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5 卖货 都是我亲戚

作者:寓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谭石头阿娘听见卢栩屋里动静, 不时从厨房往外张望,见卢栩和张百户出来了便招呼道:“小栩起来啦,快过来吃饭吧。”


    张百户:“婶子, 他吃过了。”


    谭石头阿娘惊讶:“吃过了?”


    卢栩往厨房一瞥, 瞧见里面热气腾腾的蒸笼,猜到她八成是天不亮就起来给他蒸馒头了。


    卢栩:“我还没饱呢,婶子有馒头吗?”


    “有有。”谭石头阿娘笑呵呵领卢栩进厨房,掀开笼屉果然是才蒸好的馒头包子,兴许是怕他吃不惯, 还特意用的他昨天拿过来的白面蒸的。


    卢栩:“还有包子呢?”


    谭石头阿娘:“野菜和咸肉馅的,张百户也尝尝吧?”


    张百户笑道:“我尝尝!”


    卢栩咬一口, 里面还掺了些野菌子, 咸肉的咸香味渗进面皮里,吃起来香香的。


    “好吃!”


    谭石头阿娘笑起来。


    他们正吃着, 裘虎的妹妹挎着篮子过来了。


    “婶婶。”


    谭石头娘听见她的声音,顿时就顾不上卢栩和张百户了,“哎”一声,匆匆忙忙就往门口迎。


    等卢栩和张百户狼吞虎咽半个包子出来, 谭石头娘已经挽着裘燕进了门。


    亲热的比对亲儿子还好。


    卢栩满脑子过八卦,回想起无数个谭石头提起这位邻家妹妹时的表现。


    呵呵,呵呵呵。


    卢栩包子吃得更香了, 有八卦的味道!


    “栩哥,张大哥, 我娘让我给你们送点儿吃的。”裘燕篮子里装的也是刚出炉的热包子。


    “我也太受欢迎了!”卢栩不客气地从篮子里拿一个, 掰开一瞧,竟然是豆沙的。


    “呦,甜的!”张百户和卢栩一人一半分了豆沙包。


    石头阿娘问裘燕:“燕燕, 吃饭了吗,婶子刚蒸了咸肉包子,尝尝吧?”


    裘燕摇头:“我吃过啦,石头哥呢?”


    石头阿娘:“他往校场那边去了。”


    裘燕:“那我去找他。”


    石头阿娘不放心道:“那边人可多。”


    卢栩:“没事儿,我领她过去,虎哥他们八成也在那儿呢,走燕燕,我带你瞧热闹去。”


    裘燕甜甜一笑,还从石头家装上两个咸肉包子,一并给谭石头拎过去。


    卢栩算是看明白了,虽然包子是给他蒸的,但裘燕可不是给他送的,他,就是个顺带的。


    他们穿过村子到校场,一路上都没几个人,到了校场附近,人一下子变多,到处都是脑袋。


    谭石头正领着人卸车,他买卖做熟了,这场面一点儿也不怵,安排好人手,大伙齐心协力把车整整齐齐摆在校场四周,成了一个个小摊位,买货的军户们挎着篮子背着筐子,在各个板车前看,赶集似的。


    粮食他们暂时还没卖,别的东西好说,整个朔州都缺粮,尤其是北境这边,军户们自己种的粮食都要卖给军营呢。


    裘虎和张百户昨天就派人往上汇报去了,等那边来了消息才能开卖。


    别的物品,则可以随便售卖了。


    从各地来的军户们手上多少有些钱,离家前田地、房子、家具等等,不好带的几乎都会换成钱。


    结果到了这边,那是除了地啥都缺,他们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这会儿都揣着钱过来买货了。


    没钱的,也过来问问能不能换。


    自然能换,什么菌子、木耳、肉干、野菜……


    只要他们有,卢栩全换,大不了他返回路上找地方卖掉折成钱,卖不掉也能往他的客栈、茶棚里塞,总归是不会浪费的。


    卢栩让他们敞开了买,敞开了换。


    东西该怎么定价他心里也没数,昨天晚上用青龙城的物价和谭石头对了对,发现有些东西这边比青龙城还贵,有些东西比青龙城便宜,干脆他也不管了,定价也扔给谭石头,谭石头遇见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东西再问他,他只管四处溜达着玩。


    天刚亮不久,校场人越聚越多,附近的其他军户村子也闻讯来了,还有休假的士兵,有跑的,有骑着马来的,听到信的全赶来淘货了。


    卢栩走在这儿,看一群人围着车扯布,走到那儿,一群人蹲在地上挑碗碟,前面还有一群挑农具的,连磨石都不少人抢着要。


    到了油盐酱醋区,那更是人山人海。


    混乱中还挤着好些孩子,都眼巴巴地等着他们阿爹阿娘哥哥姐姐给他们买糖吃。


    卢栩在人群里看到好多女眷。


    朔州女性开放,北境这边更开放,从大到小,有老有少,也不分什么出阁没出阁,都是该怎么逛怎么逛。


    北境劳动力稀缺,女性在方方面面都顶半边天,不顶都不行,是劳动力都要干活,否则冬天就要吃不上饭。


    不管她们从前受到了什么教育,情不情愿,到了这边,全都要适应这边的风俗。


    加之她们又挨着军营,每天出门都是一群兵,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环境下,当真是一家好女百家求,求婚的大胆,择婿的也得大胆。


    半大的姑娘走在路上一路都有人看,起初她们还不好意思,但待久习惯了。


    慢慢的,她们还受了蛮人女子的影响,遇见男子不躲不闪,爱咋看咋看,爱咋瞧咋瞧,谁敢对她们瞎说乱叫吹口哨,她们不能像蛮族姑娘那样动不动就甩鞭子,也敢揪着对方去军营找他们长官,告他们个调戏之罪,让他们好好挨顿板子。


    所以,今日采购,女性们就成了主力军。


    哪个摊位她们都敢挤,看上什么眼快手疾,迅速拿下。


    小孩们崇拜地看着他们的姐姐,阿娘,嫂嫂,婶婶……


    嗷嗷待哺等着她们凯旋完毕投喂糖。


    谭石头咬着包子忙得跟个陀螺一样,百忙中还杀进卖布的摊子买了八尺鹅黄色的布,跑去找裘燕献宝。


    昨晚黑乎乎的他都没看清还有这颜色的,早知道就整匹扣下,让裘燕慢慢挑了。


    裘燕拿着那块布有点不好意思,看着热闹的人群还有点心动,她知道谭石头他们偷偷藏了东西,可大家都在抢购,她也想参与。


    她踌躇一阵儿,瞧见了相熟的姑娘,把篮子塞给谭石头,也随她们杀入抢购大军。


    唯一辛苦的,就是路上拉车兼保镖,到了还要转行当货郎的观阳人。


    他们崩溃的面临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的同类问题,明明大家说的都是官话,可他们却饱受来自五湖四海的军户们说的各种各样的方言腔调冲击,深刻认识到普及正确官话的重要性。


    临近中午,报信的两个小兵领着一队人进了军营,裘虎和张百户看见马上的黑着脸的曹参军,连忙站起来。


    尤其是散漫乱晃,边走还边瞧别人买了什么的张百户,一口就将他儿子才给的糖吞进肚子里了。


    “大人!”


    “大人。”


    曹参军在马背上扫视一圈热闹的校场,见装粮的车都摆放在一处,原封未动,总算露出几分满意的神色。


    这时他才下马,大步流星地进了校场,看看左边的裘虎,右边的张百户,还有没穿军装的陈连。


    陈连见曹参军朝他望来了,赶忙上前又喊了声“大人。”


    “你不是……”


    “末将陈连。”


    “我记得你,你不跟着你们将军剿匪,怎么跑北境来了?”


    “呃,”陈连尴尬,心说这从哪儿解释?说来话长啊,“督军大人让我护送商队过来。”


    “督军?贺大人?”


    “正是。”


    曹参军有些莫名其妙,却也没多问。


    他转头问张百户:“这都一个行商拉来的?”


    “是。”


    “他怎么不去大营那边,把东西都拉你们这儿来了?”他语气蓦然一寒,“不是人家不认得路,被你们半道截来的吧?”


    “不是不是!”张百户连忙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位行商是裘百户的义兄弟,就是奔着义山村来的。”


    “哦?”曹参军诧异。


    裘虎:“回大人,来的正是我义兄弟。”


    曹参军沉吟片刻,裘虎虽原先不是他们军的,但行事光明磊落,又粗中有细,勇武异常,很对他脾气,曹参军:“人呢,带我见见他。”


    裘虎:“是。”


    裘虎往人群中扫一圈,见卢栩正在最远的瓷器摊上,他喊了几声卢栩也没听见,曹参军摆手,让裘虎带他过去,正好粮车也在那儿,他要看看粮食。


    他们俩一走,落后几步的张百户和陈连一人一边逮住报信的小兵,低声喝问,“你们俩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去给沈千户报信,你们怎么把这活阎王招来了?”


    俩小兵都快哭了,“沈大人不在营中,曹大人正巧巡营路过,瞧见我们俩就把我们叫过去问话了,我们不敢不说啊!”


    张百户心烦地摆摆手,心想完蛋,沈千户和他是同乡,肯定照顾他,换这位活阎王来,他们八成留不下多少粮食了。


    他默默哀叹,苦着脸往前走。


    曹参军、裘虎已经到了瓷器摊边。


    有一摞碗上下都磕了角,卢栩正打折卖,有人想不拆直接买走,谭石头不卖。


    谭石头:“中间门又没坏!缺角的才对半卖,好的还是原价!”


    “那也太贵了!”


    看车的伙计道:“从观阳运过来呢,这么沉,我们五个人才拉动这一车碗,再便宜就亏了。”


    顾客:“亏不了的,我们老家一个这样的碗才几文钱。”


    卢栩听乐了,“那你回家买?”


    顾客一拍手,“这不是远么!”


    卢栩:“我家也远啊。”


    顾客:“你再给我便宜点,你瞧这个碗不圆。”


    卢栩:“不圆的你放下,我拿回去自己用。”


    顾客:“你留这么多碗做什么,便宜三文,行不行,便宜三文我再买五个!”


    卢栩:“大爷差不多了,我都给你便宜过三文了,你非说那个花纹不好看也是毛病,我们没法卖了,你嫌不好看挑那些好看的嘛!”


    顾客:“好看的不是贵吗?”


    曹参军见他忙着,没让裘虎喊他,自己先去看粮食了。


    张百户钻进人群拽卢栩,“兄弟、兄弟!快别说那个碗了,参军大人来了!”


    卢栩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瞧见裘虎前面一身军甲正靠在车边解粮食口袋的曹参军。


    他把碗放下,边往外走边嘱咐谭石头:“就这个价!”


    顾客:“你这小伙子怎么这么轴呢,哎,给我装五个吧,我能挑挑吧?”


    谭石头也很绝望:“挑,挑,挑,赶紧挑,大爷你瞧这个行不行,又圆花又好!”


    卢栩颠颠跑过来,朗声道:“曹大人好,拜见曹大人,都是今年夏天才收的粮食,全是新粮,也都晒透了,您放心吧!”


    曹参军正扒着辆车解口袋,冷不防被他吓一跳。


    回身一看,这么年轻!


    他纳闷道:“裘虎,这就是你那个义兄弟?”


    裘虎:“正是。”


    卢栩:“小民卢栩,见过曹大人。”


    曹参军来了兴趣,“就是你从隆兴带着这么多粮食、货物到北境来的?”


    卢栩笑吟吟,一脸纯真无害:“正是!”


    曹参军点头:“年轻有为。这些粮食也都是你的?”


    卢栩:“是呀,大人,粮食没问题吧,我能卖了吗?”


    曹参军笑了笑,“怕是不行,你这粮食得运到大营去。”


    卢栩:“啊?”


    他想了想,想起昨天裘虎和张百户说的一些规矩,问道:“我从外面运来的粮食也要卖到军营去?”


    曹参军:“不错。”


    张百户泪流满面。


    他就知道!


    看到这么好的粮食,曹阎王肯定要扒拉回大营。


    那可都是新稻新麦,面才吃了一顿,米一口没尝呢!


    卢栩皱眉,昨晚张百户和裘虎明明说上报完就可以卖了,听他们的意思,最多交一半就行了才对。


    这曹参军不会坑他吧?


    卢栩眼神往张百户脸上瞟,张百户连忙摆出刚正不阿,和卢栩不熟的架势。


    卢栩更确定了。


    这位黑脸大人,不厚道啊!


    他沉吟片刻,笑道:“没问题,大人尽管拉去!”


    曹参军刚要露出点儿笑容,只听卢栩话锋又猛地一转,“不过得先让我这些亲戚们每家留一点儿,我这大老远的就是给他们送粮食来了,若他们都吃不上,我下回可不来了。”


    曹参军笑容僵住。


    裘虎和张百户也目瞪口呆。


    在远处当背景墙的陈连听罢,悄悄往前挪了两步,竖起耳朵听起来。


    曹参军冷下脸:“你这是威胁本官么?”


    卢栩笑容不变:“哪敢哪敢,大人一心为公,来的路上小民听人说过好多遍呢。”


    陈连嘴角直抽,心说你不是刚知道他姓曹么?


    卢栩摆着恭敬的姿态,语气却不卑不亢:“大人您瞧,我大老远过来带的都是些锅碗瓢盆和日用,若我想赚钱,运些丝绸茶叶到青龙城照样卖,赚的还多,何苦非要运到这儿来?”


    他又指指粮食:“打从进了朔州郡,到哪儿都有人打我粮食的主意呢,我若只为了赚钱,何苦得罪他们?您说是不是?”


    曹参军也笑了,“有胆子。”


    卢栩笑而不语。


    他既然不怕得罪各地官员,当然也不怕得罪他这个参军。这一路上他可亲眼瞧见了朔州有多缺物资,既然他说还会再来,曹参军傻了才会为这么点事得罪他一个粮商。


    他们朔州,尤其是千蛟岭北边,粮商是绝对的香饽饽,招揽还招不来呢。


    再说,他又不是不往大营卖,只想给裘虎他们留点儿而已,裘虎这儿也是军营啊!


    曹参军果然没继续吓唬他,而是问:“既然是留给你亲戚,那便留吧,哪些是你亲戚?”


    卢栩笑容明媚又灿烂:“回大人,义山村的村民,都是我亲戚。”


    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