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唐寅的《四美图》

作者:我爱吃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范经理自然是欣喜不已,林然拿起其中一个银子,下面还刻着“光绪年制”四个字。


    是清代光绪年间的银锭!


    这可相当值钱了,保存了有300年时间了,光是这些银锭,就足够买一套万年公寓的房子了。


    范经理开心极了,小心的把银子全部收好。


    林然也把自己手里的银子放了回去,并没有贪便宜的想法。


    “这还真是一个宝箱,看样子你太爷爷给你留了不少财产。”林然笑道。


    可惜呀!终归是别人的。


    要是自己家有这么一个箱子,当年就不会弄得家破人亡了。


    虽然现在也不错。


    林然的思绪有些飘。


    除此之外,箱子当中还有一些饰品。


    金手镯,玉指环,银耳环。


    这些如果都是清代光绪年间的物件的话,放到拍卖会上,卖个几万块钱随随便便。


    范经理也知道林然手下有拍卖行,便开玩笑问道:“林先生,这些东西可以放你那寄卖不?”


    “当然可以,不过具体估价还得看大师傅的。”林然回道。


    他对于钱其实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尤其是属于别人的财产,羡慕是没用的感情,林然早已跨出了这一步。


    而且说实话,这宝箱相对于林然在古墓里见过的陪葬宝箱,差得还是有好几个档次的。


    可是,范经理却是发现了宝箱,爱不释手。


    即便他很有钱了,可对于他这种商人,又怎么会嫌钱多呢。


    只是翻看了一下,就放回了箱子当中。


    最后,林然注意道箱子里还有一个卷轴般的物品。


    林然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一副字画!


    “可以拿出来看看吗?”林然问道。


    范经理看到里面的卷轴,笑道:“当然!”


    他已经把林然当成自己的贵人了,二话不说,把字画给拿了出来,林然连连提醒他小心。


    从卷轴的外表来看,装裱就不一般,在古代,能被做成卷轴的字画,绝对不是普通字画能做到的。


    除非,这又是和卉王的画作一样,是自己的第一幅作品。


    林然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将字画展开。


    看到字画的一瞬间,林然激动了起来。


    因为,这画作,很明显就是唐寅的作品——《王蜀宫妓图》!


    林然将其彻底展开,画卷全场一米三,宽六十厘米,和印象中对得上。


    之所以能够一眼认出是唐寅的作品,并不是因为林然曾经在故宫博物馆见到过这幅画,而是因为唐寅的人物画作品,工笔重彩的特色太明显了。


    唐寅的画风一向具有代表性,其作品通常都能在无意间展示出他在造型,设色等方面的高超工艺。


    比如眼前的画卷,就将宫廷仕女体态匀称优美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明代的时候,唐文化并没有完全淡去,反而融入了明代的生活。


    当时的宫廷仕女,往往喜欢削肩狭背,柳眉樱髻,并且在额头、鼻间、下巴上施以白霜,美其名曰“三白”。


    唐寅的人物绘画,既吸收了张萱笔下“唐妆”的造型,又融入了唐寅自身的理解,将明代年间的仕女清秀娟美的形象绘画的淋漓尽致。


    这幅画卷中,四位宫廷仕女交错而立,显得平稳有序。


    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可以看出,她们正在进行攀谈,通过这一交互绘画,让形象跃然纸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和生动感。


    再加上唐寅的笔墨技巧,正所谓衣纹作琴,领为弦描,不仅人物绘画生动形象,衣着也在他的笔触下显得流畅而富有质感。


    和宫廷画师的纯粹取悦皇上的特点不同,唐寅的画,向来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林先生,你可认得这幅画?”看到林然惊讶的神情,范经理其实大致猜到了这幅画肯定不简单。


    林然点头道:“这幅画叫做《王蜀宫妓图》,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四美图》,这幅应该是唐寅的画。”


    唐寅?


    虽然范经理不是古玩圈的人,可身为华夏商人,又岂会不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的名号!


    “此言当真?”


    “画是像,但具体是不是,我还得鉴定一下。”林然回道。


    毕竟唐寅的画,在市场上有太多赝品了。


    其实唐寅在创造这幅画的时候,并没有对其进行命名,而是在明代末期,一个叫做汪砢玉的收藏家,在他的作品集《珊瑚网画录》里对其进行定名,而后被沿用至今。


    画卷其实并不是描绘仕女的美丽,实际上是在暗讽是前蜀后主王衍。


    画面中的四个仕女,实际上是他的歌女,正在整理妆容,等待君王召唤,前往侍奉取乐。


    画卷上的女人,头戴金莲花冠,身着云霞彩饰的道衣,脸上涂着厚厚的胭脂,体貌也是唐代最喜欢的丰润风格,但丰满却又不显得臃肿,反而有些娟秀之态。


    这幅画作,林然印象中是战争时期流落海外,最终被一位叫做张伯驹的先生从外国买回来,最后捐赠给故宫博物馆的。


    因此,他也不太敢确定是不是真迹。


    林然想用鉴宝秘术,可是瞬间想到了鉴定方法。


    自己是一个鉴宝师,不能时常依赖鉴宝秘术,林然总觉得这能力有些玄乎,尽可能不要触碰的好。


    至于是否是真迹,其实鉴定方法也很简单。


    关键就在于这卷轴之上!


    卷轴是华夏书画的装裱形式之一,正所谓素虫覃灰丝时蒙卷轴。


    通过卷轴丝绸的磨损程度,还有卷轴的纸张的痕迹,林然很快得出一个鉴定结果。


    这卷轴画,确实是明朝留下的老物件,是真品的概率,百分之八十!


    而且林然曾经在故宫博物馆中见过真品,只不过不是在这个时代的故宫博物馆,他是唯一见过真迹的人。


    所以他敢断定,这就是唐寅的真迹!


    顿时,里面的金银首饰都显得暗淡无光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