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1章 段某忝为工部尚书

作者:宅在家里睡大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萧美娘思索间,战火已经烧到了道歉的杨梓君身上。


    秦明抱着不怨寡而患不均的人生信条,依葫芦画瓢同样对杨梓君施展了一波物理攻击。


    自知理亏的杨梓君,紧抿着唇瓣,即便挨打仍旧挑衅地望着李仙芝。


    [还习武之人呢!郎君就这么轻飘飘打两下,大喊大叫也就算了,如今还标出一副“泪眼婆娑”的样子。]


    [真是丢人。]


    正想着,杨梓君也忍不住,嘤咛了一声。


    “啊....”


    而随着家法的施展,秦明的火气不减反增。


    只因出生在江南的萧后之女--杨梓君,才是真的身娇体柔。


    也不知道是不是继承了萧后良好的基因,杨梓君资本格外雄厚,虽比不得圆脸小姑娘那般天赋异禀,但也相差不远。


    关键是,她身子软啊!


    如此一来,秦明现如今的处境就有些尴尬了。


    就在秦明进退两难之际,马车外突然响起来阵阵欢呼声。


    “郡公回来了。”


    婉儿掀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转头满脸欣喜地说道:


    “公子,黄管家和牛管家带着庄子上的人,出来迎接您了。”


    秦明闻言面露喜色,在杨梓君身侧轻拍了一下,柔声道:


    “君儿快起来,咱们到家了。”


    早已察觉到秦明身体异常的杨梓君,抿了抿面纱下娇艳的红唇,轻嗯了一声,这才动作缓慢地爬了起来。


    .......


    秦家庄外的石桥边上,提早收到消息的管家老黄和老牛,一大清早便在这里等着了。


    他们身后则是秦府的一众工坊管事、书院里的诸多师生、秦府的一众护卫,以及秦家庄的众多百姓。


    他们人数众多,从秦家庄外围一直排到了石桥旁。


    待到一袭青衫的秦明走出马车,秦府的两位老管家,顿时热泪盈眶。


    “上苍保佑,我家阿郎终于是平安归来了。”


    两名白发苍苍的老管家,率先跪倒在地,高声呼喊道:


    “大唐万胜,大唐威武。”


    其余人见状,黑压压的一片,他们齐声喊道:


    “大唐万胜,大唐威武。”


    半刻钟后,秦明一行人的马车,在秦家庄百姓的夹道欢迎下,缓缓地朝庄子上驶去。


    ......


    与此同时,长安城春明门,两辆造型古朴的四轮马车,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地驶入长蓝水泥路。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头前的马车上,李世民身着一袭青色长袍,头戴幞头,翘着二郎腿靠坐在沙发上。他一手搭放在沙发椅背上,一手捋着短须,表情十分惬意。


    在李世民的对面,还坐着三人。他们分别是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户部尚书戴胄、工部尚书段纶。


    今早下朝后,百骑司传来奏报说:秦家庄的小麦开始收割了。


    于是,刚刚换上便服的李世民,便立马命人给房玄龄、戴胄和段纶下了一道旨意,让他们今日跟着一同来秦家庄看看。


    其目的主要便是要现场测量一下,秋种春收的小麦亩产几何?值不值得在整个大唐推广。


    后面的马车上,长孙皇后身着一袭素色长裙,梳着寻常妇人的发髻,正端坐在沙发上。她来回转动着手里的香茗,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长孙皇后身前的地毯上,一袭粉色长裙的豫章公主李希瑶,正跪坐在一张棋盘前,兴致盎然地给城阳公主李丽仙,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讲述着五子棋的规则。


    身着一袭鹅黄色长裙的长乐公主李丽质,则巧笑嫣然地坐在一旁,时不时地提点两句。


    半个时辰后。


    李世民等人乘坐的马车,停在了秦家庄外的石桥旁。


    望着窗外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李世民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稳住身形后,李世民面朝金黄的麦田,捋须感慨道:


    “朕等这一刻久矣。”


    “咦。”


    户部尚书戴胄站在李世民身侧咦了一声,他先是指了指田间来回穿梭的数十辆马车,然后又指了指秦家庄外烟尘四起的环形水泥路,皱眉说道:


    “陛下,您看那边,还有那边。这秦家庄丰收的景象,好像与其他庄户大有不同啊?”


    李世民闻言愣了一下,随即顺着戴胄所指的几个方向望去。


    “妙啊!原来流水线还可以这么用。”


    众人身侧突然传来段纶的赞叹声,他们转头望去,便见工部尚书段纶,拍着大腿,感叹道:


    “秦郡公大才啊!如此一来,这收割粮食的时间,怕是要缩短好几倍啊!”


    房玄龄和李世民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出了疑惑。


    于是,身为臣子的房玄龄,上前一步,开口问道:


    “段尚书此言何意?”


    段纶拉着房玄龄的胳膊,满脸兴奋地说道:


    “哎呀房相,你难道没看出这田间的劳作,分工十分明确吗?”


    “你仔细看看这些在田间劳作的人,他们有的人只负责收割麦子;有的人只负责把成捆的麦子装上马车,有的人只负责驾驶马车,若是段某料想的没错,庄子那边还有负责卸车和碾麦穗的人。”


    “这样一来,他们每个人只负责一项具体事务,只要合理分配好各项事务的人员,那么这套流程一旦运转起来,收割粮食的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此举与工坊里的生产运兵车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到这里,段纶苦笑着摇了摇头,再次感慨道:


    “哎,秦郡公对流水线的应用,已臻至化境。”


    “段某忝为工部尚书,远不及也。”


    李世民等人闻言面面相觑。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