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献礼风波

作者:子率以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u001c陈堪再次拽了一下茹瑺的袖子,问道:“茹大人,到底什么情况,就不能一次性说清楚吗?”


    茹瑺道:“哎呀,陈大人莫急嘛,一会儿您就知道了。”


    看着茹瑺神神秘秘的样子,陈堪恨得牙痒痒。


    只是朝臣的献礼已经开始了,陈堪也只得作罢。


    悻悻的瞪了一眼茹瑺,开始静静的看着朝臣们贿赂皇帝。


    所谓的献礼,便是朱棣一年当中唯一一次可以光明正大的充实内库的机会。


    不过大明朝的臣子一向很穷,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献给君父,大多都是一些各地奇珍特产,少有金银之物。


    真正的重头戏是在各国使节身上。


    朝臣献完礼,紧接着便是各国使节,然后是藩王的使臣,最后才是陈堪这些自家人。


    不过今年藩王们都遭了李景隆的毒手,所以很快就能轮到陈堪他们。


    “大元使臣马哈木代表我大元可汗向大明皇帝陛下献上金斗一对,玉如意一双,牛羊各三千,战马一千……惟愿两国友邻和睦,永结同盟之好……”


    一道粗狂的声音引起了陈堪的注意。


    那是一个草原上的汉子,披头散发,身披兽皮。


    最主要的是,陈堪离着很远的距离都闻到了他身上传来的膻臭味。


    “有点儿意思……”


    看着这个自称马哈木的男子,陈堪喃喃自语了一句。


    这个时候,黄金家族应该还在自称皇帝才对,这个马哈木说的却是可汗。


    并且,陈堪可是清清楚楚的记得,这个马哈木是瓦剌部的首领,一向不怎么服气黄金家族的本失雅里和阿鲁台的管教。


    北元却派他来做使臣。


    难道说,鞑子内部的矛盾已经一触皆发了?


    陈堪记得蒙古分裂成瓦剌与鞑靼,似乎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心思电转,一瞬间,他想到了许多。


    盯着他的侧脸,陈堪喃喃自语道:“这个马哈木,或许可以利用一下。”


    陈堪清楚的知道,历史上真正给大明带来极致伤害的,正是由马哈木率领的瓦剌部这一支,马哈木之孙也先率领的瓦剌部大军,在叫门天子朱祁镇的带领下,近乎攻破了大明的国都。


    而历史上的朱棣五征蒙古,虽说谈不上劳民伤财,但实际上并无多大的成效,如果大明现在能趁着蒙古内乱抢占一波先机,说不定便能有一劳永逸的机会。


    似乎是注意到了陈堪的目光,马哈木微微侧目,朝陈堪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


    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开口了,他看着马哈木,笑道:“还请使者回去转告你们家大汗,就说他的诚意,朕收到了,朕也希望咱们两国之间相安无事,如此,也能让边疆的百姓多过几年安生日子。”


    马哈木朝朱棣行了个草原礼仪,躬身道:“大皇帝陛下放心,下臣回去一定转告大汗。”


    “嗯。”


    朱棣轻轻颔首,朝他挥了挥手道:“你下去吧!”


    马哈木再度朝着朱棣躬身一拜,转身回到使节的位置上坐下。


    但他能感觉到,那个少年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他。


    忍不住回过头看了一眼,他总觉得,那个少年看他的目光有些不对劲。


    陈堪见他注意到了自己,朝他微微颔首便移开了目光。


    要利用马哈木,也是晚上家宴时的事情了。


    他相信,作为鞑子老对手的朱棣。一定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够削弱鞑子力量的机会。


    马哈木献完礼,接下来便是东南亚那些小国家的使节。


    只不过,那些小国家基本上也拿不出来什么好东西,除了金银,便是粮食,要不然就是牲畜,再就是珍珠珊瑚玉石之类的。


    虽然也算是价值不菲,但至少还达不到让陈堪心动的程度。


    很快,东南亚的小国家也献完了礼,接下来便轮到三个驸马向朱棣献礼了。


    长公主驸马袁容年纪最大,便由袁容先行向朱棣献礼,其次是李让,最后才是陈堪。


    袁容的礼物是一张古画,据说是画圣吴道子的真迹,李让的礼物在陈堪看来算是最有意义的了,一套孤本的五经注解,据说也是朱子的手稿。


    据说是李让知道了朱棣打算修书的消息,特意搜罗来为永乐朝文教大治尽上一份心力。


    值得一提的是,臣子们向君父献礼,君父是需要回礼的,只不过臣子献礼的东西是进了朱棣的内库,回礼却是从国库里出。


    终于轮到了陈堪,在袁容与李让的注视下,陈堪颇为神秘从桌子


    走到朱棣的龙椅


    待内侍伸手接过,陈堪朗声道:“臣向陛下献上地球仪一份,不算贵重,却胜在新奇,聊博君父一笑。”


    朱棣缓缓点头:“有心了!”


    但陈堪的话音一落,朝臣们便面面相觑起来。


    主要是陈堪献上的东西,他们没有听说过啊。


    是他们out了吗?


    朝臣们疑惑的目光尽收朱棣眼底。


    一旁的袁容和李让也有些侧目,地球仪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的陌生。


    难道是什么宝贝?


    倒是朱高煦若有所思,因为刚才他看见朱瞻基抱着一个木球在玩耍。


    朱棣问道:“诸位爱卿,可是在好奇这地球仪是个什么东西?”


    身为百官之首的方孝孺起身瞪了陈堪一眼,随后朝朱棣拱手道:“回陛下,臣等确实未曾听闻过,不知这地球仪是何物?”


    见状,朱棣朝内侍笑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好奇,不妨取出来给诸卿观赏一番!”


    此言一出,朝臣们顿时出言阻止道:“陛下,万万使不得啊,此乃驸马献与君父之礼,岂有臣子先观之礼?”


    “啧,真虚伪。”


    陈堪看着朝臣们脸上好奇的表情,再听着他们口中的此举无礼之类的废话,心里面别提有多腻歪了。


    一个个的说着此举不妥,又没人真的站出来阻止一下。


    嘴上说不要,身体倒是诚实得很呐。


    听见朝臣们的虚伪推辞,那内侍有些纠结。


    朱棣淡然道:“无妨,本来这个东西早晚也是要让诸卿观摩的。”


    闻言,小太监不再犹豫,与陈堪合力打开礼盒,从盒子里取出一颗木球,用托盘抬着转身走到朝臣身前。


    朱高煦见是一颗大了一号的木球,暗道果然如此。


    袁容和李让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出一丝不屑。


    “呵!”


    袁容冷笑一声,忽然低声道:“呵,一块破木头,也敢拿上大朝殿里丢人现眼,这不是糊弄君父是什么?”


    “说不定是一块什么有着特殊用处的木头呢,毕竟人家既然敢拿到此处献礼,总不可能只是一块普通的破木头吧?哈哈哈哈……”


    两人交谈的声音传进了陈堪的耳朵里,陈堪有些轻蔑的瞅了两人一眼。


    从嘴里淡淡的吐出两个字:“土鳖!”


    两人的笑声一滞,本想出言呵斥。


    但刚刚抬头,便迎上了一双冰冷的眼睛。


    朱棣只是淡淡的看了二人一眼,两人便瞬间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朱棣说是将地球仪拿给各位臣工观摩一番,但内侍不可能真的拿到大臣们面前,让每个人都看清楚地球仪上的构造。


    大多数朝臣也就是看个热闹,看清楚地球仪的构造的大臣也就只有距离朱棣比较近的这些高官。


    内侍托着地球仪在大殿里转了一圈。


    朱棣将地球仪摆在自己面前,随后淡淡的说道:“如各位所见,据陈堪所言,这个地球仪便是咱们生活的大地与大海真正的样子,当然,这是缩小了千倍万倍之后做出来的模型。”


    闻言,方孝孺眉头一皱,起身朝朱棣拱手问道:“陛下的意思是,咱们生活在一颗球上?”


    此言一出,不等朱棣回答,朝臣们便惊呼起来。


    “这怎么可能?”


    “定是有人妖言惑众!”


    “荒谬,简直荒谬。”


    大臣们瞬间将不善的目光看向了站在大殿中央泰然自若的陈堪。


    “陈堪,尔敢欺瞒君父?”


    “简直是妖言惑众。”


    “太荒谬了!”


    大臣们陡然群情激奋了起来,因为陈堪献上的这个地球仪,打破了他们的传统认知。


    “肃静!”


    朱棣伸手虚按了一下,大臣们逐渐安静下来。


    他看了一眼陈堪,淡淡的说道:“此中细节,便由你与诸位臣工分说可否?”


    陈堪朝朱棣一拱手,应道:“理应如此。”


    地球仪的出现会引起大臣们的骚乱,这本就在陈堪的预料之中。


    毕竟你要去告诉一群从小接受天圆地方的教育的老顽固们,其实天不是圆的,地不是方的。


    这等于是在挑战他们的认知体系。


    试问,他们怎么可能相信呢?


    所以,这一切都在陈堪的预料之中。


    他转过身来,看着大臣们愤怒的目光,淡淡的说道:“在说地球仪之前,本官想先问诸位大人们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当即便有大臣不顾仪态站起身来。


    陈堪继续说道:“列位都是我大明朝的国之柱石,可有人观察过,我大明的海船每次远洋出行归来时,站在海边的人是先看见船帆还是船身?”


    “这……”


    朝臣们面面相觑。


    方孝孺沉着脸道:“莫要卖关子,敢愚弄陛下与满朝文武,当心老夫抽死你。”


    “咳……”


    陈堪轻咳一声,他知道方孝孺这是在找台阶给他下呢。


    他丢给方孝孺一个安心的眼神,继续问道:“没有人观察过吗?”


    “船帆!”


    一个老臣站起身来,朝陈堪拱手道:“老夫自小在海边长大,出海的大船回程,自然是先看见船帆,这是三岁小儿都知晓的事情,敢问陈大人,这与咱们生活在一个球上有何干系?”


    “问得好!”


    终于有捧哏的人出现,陈堪淡淡的问道:“那这位大人可曾想过,为何会先看见船帆,而不是先看见船身?”


    “嗯?”


    陈堪的问题一出,那老臣顿时愣在了当场。


    陈堪双手一摊,继续说道:“既然大海是平的,那我们应该同时看见船身与船帆才对啊。”


    有大臣狐疑的问道:“所以陈大人你的意思是,大海是有弧度的是吗?”


    “若是如你所言,咱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上,那岂不是说咱们随时有可能掉到天上去?”


    陈堪看着那个大臣,眼中露出一抹赞赏,笑道:“当然不会!”


    “不过,这偏题了。”


    “我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球上,我也没有具体去看过,但刚才那位大人已经说过,大海是有弧度的,这便是最好的明证。”


    “至于是真是假,诸位大臣若是有那个家资的话,不妨派出两支船队,让他们一南一北顺着大洋航行,看看是否会在半路之上相遇。”


    陈堪刚刚说完,便听得一声呵斥道:“荒唐,简直荒唐,南北方向都不同,船队怎么可能会在半路相遇。”


    “陛下,臣认为驸马陈堪当堂妖言惑众,罪大恶极,不诛杀不足以平民愤,臣请诛此僚!”


    “臣附议!”


    陈堪瞪大了眼睛,脸上带着莫名其妙的表情。


    怎么这就要开始喊打喊杀了?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陈堪沉思了一下,朝着朱棣拱手道:“陛下,臣现在也没办法证明咱们是不是生活在一个球上,不过,正如微臣所言,想知道真假,只需派出两支船队,让他们一直向前航行便可。”


    “依臣看来,这几位大人就很适合带着船队进行远航的任务,还请陛下下令,组建远洋航船队,即刻出发!”


    被陈堪手指指过的大臣们勃然大怒:“竖子胡言,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敢妖言惑众,陛下,臣请即刻诛杀此僚。!”


    听见陈堪突然与大臣们打起了嘴炮,朱棣连忙安抚道:“行了行了,咱们脚下到底是一片大地还是一颗球,这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用不着喊打喊杀的,都给朕坐下。”


    大臣们不情不愿的坐下,但是在他们的心里,陈堪无疑是已经成为了妖言惑众蒙蔽君父之徒。


    陈堪一甩袖子回到座位上坐下,心里面也是被气得够呛。


    老子好心给你们科普咱们生活的地方,你他么竟然对我喊打喊杀,还有没有良心。


    简直是,丧心病狂!


    “行了,陈堪也是觉得这玩意儿新奇,这才献给朕玩个新鲜,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大过节的,都给朕安静一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