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027【赚钱?炼丹!】

作者:很废很小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方三三几人神色怪异的目光中,韩桢小心翼翼地抱着陶罐回到后院,放在小库房里。


    这玩意儿可不敢随便放,虽然没多少分量,却价值千金。


    北宋有白糖,但十分稀少。


    一部分源自大食等国的朝贡,一部分则是糖商自制。


    蔗糖在熬煮冷却时,会凝出一层极为稀薄的霜,匠人需得用特制的竹篾,小心地刮下来。


    往往几百上千斤的蔗糖熬煮,才能收集一两白糖。


    这种白糖几乎不会出现在市面上,哪怕是富商豪奢想花重金购买,也没有门路。


    属于真正的有价无市。


    由于市面上没有,所以韩桢也无从参考价格,不过考虑到物以稀为贵,他琢磨着到时候卖20贯一两,应该很合理。


    这两坛子沙糖,除去损耗后,大概能出8斤白糖,也就是2560多贯。


    而成本才仅仅15贯,利润高达上百倍。


    什么是暴利?


    这才是真正的暴利。


    当然,等到销售的数量上去后,白糖价格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下跌。


    所以,韩桢打算严格控制产出,顺带还能起到饥饿营销的效果。


    这类顶级奢侈品,不适合作为支柱产业,只能捎带着做一做。


    精盐就不同了,利润虽没有白糖高,可却是长久买卖,且能带动一系列产业。


    出了小库房,将门锁上后,韩桢打算开始着手制作精盐。


    重新回到二院,就见方三三几人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眼中满是享受。


    韩桢好奇道:“喝甚么呢?”


    “糖水。”


    方三三撅着小嘴答道。


    她还在委屈韩桢为何宁愿把沙糖倒进泥坛,也不给自己吃。


    原来刚才熬煮沙糖时,锅里还粘了一点,沈厨娘不忍浪费,便加水涮了涮。


    涮锅糖水根本没多少甜味,但对方三三她们而言,却如同琼浆玉液。


    韩桢吩咐道:“去村中寻些孩童,就说我要收贝壳,一斤贝壳五文钱。”


    贝壳?


    方三三觉得今天阿郎怪怪的,一会儿把沙糖倒进泥坛,一会儿又要收贝壳。


    贝壳这东西没甚用,河边一抓一大把,哪里值五文钱一斤。


    似是怕韩桢生气,方三三没敢多言,端着糖水便出门了。


    村里孩童不少,大人这会儿都上山找逃户去了,留下他们自个耍。


    此时,村里孩童听到五文钱一斤收贝壳,一个个都像疯了一样,拎着篮子就往河边跑。


    趁着村中孩童抓贝壳的功夫,韩桢扛着一把锄头出了宅子。


    寻了一处小土坡,他挥舞锄头,迅速挖出一個一米见方的土坑。


    又在土坑底部挖出一条通风口后,一个极其简陋的小土窑就搞定了。


    就在这时,巡逻的马三狗等人发现了他,忍不住走上前来问道:“韩二哥这是在做甚?”


    “烧窑。”


    韩桢随口应付一句,而后吩咐道:“对了,帮我多找些柴火来。”


    “好。”


    马三狗几人点点头,转身去找柴火。


    很快,五人便找来高高一摞的柴火。


    “韩二哥,俺们巡逻去了。”


    “去罢。”


    韩桢摆摆手,埋头用小石块铺在土窑底部。


    没一会儿,便有孩童拎着贝壳来了。


    一起来的还有方三三,过了这么久,她那一碗涮锅糖水竟还没喝完。


    “来俺这领钱。”


    方三三端着碗,此刻宛如孩子王。


    这里没秤,她也没打算一斤斤的秤,直接按篮算,满满一篮子便给五文钱。


    即便这样,方三三依旧觉得自家阿郎亏了。


    小孩子们也不在乎,贝壳这东西压根就没用,河边到处都是,能换几文钱已是非常开心了。


    领到钱后,便嘻嘻哈哈的围在一边看热闹。


    提纯精盐需要用到生石灰,不过韩桢也只是大概了解步骤,前世并未实际操作过,所以今天属于实验阶段。


    因此他只是简单挖了个土窑,等到实验结束,确定能成功量产后,再搭建烧制石灰石的土窑也不迟。


    至于为什么用贝壳,是因为烧贝壳快,半个多时辰便能烧好。


    若是换成石灰石,怕是至少要烧个七八天时间。


    按照一层柴火一层贝壳整齐的码放好,韩桢掏出火折子。


    点燃之后,土窑燃起熊熊火焰。


    “走罢!”


    韩桢拍拍手上灰尘,招呼方三三回去。


    抿了一小口糖水,方三三终于问出了心中疑惑:“阿郎这般到底是为了甚么?”


    “赚钱!”


    韩桢语气神秘道。


    这就能赚钱?


    方三三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等待临近宅子时,她才想明白,定是阿郎在诓自己。


    ……


    ……


    下午三点。


    韩桢与方三三提着陶罐再次来到土窑。


    过了这么久,土窑已经彻底冷却完毕。


    扒开厚厚的炉灰,韩桢从中挑选出完整的贝壳。


    整整五六篮贝壳,最后只挑选出不到一罐,剩下的都被烧成了渣,与草木灰混合在一起,根本用不了。


    回到宅子里,韩桢一边往陶罐里装水,一边吩咐沈大娘将粗盐倒进锅里,加水煮开。


    随着水加入陶罐,迅速与生石灰发生反应,冒出阵阵白烟。


    用木棍快速搅拌一阵,一罐石灰乳便制作完成。


    见到这惊奇的一幕,方三三忽然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道:“阿郎莫不是在炼丹?”


    若不是有道爷的法门,怎会加些水在贝壳里就会冒出泡泡和白烟?


    想来上午时的沙糖,也是如此。


    嗯,定是这样。


    方三三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炼丹?


    韩桢神色诧异地瞥了她一眼,忍不住打趣道:“没错。”


    这时,厨房里传来沈厨娘的声音:“阿郎,盐水煮开了。”


    “好!”


    韩桢点点头,提着三个木桶走进厨房。


    由于是实验,所以他准备了三桶盐水,想要测试一下石灰乳与盐水的最佳比例。


    拎着三桶盐水回到院子里,韩桢拿起陶罐开始挨个往盐水里加石灰乳。


    一边加,还一边用木棍搅拌。


    三个木桶的盐水与石灰乳比例分别是1:1,2:1以及3:1。


    粗盐之所以口感苦涩,是因为其中含有镁离子和钙离子等杂质。


    石灰乳可与镁元素发生反应并沉淀。


    很快,石灰乳便于盐水产生了反应,开始出现沉淀物。


    等了半个时辰,他过滤掉盐水里的沉淀物,将三个木桶放在院子里静置。


    按照步骤,这个时候应该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但由于现在条件有限,所以韩桢只能使用原始方法,那就是将盐水静静放置几个小时,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其发生反应。


    总不能拿根芦苇杆,不停朝着盐水里吹气吧?


    将三桶水提到屋檐下,韩桢吩咐道:“方三三,交予你个差事,仔细盯着三个木桶,莫要让任何人碰。”


    “阿郎放心,俺不会让任何人碰的。”


    方三三神色严肃的点点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