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125【抗金名将】

作者:很废很小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百里路,来的时候只需三个多时辰。


    回去起码得八九个时辰了。


    没办法,这么长的商队,外加一千多号战俘,想快都快不了。


    夜间赶路并非是个好选择,但韩桢却不敢等。


    万一张万仙举兵攻打临淄县呢?


    一直闷头走了三个时辰,时值午夜,韩桢这才下令歇息。


    战俘被聚拢蹲在一片空地上,小武领着士兵们看管。


    骑兵分成两拨,一拨歇息休整,另一拨则在附近巡视。


    商队的人开始埋锅造饭,投喂牛马。


    韩桢翻身下马,迈步来到一堆篝火前坐下。


    取下腰间水壶,拧开灌了一大口后,他问道:“那谢知县甚么来头?”


    朱吉答道:“此人出自富阳谢家,大观元年进士,其姐夫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


    “富阳谢家?”


    韩桢面露疑惑。


    他倒是听过五姓七望,至于这个富阳谢家,却闻所未闻。


    见状,朱吉解释道:“你莫要小瞧富阳谢家,一门三辈六进士五诗人,连王安石都曾说过谢家‘以文学称天下’‘连世为贵人’。谢绛在世时,乃公认的文坛魁首,沈括是他表兄弟,欧阳修是他的弟子,范仲淹视他为兄,尹洙、梅尧臣等人更是唯他马首是瞻。”


    “谢绛在外为官之时,每到一地,必定大兴学舍,注重教化。在河南时,修建国子学,亲自执教,远道来学者达数百人,可谓是门生遍地。所以莫要看谢家在朝堂上名声不显,但在士林之中,却有口皆碑,人人称赞。”


    听完他的解释,韩桢不由暗自咋舌。


    想不到一个小小知县,竟有这般大的来头。


    思索片刻,他沉吟道:“此人有没有可能拉拢?”


    “这……”


    朱吉一愣,随即苦笑道:“这怕是有些难。谢家累世清贫,耕读传家,县长若想以利诱之,估摸着成不了。”


    闻言,韩桢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可惜了。


    若是能将这谢鼎拉拢过来,凭借谢家在士林中的声望,还愁没有读书人来投靠?


    他现在能使用的拉拢手段,就一招,钱!


    偏偏谢家不吃这套,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很快,韩桢便驱散了心中那丝失望,转头道:“小菘,这段时间跟在朱员外身后,感觉如何?”


    “这段时日真是开了眼界,原来做生意还有这般多门道。”


    说起这个,谷菘顿时来了兴致,不断说着最近几日的见闻。


    没过多久,米粥熬好了。


    接过一碗热粥,韩桢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赶路匆忙,只能做简单的米粥了。


    战俘自然是没有的,不管出于什么考量,都需要饿他们一顿。


    就在这时,远方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紧接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韩桢立刻放下碗,拎起身旁的马槊。


    只见聂东骑着战马奔来,身后还跟着一骑,马上之人正是先前县城中的那个少年。


    韩桢问道:“何事?”


    聂东神色略显怪异:“禀县长,此人自称来投奔于你。”


    投奔自己?


    转头看向那刘锜,韩桢问道:“你要来投奔我?”


    “正是!”


    刘锜忙不迭的点头,而后翻身下马。


    “伱叫什么名字?”


    “俺名刘锜!”


    刘锜?


    这名字怎地这么耳熟。


    韩桢微微皱起眉头,仔细思索片刻,脑中忽地闪过一道灵光。


    刘锜,南宋抗金名将。


    其人后世名声不如韩世忠与岳飞大,但功绩却丝毫不输二人,曾多次大破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军。


    死后谥号与岳飞同为武穆,由此可见其战功之卓越。


    若不是前世在某个公众号上看过,韩桢还真不知道有这号人。


    念及此处,韩桢确认道:“你父可是刘仲武?”


    “正是!”


    谈及父亲,刘锜神色骄傲。


    还真是那个抗金名将。


    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见其身材高大,体型健硕,只是脸上稚气未脱,嘴唇上一圈绒毛,最多也就十五六岁。


    一个抗金名将忽然来投奔自己,韩桢觉得很有意思,饶有兴趣道:“为何要来投奔我?”


    刘锜昂首挺胸道:“自然是想上阵杀敌,建功立业!”


    “呵!”


    韩桢顿时笑了,打趣道:“你可知,我是何人?”


    闻言,刘锜一本正经地说道:“俺舅父说你是匪寇,不过俺觉得不像。”


    韩桢下意识的问道:“你舅父是谢知县?”


    “嗯!”


    刘锜点头应道。


    韩桢心下一喜。


    正愁找不到拉拢谢鼎的机会,没曾想这厮自己送上门来了。


    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就在他沉思之际,却听刘锜道:“那个……能不能也给俺一碗米粥,今晚没吃饱。”


    如他这般体魄的武人,饭量本来就比常人大很多。


    他晚上本就没吃饱,此刻见到众人吃的香甜,胃里顿时泛起了酸水。


    “给他装碗粥!”


    韩桢吩咐道。


    刘锜这厮有些自来熟,放在后世妥妥的社交牛逼症。


    只见他接过米粥后,屁颠屁颠地凑到韩桢身边坐下,看着插在地上的马槊,好奇道:“你这把铁槊有多重?”


    韩桢随口答道:“没称过,估摸着二三十斤罢。”


    二三十斤?


    刘锜面露惊骇。


    莫以为这个重量很轻,那些动辄百多斤的武器,都是源自武侠和民间传说中。


    战阵之上,超过三十斤的武器,几乎没有。


    哪怕是北宋军中用于破重甲的重斧和铜锤,撑死了也就二十来斤。


    即便如此,军中力士挥舞十几下,便也脱力了。


    比如刘锜手中的盘龙棍,两头镶有厚厚一层铜皮,整根棍子也才三斤重。


    “俺能试试么?”


    刘锜心中有些半信半疑。


    韩桢点了点头。


    “多谢!”


    刘锜道了声谢,放下手中的碗后,起身走上前,一手拔出马槊。


    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分量,他看向韩桢的眼神顿时变了。


    嘶!


    竟真的是二三十斤!


    他可是亲眼所见,韩桢将马槊挥舞成了残影。


    这得需要多大的力道。


    感受着槊杆上鲨鱼皮粗糙的手感,刘锜喃喃自语道:“没想到竟真有人能使得动精钢锻造的马槊。”


    一旁的谷菘嗤笑道:“这算甚么,韩二哥曾赤手空拳打死过五百斤的野彘!”


    刘锜撇嘴道:“你莫唬俺,俺虽年少,但并非痴愚,这世上哪有五百斤的野彘。”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