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章 是该提醒提醒了

作者:一十七张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看到唐帝眼底的笑意,苏培也跟着笑道。


    “可不是嘛,太子殿下从前是行事荒诞了些,但这身上毕竟留着陛下和先皇后的血啊!”


    “陛下英明神武,而先皇后更是文文采斐然!”


    “如今太子殿下一开窍,可不就一鸣惊人了?”


    苏培这一通马屁拍的极为精准,唐帝闻言顿时龙心大悦。


    不过想到已故的先皇后,唐帝眼中的笑意又很快淡了下去。


    先皇后出生不高,但是却是陪伴他一路从皇子厮杀过来的原配夫人。


    要说整个后宫,有谁真正被他放在过心上的,那必然是已故的先皇后。


    然而,先皇后难产而亡却恰逢他刚登基之时。


    且当时由于他力排众议立了出生不高的原配为后,所以之后在朝堂上可谓举步维艰。


    以至于之后他错过了见先皇后最后一面,之后更是错过培养太子的好时候。


    “原本朕以为太子荒唐,一点也不像朕和皇后,还颇为失望。”


    “可如今看来,这朕的太子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天分,在文采上也不逊色啊!”


    “尤其是曲水宴上,他的表现,倒真是出乎朕的预料了。”


    当时那样的场面,各国文人墨客云集。


    一国储君但凡在这样的场面上出了一点差错,大唐必然会受到天下文人墨客的口诛笔伐。


    虽然唐帝但是对于江景行贬低太子、大唐颜面的说法,也不赞同。


    但是若是双方一致僵持下去,最终损害的还是整个大唐的颜面。


    可他真没想到楚越只是三言两语,就将江景行给说服了!


    甚至还让对方主动低头道歉。


    大唐最后得名又得利,曲水宴完美收官。


    这一通操作不可谓不绝啊!


    “哎呦,陛下您就放心吧!”


    一旁苏培笑呵呵的接着唐帝的话说。


    “如今太子不仅得到了江景行先生的高度评价,甚至他的诗句还得到了梧桐书院院长的肯定。”


    “想必此事过不了多久就会传便七国!”


    “这两件事情随便拿出一件,都会令各国惊叹眼红了!”


    “以往其他国家可没少拿文武讥讽过我大唐!”


    “现如今,咱大唐人也终于能扬眉吐气一番了!”


    闻言,唐帝面上的笑容更甚。


    忽然,他似胡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又冷了下来。


    “对了……朕记得当时曲水宴上最先挑起越儿和江先生之间矛盾的,似乎是一个大永帝国装扮的人啊?”


    说着,唐帝就看向了一旁的苏培,问道。


    “当时的宴会是交给你去安排的,你可知道那人是何人?”


    “朕仔细回想,总觉得的那人忽然站出来不是巧合啊。”


    苏培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收敛了面上的笑意,恭敬的回道。


    “陛下慧眼!奴才倒是也曾经问过那人的身份。”


    “此人名叫余廷,的确是来自大永帝国,而且还是永武侯府的人!”


    闻言唐帝的眼神一冷。


    永武侯?那可是大永永皇的亲信啊。


    “这么说,这人极有可能是大永借着一睹梧桐书院学士的机会,借机混入我的大唐的探子?”


    一听这话,苏培一惊,当即下跪请罪。


    “陛下恕罪,奴才失察!竟然放了探子进来,真是罪该万死!”


    唐帝轻轻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苏培,声音听不出喜怒。


    “无妨,最近我大唐风头日甚,想来当日以文人自居,实则前来探听消息的人也绝不止大永这一波。”


    “若是真要细细追查,反倒会引起江景行和那些真正文人名士的不满。”


    “也罢,百闻不如一见。”


    “这次事情过后,想来各国也会对我大唐重新刷新认知,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起来吧~”


    “谢陛下!”


    苏培得到唐帝许可这才缓缓起身,并快速用衣袖抹了一把额头上冒出的冷汗。


    伴君如伴虎啊。


    “不过,自从之前大永送来求和书后,这后续嫁公主之事儿就迟迟没有动静……”


    “朕也是该提醒提醒他们了!”


    说着,唐帝就提起笔来,在纸上飞快的书写着。


    默了,他拿起写好的奏书,交给了一侧的苏培,说道。


    “立刻派人快马加鞭,送达大永帝国,交于永皇手中!”


    “如今天下人的都看着呢!他也该早点履行承诺了。”


    ……


    与此同时,原本慕名前往大唐帝国一睹梧桐书院名士风采的文人墨客,已经一一回到了各国。


    大永派去的文人学士则一回到故土,就被永皇召见。


    而这其中,就包括那位名叫余廷的文士。


    此刻,大永皇宫,养心殿内。


    只见一身明黄色龙袍的永皇正坐于龙椅之上,周身散发着属于上位者的威压。


    而下方站立着的,正是刚从大唐回来的几位文人学士。


    “如何?朕让尔等前往大唐探探那大唐太子的虚实,可有什么收获?”


    一见到几人,永皇也不废话,直接问道。


    对于前阵子嘉峪关大唐太子杀尽白羽骑一事,他始终心存疑窦。


    毕竟之前楚越荒诞废物的名声,可是天下皆知啊。


    他可不信一个废物会在短短时间内突然脱胎换骨。


    而听到永皇的问话,下方的几个文士不由彼此相视一眼,脸色都有些凝重。


    看着几人月宴欲言又止的模样,永皇眉头一皱,声音也还是一沉。


    “朕在问你们话,尔等为何不答?”


    “在大唐究竟发生了什么?”


    眼见永皇面色一沉,最终还是那个名叫余廷的人站了出来。


    “陛下恕罪!是臣无能啊!”


    “臣本来想要借机挑起大唐和梧桐书院间的矛盾,好让那楚越在天下文人豪客面前出尽洋相。”


    “但臣万万没有想到,那大唐太子竟如此厉害!”


    “他不仅脱口就是名句,之后更是三言两语就赢得了江景行先生的赏识!”


    “甚至,江景行最后还当着众人的面给楚越道了歉。”


    “并之言大唐太子能始终坚持初心,不被外界流言所扰,这一点……连他自己都自愧不如呢!”


    “什么?”


    听完余廷的话,永皇惊了,他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梧桐书院可是地位超然的文坛圣地,在里面的名士哪个不是心高气傲?


    让梧桐书院的学者低头道歉?


    这种事情之前可是从未有过啊!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下方的余廷,再次确认道。


    “余廷,你此话当真?”


    “那江景行竟然真的当众对大唐太子说出‘自愧不如’这话?”


    “陛下,我等都是亲耳所闻亲耳所见,此事千真万确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