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古籍里的叫花鸡

作者:宅在家里睡大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匆匆过,转眼七天过去了,秦明对这个时代的文字,度量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会正坐在凉亭中,消化着这几天的获得的信息,现在家里有良田2000亩,家仆15人。


    前两天账房老宋也把统计了内库的钱财和米粮,内库里大概还有有3000贯钱和 1000石粟米。


    以现在的物价,5枚铜钱买一斗米,10斗米是一石,一斗米大概6斤多。


    如果按现代的物价,一斤米4块钱来算,一石粮食相当于是240块钱。


    一贯钱相当于4800块,这样算下来,家里也算是百万富翁了。


    如果算上2000亩地,身价有上千万了。


    毕竟从古至今,土地都对人们有致命的吸引力。现在好一点的良田根本不会有人出售,一亩地的售价也高到了2贯钱。


    庄子里的好的佃户,种10亩良田,一年的收成也才2贯钱的收入。


    如果再去掉一年的花费一年也剩不下多少钱。


    虽然家里不愁吃喝,但这几天的生活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也充满了各种不适应,首先是上厕所。


    秦明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满头的黑线,他是万万没想到,厕所里居然没有纸,厕所墙角那黑漆漆的木棍打死他也是不会用的。


    有了第一次厕所初体验之后,考虑到内院现在只有秦明,婉儿还有三个做饭的嬷嬷。秦明找来了婉儿,跟小妮子说了从今往后,府上内院所有人上厕所都要用布帛。这样一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为此小妮子心疼了好一阵。毕竟现在布帛市价也是很贵的。不过她也不敢违背秦明的安排。


    当然秦明也不是没有想过,造一些纸出来,可是想到自己刚来这个世界没多久,而且具体纸是怎么造的他也不清楚,只知道是用木头,树枝,或者农作物秸秆。


    到时候招些工匠让他们研究吧。


    好多事情都要慢慢来,所以这个也不急于一时。


    另外令秦明实在无法适应的就是吃饭了,唐朝现在没有炒菜,大部分吃食,除了煮就是蒸,而且菜里总有一些说不上来怪怪的味道。


    这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就像每天晚上婉儿都要帮秦明沐浴,刚开始的时候秦明是拒绝的,毕竟让一个小学生服侍自己,多少有些良心不安。


    不过每次看到婉儿泪眼婆娑的拿着毛巾,大大的眼睛里好像写满了委屈,好像秦明要赶她出家门一样。秦明也只好答应下来。


    不过每次也只是让婉儿擦擦背而已。婉儿正端着一碗热汤从前院走来,这两天婉儿觉得公子自从醒来后变得怪怪的,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不过凭她的小脑袋是怎么也想不明白公子已经变成一个现代人了。


    远远看着公子好像又在发呆了,不知为什么,看着凉亭里的公子,婉儿总觉得公子眼神里好像总有些淡淡的忧愁。


    “公子,这是我刚在厨房给您做的汤,天凉了,您趁热喝了吧。”


    说着就把碗端到秦明面前。


    “嗯,婉儿你来的正好,昨天公子我在古籍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里边有一种吃食叫花鸡,咱们今天中午就尝试做一下怎么样?”


    说着秦明拿起汤碗喝了起来。


    “好的呀,不过公子,您把做法交给我,我去给您做。”


    对于公子这个想法,婉儿也没有多想,从小到大,婉儿对公子的要求,就没有拒绝过。


    公子就是她的天,只要公子开心,她什么都愿意做。


    那走咱们先去厨房,把调料都带上,今天我带着你咱们去外边吃,吃完饭咱们去庄子上看看。


    说着秦明拉着婉儿去到了厨房。秦明穿越过来第一次进自己厨房,到了这里发现,他家厨房挺大,差不多有100平的样子。


    各种蔬菜和肉类整整齐齐的摆在桌子上,他就指挥着婉儿和家里几个厨娘,准备好两只鸡。


    然后又让他们用葱姜蒜把腌制了一会,最后又把香菇和从放到了鸡肚子里用荷叶包好。


    一切弄好之后,秦明就带着婉儿和阿大出了院门,走在庄子里的小路上,秦明心里充满了感慨。


    望着眼前一片片的粟米田,如果不是看身边人都穿着古装,他真有一种下乡的感觉。


    走过了庄子的小桥,望着那清澈的河水,秦明想到以后没事可以来这里钓钓鱼,应该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这样想着,他让阿大在河边溪流处弄了点泥巴,把外层的荷叶用泥巴包起来,阿大一遍干着活,一边说道


    “公子,这样做出来的鸡真的能吃吗?”秦明道


    “能不能吃一会儿就知道了,你先按我说的,一会儿生火把他们放到火堆里,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就有吃的了。”


    “婉儿,走咱们让阿大留在这里看着吃食,咱们去田里逛逛。”


    “好的公子”


    这个时间的田里到处都是一片收获的景象,可以看到许多佃农都在田里收割着粟米。


    走在路上不时也会有佃农跟秦明一声声的打着招呼。秦明也会一一回应。走着走着,婉儿突然低声跟秦明道


    “公子,前面好像是村里的里正,咱们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秦明乍一听还有些蒙,然后就反应过来。里正也就相当于是村长,唐朝时期最小的行政官员了。


    秦家庄的里正,秦明听管家老黄提起过。


    秦明想着,自己作为秦家庄最大的地主,以后必须要和官方的人打好关系。想到到这里,秦明就说


    “是要打个招呼,走我们过去。”


    里正这时正在指挥着路边的几个佃农,称量着田里的粟米,应该是在为今年的赋税做准备。


    秦明这时走上前去,道


    “里正,您好,看您着满头大汗的,应该忙了一上午吧?要不要歇一会儿,吃点东西?”


    里正闻言转过身,就看见了一个穿着淡青色长袍的少年,正微笑着看着自己,身边还跟着一个粉裙小姑娘。


    心里暗赞了一声,秦家的小郎君是越长越英俊了。


    “哦,是秦家郎啊,身体好些了吗?听说前阵子,你落水昏迷了?”


    “多谢里长关系,已经无大碍了。现在秋收,您老这几天在地里很辛苦吧?”


    “嗯,忙是忙了些,不过没关系,今年可是难得的丰收年,前几年不是旱灾,就是蝗虫。”


    “今年风调雨顺可以说是大丰收了哈哈,等今年的赋税收上来,我也就可以安心在家等着明年开春播种了。”


    “是啊,那您先忙,我就不打扰您了”


    说着拜别了里正,秦明就带着婉儿往来的河边走去。


    不过一边走着,秦明总觉得自己漏掉了一件很重要得事,可又想不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