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章:皇恩浩荡

作者:落墨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传朕旨意,加封李长空为御林军潜龙营虎贲郎将!”景行帝话音刚落,便有太监上前,领了一道口谕,前往兵部吩咐。


    “另外,依朕之见,李长空借太子之口说出来的那番话,确实有些道理,皇后觉得如何?”


    吕皇后闻言,臻首轻点,道:“确实如此。我朝太祖高皇帝在故去之时,便定下祖训,民为贵,君为轻。”


    “太祖高皇帝终其一生,便是以此六字真言治理得国泰民安。”


    “西晋南陈,皆尽臣服。鼎盛时期,国力之强,直逼西秦、大楚等强国!”


    “可见太祖政策之对!”


    “反观与士大夫共天下之言,是从南梁传入。”


    “南梁地处大陆最南方,多为鱼米之乡,儒道繁荣昌盛,且无边疆之患,不必时时刻刻过着被北元贼子觊觎的日子。”


    “这样的国策,于南梁而言,自然是合适的。但于我大乾而言,是否合适,却是有待商榷?”


    景行帝闻言,点了点头:“皇后言之有理,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法子管用啊!”


    “这番话虽是李长空借太子之口公之于众,但想来在此过程中,太子必然是受益匪浅,否则,只怕连这段话都记不住。”


    “这样一来,朕倒是有些想法。”


    “传旨意,加封李长空为东宫少詹事,司教导太子之职。”


    “这……”吕皇后有些哭笑不得,这詹事就是太子的老师,当年景行帝还是太子时,贾平生在东宫担任的便是此职务。


    而这少詹事,虽说比不上詹事,但也算是半个老师了。


    亦或者说,亦师亦友,但不论如何,都算是进了东宫的核心层了。


    若是一个文臣收到如此封赏,吕皇后除了惊叹两声外,自然是别无他想。


    但...李长空他是勋贵之子啊,天生的武将,将来要上战场的。


    封个少詹事,倒是叫人哭笑不得了。


    “不过试试而已,若是有效,能叫太子懂些事理,自然皆大欢喜。”


    “若是无效,倒也无妨。遭人弹劾了,便撤了李长空的职便是。”


    吕皇后一听,顿时了然,陛下这是对自己教育太子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呀。


    只能寄希望于外力,尽管这个外力...颇有些不靠谱。


    “陛下说的是。”吕皇后微微躬身,表示赞同。


    大多数时候,在景行帝面前,她扮演的都是一个倾听者和贤内助的角色。


    若景行帝决断无太大问题,自是不会出声打扰的。


    即便是问题当真很大,也会思虑再三,考虑如何劝谏后,再做行动。


    如此贤良淑德的贤内助,自是不可多得的。


    也是这些年来,二人相敬如宾的原因所在。


    “再传一道旨意,南下抗陈一事,便给武陵侯吧。”


    景行帝开口,发出第三道圣旨。


    连续三道,竟都事关李家。


    尤其是第三道,自从当年武陵侯抗击北元兵败后,已不知有多少年不曾被景行帝提及了。


    没承想,今日竟也破了例。


    这武陵侯,当真是凭子而贵。


    李家,怕不是要重新崛起了。


    ……


    南下抗陈一事,各方已经催促良久,所以这圣旨一下来,便从兵部传了出去。


    各种程序,都是一路绿灯。


    反观李长空的两道封赏,却是一道要过兵部,一道要过吏部,且需加盖各种印玺公章,倒是麻烦得紧,一时间却是不曾传下去。


    不过景行帝金口玉言,此事必然是没跑了的。


    ……


    这一日,张勋和李逐峰正在喝酒。


    只要不提娶公主的事儿,两人便还是过命的好兄弟。


    一提公主,张勋就抽出刀来,递给李逐峰,说:“公主没有,定国公的脑袋倒是有一颗,你要是看得上,便拿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李逐峰除了在心中痛斥其为老泼皮外,还能如何?


    随后两人又唇枪舌剑,互相交锋了数百回合,不分上下,这才作罢,停下饮酒。


    只是喝着喝着,武陵侯府的大门便被再次敲响,传旨太监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武陵侯李逐峰自行招募三万士卒,十日后于兵部处领取船只,南下抗陈,钦此。”


    正跪地谢恩的李逐峰一听,懵了,这是...这是喜从天降啊!


    我就说今早怎么听见喜鹊在屋檐上叫唤呢,感情是应在这啊!


    “公公且留步!”见传旨太监转身欲走,李逐峰立马站起身来,小跑着上前,往人家衣袖中塞了两锭银子,问道:“这南下抗陈一事,除了我以外,可还有他人?”


    “没了,就武陵侯一人,宫里传下来的旨意,兵部一日之内便下达了文书。若是侯爷您招募到了足够的士卒,直接去兵部取船便是。”


    说完,太监就走了。


    李逐峰就这么看着,啧啧称奇。


    直到张勋拍了拍他肩膀,才缓过神来。


    “不应该啊,你小子走狗屎运了?前些时候陛下分明是倾向朱温那老小子啊!”


    “啧啧,时运呐!时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我老李家要发达了!”


    “老张啊,我跟你说,前些日子去上坟,我远远就瞧见,祖坟上头冒着袅袅青烟!”


    “我当时还琢磨呢,莫不是祖宗们在地下住的不习惯?”


    “感情,是祖宗显灵啊!”


    “啊?”张勋伸长脖子,满脸诧异:“还有这等事?”


    “那是自然,咱们是过命的兄弟,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张勋一听,觉得有道理,老李这人向来忠厚,打仗又猛,除了不会教儿子,基本上没什么缺点。


    骗人,大抵是不会的。


    那这么说来...这厮的祖坟,莫不当真是块风水宝地?


    “咳咳,老李啊,也没什么别的意思,你就与我说道说道,你家祖坟,当初是埋在哪儿来着?”


    “这么多年了,我有些想你爹了,想过去拜拜。”


    “噢,城西安葬岗,你若是想去,可喊我一同前去。”


    “不用不用,我想单独和老爷子聊两句。”


    “对了,老张啊。你看我这都南下抗陈了,要是立个头功回来,我儿能不能娶公主?”


    张勋一听,顿时头疼欲裂,也不说话,直接一个起落,翻过李家的城墙,便撒丫子跑。


    “这厮,真乃泼皮无赖也!”李逐峰气的咬牙切齿。


    “我就不信了,立个头功回来,还娶不到公主。”


    “一个功劳若是不够,就两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