3章 洪武帝你在吗

作者:冷泡茶加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欺人太甚!”


    咆哮的声音从殿内滚滚而出,吓得几只鸦雀振翅,扑棱棱飞到了一旁的老树上,好奇向下打量。


    在汴梁皇宫广政殿外把守的禁军也都面面相觑,不由得彼此对视猜测这殿里面是出了何等变故。


    官家喜怒不形于色是出了名的,即便是上次晋王殿下……不对,如今应当叫空炅法师了。


    之前空炅法师从殿里被抬着出来的那次,官家也不过是失却了一点笑容。


    而如今如此怒喝,也不知道空炅法师回去得休养多少时日?


    空炅法师自是不知道这些的,他此刻已经相当顺滑圆润的趴在了地上,甚至脑袋都不想抬起来半分。


    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内回荡,赵匡胤来回怒气冲冲的踱步,而一大串在朝堂上不宜讲的话也都顺着口蹦了出来,清清楚楚落在赵匡义的耳朵里:


    “该死的贼!没你娘鸟养!真是那穷酸饿醋的狗奴才,竟干这等腌臜事!”


    “岂有此理!”


    “真乃是天不盖、地不载、该遭活剐的贼,活该被那姓朱的给灭了天下!”


    “白瞎了学什么圣人经典,沐猴而冠的宰相干恁勾当儿。”


    “果不其然还是云端的老鼠天生的耗!”


    伏着身子的赵匡义听着兄长骂声渐歇,这才小心翼翼的抬头。


    结果入眼便是官家正盯着他沉默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激得赵匡义登时便指着光幕道:


    “这些贼老狗,正合官家亲征之,擒其贼首以正其……”


    话未尽便被赵匡胤摇头摇头打断:


    “你这含鸟猢狲,咊头儿上不算计,圈底儿下却算计,空遭俺好似是卖萝卜的跟着盐担,净鹹嘈心!”


    话说的难听,空炅法师倒是心底隐隐松了口气,毕竟怎么说也算是少遭了一番皮肉之苦。


    但心底也隐隐有一丁点触动,虽然直至如今对那御座也还是很渴望吧,但那后来事似乎确实有些棘手。


    两宋之间他没详细算,但模糊间应该是有个三百来年,这其间夏辽并起就已经足够难缠,更不提后面还有那金人蒙古虎视眈眈皆欲驭马南下……


    不自觉摸了摸眼眶,那里还在隐隐作痛,他也不由得第一次问自己:挡得住吗?


    心情很差的赵匡胤就没想那么多,此刻他倒是恨不得那蒙古即刻就崛起,好给子孙报一报此等血仇。


    但再想想那灭了胡元的洪武帝祖上乃是大宋禁军,心中好似也能舒坦一些。


    不过每每想到那给宋画了终点的地方,他也难免心情复杂。


    “崖山一战…唉…”


    还不待叹个一二三出来,便听到赵普在唤他:


    “官家…好似那洪武帝亦得此光幕也。”


    骤然抬头,赵匡胤果然清清楚楚看到一行字从右至左飘了过来:


    〖朱元璋:荒谬!唐书何时曾有过记载唐太宗征伐倭国?〗


    赵匡胤琢磨了一下:


    “真的?”


    “不似假的。”


    也就在两人琢磨的时候,又有字紧接着飘过:


    〖张飞:吓!活着的洪武帝!


    朱元璋:……桓侯竟也是活着的。


    张飞:闻听此言甚是诡异…暂且不说,那后世说洪武帝一个破碗得天下可是真?


    张飞:后世说洪武帝打仗不如唐太宗,洪武帝以为如何?


    张飞:洪武帝?洪武帝?〗


    赵匡胤与赵普对视一眼:必是真的。


    于是当下赵匡胤也不犹豫,当场在石桌上勾勒几字补上:


    〖赵匡胤:明祖厚恩,盛感谢意〗


    甘露殿中李世民欲提笔又止,最终看着光幕上那张飞一连多言也摇头一笑,干脆放下笔,悠然退回了榻上。


    “郎君不自辩一二?”长孙皇后好奇,她可是记得李家二郎有多要强,大多事不分个一二清楚誓不罢休。


    笑着摇摇头,李世民解释道:


    “从倭国至登莱海途遥远,再至关中又有千里路途。”


    “吾相信那战报此时必已在路上,等战报入手再让那洪武朱八八看看不迟。”


    难怪……长孙皇后恍然,这才是她熟悉的那個夫君。


    “而且桓侯桑梓地认真算来乃是这明帝所复,自当与其亲近一二。”李世民补充道。


    但这话嘛……长孙皇后表示怀疑。


    不过旋即她也建议道:


    “战报可等,但那明乃我唐同宗同源之后,自当提醒其倭国之事。”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也是这个理儿,当下便招呼道:


    “既如此,辅机代笔。”


    这倒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纯粹就是长孙无忌离得最近。


    ……


    坤宁宫中,朱元璋弃了笔,摇摇头也是没想到:


    “这桓侯……”


    按理来说,这桓侯算是他华夏先祖,本该肃然而对,但这桓侯多少有些不着调了。


    但更令他在意的是言语中透露出来的另一个意思。


    “桓侯称此前对八八的说法乃是后世之评。”


    马皇后条理清晰道:


    “那是说这光幕所言的我明之后诸事是后世。”


    “还是说这说书的少年郎便是后世人?”


    这其中的意思自截然不同,如果这少年郎是后世人,那便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胡夷复来,可曾又有被扫退?


    但马皇后觉得:


    “那少年郎此前说起辛弃疾不得志,说曹友闻之壮烈战死,其言似皆发乎于情,宛若追忆先祖,故而妾以为……这少年郎多半就是后世华夏儿郎。”


    这个说法朱元璋也同意,因而也顺理成章念叨出一个他相当关注的问题:


    “那世界大战……我华夏想来是胜了?”


    这等自问短时间内自然是没结果了,恰巧此时又有文字飘过,马皇后看夫君还在发呆,于是干脆直接边念边写:


    “此次落名是长孙无忌了……嗯,‘倭者,寡廉鲜耻之辈也,畏威而不怀德,海权时代举国掠华夏,戮祸罄竹难书,兼有西夷八国,欺我华夏不御海疆而掠…故而当以倭岛为镇东海之海隘,且能弭其灾,取金山银山而用之…’。”


    朱元璋感觉自己好像懂了,但好像一个疑惑稍解,又有数不清楚的新的疑惑又冒了出来。


    “海疆?八国西夷?海隘?”


    “且倭岛那穷地方竟有金山银山?”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