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一唱一和

作者:一十七张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什么?设立翰林院?


    并且入内的科举人才,无正式官职,却可享有上朝听政的权力?


    听到唐帝这话,在场的众人不由面面想觑。


    真是活久见,竟然还能这样?


    可大唐历朝以来,从来没有哪个设立的部门是这样的啊?


    这简直就是闲职中的闲职吧!


    张穆林听完唐帝的话后,眉头紧皱,眼中依旧是满满的不赞同。


    “陛下,这不合规矩!”


    “没有正式的官职,怎可享有上朝听政的权力?”


    “陛下说这翰林院是作为养才储望之所。”


    “可食君俸禄,为君效劳分忧。”


    “恕臣直言,进入此院的科举人才一直无所事事的话,那设立这翰林院又有何意义?”


    张穆林这一出,在场的众人也当即纷纷赞同。


    “是啊,张丞相说的没错!”


    “陛下,这些科举人才正值青春,想来肯定也都是想刚一番大事业的。”


    “您这样将他们留在这里,一直闲置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还是将他们放到各地偏远地区,让他们亲身体验实践一下更好啊……”


    众臣纷纷附和着说道。


    开玩笑,能将那些平民打发到边远地区,为什么他们机会留在这里啊?


    而且还是和他们同处朝堂之上?


    在场的世家臣子都自持身份,他们看不起贱民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他们看来,与那些寒门臣子们做同僚,已经是他们忍耐的极限了。


    而上方的唐帝见众人还是如此反对,脸色瞬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冷了下来。


    “谁说他们进入翰林院后,无所事事?”


    眼见唐帝的面色越发不好看,楚越当即出声道。


    “科举人才,尤其是前三甲,那都是千挑万选的人才。”


    “进入翰林院,只算是他们的一个过渡期罢了。”


    “将来,我大唐若是再遇到什么危机,或是哪个地区再遭了灾,皆时,自有他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况且,他们平时也并非无所事事,可以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等职务,同样可以为陛下分忧!”


    “如此,这翰林院怎能算是毫无意义?”


    “太子殿下,可是这……”


    这时张丞相闻言眉头微皱,他开口刚想要继续说什么。


    下一秒,就被楚越强势的打断。


    “丞相还是莫要多言了~”


    “别的不说,就说以前大唐每每遇到危机,各位可曾真正为陛下分忧过啊?”


    “尔等贪生怕死,还不准陛下留几个可用的后生留在朝堂上?”


    “这万一以后,大唐再遇关口,诸位真能保证可以挺身而出吗?”


    这话一出,张丞相这到嘴边的话,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在场的诸位世家大臣们也都纷纷不自然的别过头去。


    他们享受自在惯了,自私惯了,哪里肯真的涉险?


    见状,楚越不由冷笑一声。


    紧接着,他冰冷的目光一一划过下方的世家臣子们。


    后者感知到太子冰冷如刀的视线,一时间都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哦,对了,孤想起来了……”


    忽的楚越话锋一转,看向诸位冰冷的目光又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听说,这次科举考试也有不少世家年轻子弟入选,只不过未进三甲,但成为进士、举人的士族子弟可有不少啊!”


    闻言,在场的诸位世家大臣,却觉得脸上无光。


    堂堂世家子弟,竟没有一个人进入三甲,反倒最后让几个寒门贱民占了便宜。


    这想想就觉得丢人啊!


    楚越轻笑一声。


    “诸位刚才说这年轻人年轻气盛,想要出去闯闯,想要大有作为……”


    “孤仔细想来,诸位大臣如此说,想来这定然是那些参加科举的世家子弟们的想法吧?”


    “既然世家子弟们有如此想法,各位又说年轻人就该去各州偏远地方历练……”


    楚越说道此处,语气微顿,随即转身面向唐帝,一脸认真道。


    “父皇,依儿臣看,那还不如就让这些参与科举的世家子弟们前往偏远地区,让他们好好大展身手呢!”


    闻言,唐帝双眉微挑,煞有其事的点点头。


    “嗯,太子此话,极为有理!既然如此,那就……”


    “哎!陛下!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眼见着唐帝就要应允楚越的提议,下方的诸位世家臣子们立马就坐不住了。


    开什么玩笑?


    要是让那些本就出生微贱的人去偏远地区,那是抬举他们。


    可世家子弟们从小养尊处优的,让他们去那等穷凶极恶之地当官?


    他们去了那地方还不得被扒层皮啊?!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那个……世家子弟从小就在京城,让他们去那穷乡僻壤,他们哪里吃的了这个苦啊!”


    一个臣子急急的说道。


    而他这话一出,其余大臣也都连连点头,生怕唐帝将他们世家的子弟给派出去。


    一个年岁大的老臣更是眼眶微红,眼中含泪。


    “是啊陛下,老臣那孙子可是臣这一脉的独苗苗!”


    “要是老臣的孙子出了什么意外……那就是要了老臣的命啊……”


    看到老臣老眼落泪,唐帝面上却看不出喜怒。


    “朕对科举人才,都是一视同仁的。”


    “现在摆在所有科考人才面前的,唯有两条路!”


    “一条就是都去穷乡僻壤之地,直到那里焕然一新,或者做出功绩,方可返京!”


    “另一条,就是进入翰林院!”


    “诸位,以为呢?”


    在场的诸位世家大臣听罢,先是愣了片刻。


    紧接着,下一秒就有人率先开口道。


    “臣……臣选第二条!!”


    有一人出声,剩下的世家臣子们也都纷纷开口附和。


    比起让自家儿子孙子去那等偏远地方受苦,那倒还不如进那翰林院呢!


    听见世家大臣们一个个都松了口,丞相张穆林的脸色一下就黑了。


    这帮吃力爬外的叛徒!


    他们到底还记不记得究竟和谁是一个战线的?


    对方三言两语就答应了,简直就是猪队友啊!


    张穆林此刻真真是气的不行。


    而与此同时,上方的唐帝和下方的楚越,二人相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露出了一抹得逞的笑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