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2章 寸功未立?

作者:龙虎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整个天盛坛,气氛一片沉寂。


    跪倒在地的群臣,央求之后便默然不语。


    也不曾起身,长长拜倒。


    似乎一心感念于唐极的忠义,不愿见其被赵明辉所误解!


    见此,秦牧和楚文清的眼神也稍显凝重。


    唐极的确世代为朝廷效力,但也正因此,其在朝廷中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


    哪怕稍加威严,便会引得这些朝臣极力保举!


    难以处置!


    御榻上,赵明辉睥睨四周,目光又落在唐极身上。


    脸上看不出多少情绪流露,只是轻抬衣袖。


    “诸位卿家先请起身。”


    “此事尚未查明,唐卿家的忠心,朕自是知晓。”


    “朕断不会让唐卿家蒙受不白之冤。”


    “不过,赵铮在苍宁县一地遭遇伏杀,死伤惨重。”


    “堂堂皇子,在我大盛境内竟险些被不法之徒谋害!”


    “此事若不查个清楚,朝廷威严也将不存!”


    “传朕旨意,安国公,此事交由你来负责彻查,不得有误!”


    他先行安抚下一众朝臣,语气又转而变得严厉起来。


    伏杀一事,自不能姑息!


    旨意颁布,秦牧连忙上前,躬身领旨。


    “臣谨遵陛下旨意!”


    见此,赵铮双眸微微眯起,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看样子,就连皇帝老爹也不好轻易处理唐极。


    唐极这老东西的势力在朝廷中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冷冷瞥了唐极一眼,收回目光,暂且压下心中的杀意!


    又看向秦牧,特意高声提醒。


    “安国公,此事便有劳您了。”


    “若安国公查案之时有所困惑,难以理清头绪。”


    “不妨从镇国公唐极门下开始调查。”


    “镇国公或许对朝廷忠心耿耿,不过,他的门下却并不见得,与此事无关!”


    赵铮的话语显然意有所指!


    闻声,唐极脸色顿时一黑。


    那一众跪倒的群臣,也不由眼皮跳了跳!


    从镇国公的门下入手,那多半就是在指向他们!


    就算今日之事不了了之。


    恐怕他们也少不了被安国公秦牧一番调查了!


    这么一闹,他们今后在朝堂之上多少有些谋逆的嫌疑了!


    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人人自危!


    唐极缓缓起身,袍袖中的拳头紧紧攥起。


    赵铮这小子刚一回京,连汇报治理成效都不急着顾及,上来便要咬他一口!


    这手段,也算狠厉!


    不过,赵铮自己的麻烦,可远远还未解决!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负后,扬起脸庞,摆出一副坦然神色。


    “安国公,此事你大可如大殿下所说,从老夫门下入手。”


    “清者自清,老夫也愿意以此验明正身!”


    “而且,老夫也会全力协助安国公彻查此事。”


    “绝不放过任何谋逆之辈!”


    这一番话,当真是大义凛然!


    身正不怕影子斜?


    赵铮斜睨了唐极一眼,眸中的寒意丝毫不加掩饰。


    论装蒜,这老东西在大盛朝堂的确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眼看着封王大典就要到了。


    这老东西,也装不了多久了!


    唐极退至一旁,目光与赵铮相接,带着一抹阴冷。


    又暗暗看向一旁的周表,递了个眼色。


    周表顿时会意,又继续向赵明辉开口。


    “陛下英明,大皇子遇刺一事,朝廷势必要彻查。”


    “不过,而今封王大典在即。”


    “诸位皇子赶赴各个县城,治理流民有功。”


    “这功劳,也得嘉奖才是。”


    “但大皇子治下苍宁县,而今看来却是一片狼藉。”


    “奖赏大皇子一事,恐怕须得朝廷再加商议才行。”


    说话间,他似有意似无意地看了眼赵铮。


    不论赵铮在苍宁县中是否遭遇了伏杀,苍宁县百姓与流民相争,死伤无数,乃是事实!


    而且,苍宁县那等贫瘠之地,必定粮食紧缺。


    百姓与流民连饭都吃不上,又谈何治理?


    比起赵嵩三位皇子的治理成效。


    赵铮几乎都算得上是寸功未立了!


    听到此,秦牧和楚文清皆不由心中一紧,无奈暗叹。


    现在,苍宁县的情况,朝廷都已经知晓了。


    赵铮遭遇了伏杀,更有那柳琮玉加以阻挠。


    恐怕在这治理流民一事之上,已经失去了先机。


    然而,赵铮却始终气定神闲,半点也不见急躁。


    饶有兴趣地看向周表,轻笑一声。


    “左相不提醒,本殿下差点都要忘了这治理流民一事!”


    “说来,苍宁县的情况,远不止本殿下先前所说那般艰难。”


    “苍宁县本就位于京畿之地最北端,与北境乡邻。”


    “这大半月来,从北境逃亡南下的流民一直只多不少。”


    “在本殿下返京之时,县中差不多也有上万流民了!”


    听到赵铮的话,四周群臣更是心中一惊。


    上万流民!


    以苍宁县的情况来看,有个上万流民,都算是正常了。


    毕竟苍宁县深入北境,流民南下,势必首当其冲!


    文武群臣又看向赵铮,目光怪异了几分。


    这么说来,无论怎么看,苍宁县都绝对不可能被治理好了。


    可从赵铮的神色中,他们哪里看得出有半点急切?


    难不成,赵铮已经决定破罐子破摔了?


    唐极眸光闪烁,阴冷意味愈发浓郁。


    既然赵铮破罐子破摔,那也用不着再妄想翻身了!


    一念及此,他再度上前,沉声开口。


    “大殿下,如你所说,苍宁县的确难以治理。”


    “可先前陛下让你与其他三位皇子各自选择一县之地治理流民之患。”


    “那苍宁县,也是你自行选择的。”


    “如今三位皇子皆已经平定了流民之患,唯独大殿下你……”


    “此等局面,几乎算得上寸功未立!”


    “纵使你身中伏杀,可以因此免除渎职之罪。”


    “但接下来的论功行赏,殿下只怕难以参与其中了!”


    没有功劳,赵铮什么奖赏也别想捞到手!


    自今日之后,赵铮就被要赵嵩彻底拉开了差距。


    更何况,封王大典在即。


    赵铮已经没有任何赶超的机会!


    一切,都已注定!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