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七章辩经大会

作者:我爱吃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僧人们先是各自方队里进行讨论,随后撸起袖子,还松了松衣领。


    和印象当中淡泊名利的僧人截然不同,有几位明显好辩的僧人,面色已经有些红润,跃跃欲试。


    就好像随时可能打起来一样。


    林然不由觉得有趣。


    这时候,米拉大师手下的一名僧人率先站了起来。


    说道:“各位师兄弟,俗话说的好,法不容情。我曾经游历中原,遇到件有趣的事。”


    他一边说着,负责主持会议的老和尚,拿出毛笔,在纸上记录着,似乎是把辩经内容记录下,以作后世讨论。


    他顿了顿,随后继续说道:“我亲眼看见一名小偷,进入别人的地里偷西瓜。就在他要得逞的时候,被负责看守的恶犬咬伤双腿,骨头都露出来了。”


    “随后,小偷要求农户赔偿他的损失。我看完了全程,最终,当地的法院通过了他的请求,赔偿了他狂犬病疫苗以及外伤费两百余元。”


    众僧哗然,窃窃私语。


    老和尚拿起铜锣敲了一下,两边才安静下来。


    这名僧人继续说道:“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就是法是认定的,终究存在漏洞。于情于理,农户都不应该赔偿,可是按照律法要求,却必须执行。因此我认为,在执行规定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道德。”


    “中原有句话,叫做不守道义,天下英雄人人得而诛之,方为大同!”


    他双手合十,对众人行礼,随即坐下。


    旦增欧珠和米拉都面带笑容,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


    林然也在一旁听楞了,这真的是辩经大会吗?


    其实那位僧人提出来的问题,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也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不是你撞的为什么扶别人”,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滑坡。


    却不想,在80年代初,人们印象中的与世隔绝的藏传佛教,就有了相关的讨论。


    藏区果然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


    当然,旦增欧珠一边的僧人并不太服气,一副准备好打架的模样。


    二十个僧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后,一名小和尚站了起来。


    他先恭恭敬敬地对着旦增欧珠和米拉行了个礼道,随后说道:


    “师兄所举例子有所偏颇,其实你例子当中所举的,很有可能正是不按规则执行的后果。”


    “出家人不打诳语!”被反驳后,那名僧人满脸不悦,他旁边的人也跟着起哄。


    “师兄莫急。小僧出家前,正是中原学习律法人士。”他目光坚定地看了回去,丝毫不避讳他们挑衅的目光。


    闻言,众人安静了下来,听他辩论。


    “实际上按照华夏律法,进入别人的瓜田偷窃,本身就属于侵入对方地盘,对方养的恶犬,在瓜田里咬伤了他,属于自我防护行为。”小和尚说道。


    “那师弟你说说,为什么判瓜农罚钱?”僧人气势汹汹地问道。


    “正是因为道德。”小和尚回道,“因为法官认为,他受伤了,属于弱势群体,而瓜农不仅是正常人,而且还有犬作伴,所以有人道赔偿的说法。”苏丹小说网


    “按照正常的流程,瓜农是不需要赔偿任何损失,甚至他还可以要求小偷赔钱。”


    “可正是由于道德的考虑,才会有这些赔偿,而且有理说不清。”


    “因此,我认为,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规则定在道德之上,严格按照规则去执行惩罚,可以在制定的时候就考虑好,而非谈及之时,才提到道德。”


    他话音刚落,旦增欧珠一边就响起了掌声。


    连林然也不由跟着鼓起掌来,这群僧人,并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看事情还是挺透彻的!


    而对面,场面一度尴尬了起来。


    连米拉也有点挂不住,脸上的笑有些僵硬。


    不久,对面又站起来一名僧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师叔,我乃庙中小辈,来寺庙时间不长。希望我的愚见能给各位一些启发。”


    他显得很谦虚,赢得了旦增欧珠和老和尚的好感,示意他说下去。


    “其实刚才师兄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是从何得出他有道理的呢?”这名僧人微笑着看向小和尚。


    众人摇了摇头,不知他想说什么。


    随之,他说道:“正是因为师兄的道德水平高,得出来的结论,才让人信服。”


    “我从小在寺庙长大,前段时间跟着师傅出去苦行,愚见了不少人。”


    “在中原地区有江湖的说法,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是他们信奉的自然法则,能有济世情怀的人,少之又少。”


    “若真的按照他们设定的规则来,那必然是一个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时代。”


    “诸位师兄弟,自从我们融入华夏,也见证过千年历史了!”


    “放眼过去,哪个朝代,不是因为规则设定不合理而崩塌的,最终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中原地区有句话说的好:人性本恶。只有一心修佛向善,才会提升道德标准,善哉!”


    在他话音刚落,寺庙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林然也在一旁看的有些迟疑。


    这些僧人,讨论的东西也太前卫了!


    或许,正由于他们是出家人,讨论事情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世俗的观念。


    话题讨论到这,似乎进入了死结当中。


    老和尚看向旦增欧珠,询问他还有没有人能站起来辩论。


    旦增欧珠身后的弟子一时竟然想不到反驳的方法。


    林然曾经见过类似的辩论,只不过,那是在哲学话题的辩论大会上,感觉刚才参与辩论的僧人,其实大多都是积极入世的。


    例如最开始在外游历的苦行僧,看见的自然更多是人间的疾苦。


    第二位小和尚,本身就是律法人士出身,对于律法的认识还基于世俗观念。


    而刚才的僧人,虽然没有禀明职业,可是从他说话的方式,也是出家不久的和尚。


    这批僧人,其实落入了俗家的讨论中。


    正在老和尚要宣布话题终结,开始下一议题的时候。


    旦增欧珠站了起来,笑道:“诸位,是否允许欧珠来自中原的朋友说两句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