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徐教授

作者:千越南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今天可总算见到你本人了,国家能培养如此优秀的人材出来当真是骄傲啊。”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李廷波看到徐昀立刻变得无比热情,两人虽是头次在线下见面却像是遇到认识多年的晚辈似的。


    “快请坐。”


    连忙招呼徐昀坐下,并对办公室内的秘书喊话。


    “小王。”


    “去把我放的好茶拿过来。”


    “好的主任。”戴着副眼镜显得很斯文的秘书王健点头回答。


    徐昀知道眼前这位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是自然科学基金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杰青项目的经费审批。


    他的军用外骨骼装甲项目能否审批,可以说全看对方的态度。


    尽管对方此刻表现的很热情,他回答起来依旧保持着谦逊。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这是学生应该做的,何况这次还给了我杰青荣誉。”


    “这可是你应得的。”李廷波闻言脸上笑容更盛,下意识抬起手纠正道:“不讲你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单是你研发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便让我们的军工力量提升了一大截。”


    “我可是很久没见到过像你这么优秀的杰青,相信未来肯定会有非常大成就。”


    在两人交谈的过程中,王健拿着泡好的茶走了过来主动递给徐昀。


    “来徐杰青喝茶。”


    “谢谢王秘书。”徐昀起身将茶接过并道谢。


    “说起来这茶还是你们京大的孙院士送的,就是量太少平常我都不舍得拿出来。”


    “那我今天倒是有口福了。”徐昀听完李廷波这句话噙着笑容说。


    随即放到嘴边浅尝了口。


    “确实不错。”


    他虽然平时在数学高等研究院的时候也喝茶,但研究的并不多。


    倒也说不出什么比较文雅的评价。


    放下杯子后便主动把话题引到了正事上,边从包里拿出项目材料边开口道:“这是我接下来要进行研究的新项目材料,李主任你请过目。”说完便又站起身双手递了过去。


    李廷波显然早就知道徐昀的来意,伸手接过来后便仔细翻看起来。


    约摸过去几分钟的时间这才抬起视线,眼神中满是欣赏之色。


    “别人的项目都是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你却专找目前落后的技术攻克,果然和老孙说的一样是个有天赋肯努力喜欢挑战难度的人。”


    “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确实是我们薄弱项,不过你确定自己一个人能行?”


    听到李廷波这话,徐昀哪里不知道孙正洪肯定已经把他的事说过了。


    所以眼下倒也不需要卖关子,直接有什么讲什么。


    “我有信心。”


    “按照我对这个项目的规划,最多半年就能把测试机制作出来。”


    “那好。”


    “既然老孙相信你我也愿意相信,关于项目经费你就放心好了,专家评审那边我来解决你安心等消息。”


    李廷波在这件事上表现的很果断,当即便拍板决定了下来。


    这让徐昀也松了口气,起码没有出现硬给他项目塞人的情况。


    接下来李廷波先让徐昀留在办公室,他则带着王健去召开评审会议。


    原本按照规定是集中对杰青的项目进行评审,现在也算是对徐昀特事特办。


    大概过去二十分钟左右,李廷波便和几位专家评审坐在了会议室内。


    “徐昀先前研发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目前已经进入规模流程化合成阶段并运用到军工以及车辆上面。这次他的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项目,同样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我们基金会在这个项目上,应该予以各方面的全力支持。”


    会议室内随着李廷波的话音落下,立刻引起其他几位专家评审的讨论。


    对于徐昀的水平和取得的成果,大家自然都是有目共睹没啥质疑。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应该通过项目,下拨国家经费支持研究。


    但在看完项目资料后,还是有人忍不住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研究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算是填补了我们的一项空白理应支持,可这项目成员只有他自己是不是太过儿戏了点。”


    “如果得不到研究成果,那么经费可就这样白白损失掉了。”


    项目成员的事被拿到台面上,很快另一位也像是被打开了话匣子开口附和。


    “我觉得项目可以通过,但应该安排些相关领域的学者加入到项目中,保证此项目能出成果避免出现叶教授所担心的经费被这样浪费掉。”


    李廷波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对此他脸色依旧保持着平静。


    只是目光投向了提出质疑的两位专家。


    “叶教授孔教授,我们基金会成立到现在谁能保证拨出去的经费都能获得技术成果。”


    “项目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团队合作固然重要,但以徐昀的天赋显示是例外。”


    “别忘记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是他在什么情况下研发出来的。”


    说完这几句话看到两人面色不自然陷入沉默,接着又再次抛出一个王炸。


    “还有对于此项目徐昀的规划只有半年时间,也就是说半年后我们便能验收成果。”


    如果说刚才大家是感觉有些不妥,那么在听到这句话后便只剩下震惊。


    “半年时间?”


    “该不会是这外骨骼的实用价值不高吧?”


    “他自己负责项目还只要半年?”


    正常情况下杰青项目的时间周期是四年,敢说在半年内做出成果的除非是对项目很有信心。


    但这种往往出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已经有了相应的进展。


    可徐昀尽管已经抛开数学这个领域中的成就,那也是首次进行外骨骼方面的研究。


    这种承诺怎么看都让人有种过于自信的感觉。


    要是到时候没有能拿出手的成果,无疑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不过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叶世强和孔长麟两位专家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徐昀是有史以来最年轻实至名归的杰青,将来十有八九会成为院士,如果否决他的项目确实不太好容易造成恶劣影响。


    接下来的时间会议便进行的非常顺利,在李廷波的决断下项目被成功通过。


    杰青经费为四百万元。


    对于这个结果李廷波自然是第一时间告诉了徐昀。


    ……


    “真是麻烦李主任了,等回去后我会抓紧时间正式开始此项目的研究。”


    徐昀清楚杰青经费一般都是一百万左右,他能获批四百万已经不算少。何况这些经费是他自己使用,仅制作一具样品的话绰绰有余。


    再说像激光雷达涂层材料电池这种东西,直接去薅就行用不着给钱。


    “好好干我看好你。”


    李廷波拍着徐昀的肩膀鼓励式说了句,眼神中流露的满是期望。


    正如徐昀所说的那样,既然项目的事成功解决,他自然要尽快投入研究。


    毕竟对于脑海中的图纸,他可是心心念了许久。


    因此未选择留下来吃饭,便乘坐最近的高铁班次返回京州市。


    而他并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影彻底离开办公室后只见秘书王健迈步走至李廷波身边,脸上浮现出些许担忧的神情。


    “主任对他真那么有信心?”


    试探性询问了句,看到李廷波并未立刻开口,便又接着往下面说。


    “如果他半年后没有通过成果验收的话,恐怕会对您造成不小的影响。”


    从某方面来讲李廷波是为徐昀进行担保,这才让项目成员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


    若半年后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研究成功,那无疑是皆大欢喜。


    可要是项目失败,那么经费损失的问题很有可能需要他做出说明,甚至还保不齐会有人借题发挥。


    王健作为秘书,提出这方面的担心十分正常。


    不过李廷波倒显得很平静,约摸停顿几秒这才转过身微笑着回答。


    “对于我们自己的优秀人才,难道不应该信任和无条件支持吗?”


    他对徐昀的信任并不完全来源老朋友孙正洪,先前评选杰青时他进行了详细了解,知道徐昀从解决世界数学难题再到最近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每次都堪称是一种旁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最关键的是对方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只要是说出的承诺都会达成。


    所以从某方面来讲他反倒对半年后的成果很期待。


    “我很期待你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心中暗自低喃了句,随即便回到自己办公位上继续向平常那样处理事情。


    见此王健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眼下只能寄托于徐昀能够取得成功。


    可以想象有了今天这件事,届时参与成果验收的专家肯定会非常多,如果徐昀的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实用价值不高,恐怕也很难通过最终的验收。


    ……


    “这家伙居然还玩奉子成婚这套,不过倒是刚好能趁这个机会大家见见。”


    高铁上徐昀看到手机上李辉发来的消息,顿时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轻声嘀咕了两句。


    原本他以为自己和陈诗禾的婚礼会在前面,没想到竟被李辉赶了先。


    先前在社交软件上聊天时,李辉还表示晚几年在结婚不想太早,结果没想到因为防护措施没搞好导致出现了爱情结晶。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家长肯定是催促结婚,毕竟两人的感情比较稳定。


    于是最终把结婚时间定在了这月底,稍微显得有些仓促。


    作为高中的同桌好兄弟,他肯定要带着陈诗禾前去参加祝贺。


    而想到届时应该会有不少高中同学过来,在进行杰青项目前放松下倒是正合适。


    回复了消息表示自己会按时过去后,他便收起手机闭眼休息起来。


    很快下午回到京州市。


    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应要求前往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好。”


    “各位院士好。”


    敲响房门得到回应推门进去,徐昀先是被出现在视野中的数道身影怔住,快速回过神来后这才打招呼。


    放眼望去办公室内除了校长吴仲平外,还坐着数院秦向新物院许崇兴以及计院田旭生和材料工程科学院的孙正洪等人,绝对能称得上是妥妥的大佬聚会。


    徐昀对此倒是没有多想,认为他们应该是在商讨学校相关的事。


    打完招呼在吴仲平办公桌前停下,主动开口询问。


    “找我过来是有什么事要安排吗?”


    吴仲平嘴角噙着笑容,他并没有立刻回答问题,而是从旁边拿起一份文件放到桌面。


    然后才往下讲。


    “确实是学校有事安排,不过却是好事。”


    “好事?”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直聘你为二级正教授,这是相关合约。”吴仲平在徐昀的疑惑下出声回答,丝毫没有掩饰脸上洋溢的高兴心情。


    而这句话也让徐昀心中一惊,没想到竟会是这种展开方式。


    “正教授?”


    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个问号。


    他留在京州大学高等数学研究院担任教授,这是早就确定好的事并不意外。


    但直接便有着二级正教授的职称,确实是比较出乎意料。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成为副教授后,要满四年左右的资历才能申请正教授职称,并且还基本没可能进入到二级的层次。


    毕竟二级正教授相当于和唐延山相同,再往上那便是院士了。


    吴仲平注视着徐昀的表情,这时候自然能看出徐昀是在想什么。


    于是便又开口笑着解释:“你的这个二级正教授职称虽说不符合流程,但以你的实力和成果是能胜任的,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意见。”


    “你现在可是全国最年轻的二级正教授了。”旁边秦向新附和道。


    徐昀知道这是学校想留住他,不过想到学校里的其他副教授还是多问了句。


    “这样做会不会让学校其他教授产生意见?”


    “放心吧。”


    “你的水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单是数学上取得的成果都已经超过了院士,评个正教授谁会有意见。”吴仲平再次开口直接打消了徐昀的顾虑。


    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徐昀肯定不会再有问题。


    当即便在文件上签上了名字。


    几乎是签完名字的瞬间,他意识微动让眼前的光幕面板浮现,顿时便发现常年空白的职称那栏终于出现了新的变化。


    ——


    宿主:徐昀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二级)


    奖励: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字计算…


    积分:80


    任务:课堂达人(已完成)


    正当他沉浸这个职称暗自欣喜时,耳旁突然响起的喊声让他回过神来。


    “徐教授。”


    “这次去帝都杰青项目的事如何了?”


    顺着声音响起的方向望去,看到说话的是材料工程科学院的孙正洪后,连忙抬手开口回答对方。


    “孙院士还是喊我小徐吧,这次去帝都有李主任帮忙非常顺利。”


    “等确定好项目场地就能正式开始。”


    虽说军用外骨骼装甲的体型和人类差不多,可他既然要按照自动化模块机器人来,场地方面肯定要足够宽阔高大才行。


    加上涉及到军工保密性质,确实需要仔细挑选不能马虎大意。


    “你现在也是京大的教授了,这么称呼也应该,至于项目的事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孙正洪脸上堆着笑容表明态度。


    “那就先谢谢孙院士了。”徐昀回答道。


    在场的吴仲平秦向新田旭生以及许崇兴等人,因为不太了解项目情况,倒也没有过多追问什么,毕竟有些项目是需要签署保密条款的。


    就这样徐昀在以教授的身份离开学校后,便返回家里分享这份喜悦。


    并同陈诗禾讲关于月底前往平洲市,参加李辉婚礼的事情。


    京州大学新增一位正教授,相关履历科研成果信息都是要进行公示的,于是翌日全校师生便发现徐昀已然成了教授并挂在数学高等研究院下面。


    而正如吴仲平说的那样,这件事传开后大家讨论归讨论却没有任何人质疑。


    只能说徐昀解决两道世界数学难题,提出拓扑群论理论打开数论殿堂,获得数学界三大权威奖项,并促成了国产固态激光雷达的技术突破,可以说其成就要比其他资深正教授更加正教授。


    对此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实至名归。


    之后几天时间除了成为学院群里经常讨论的话题外还收获了一波外界的祝贺。


    “以后要喊徐教授了,不愧是我的人生偶像。”


    “谁知道徐教授啥时候会带研究生,好想考徐教授的研究生啊。”


    “放眼全国也是最年轻的正教授吧,这份记录感觉以后都没人能打破。”


    “我倒是只想听徐教授的课,听说他的课能让复杂的知识更容易理解。”


    “别人二十多岁当了教授,我三十岁还在无视风险继续进入。”


    ……


    对于大家的祝贺徐昀只是登录账号发了条动态,毕竟成为教授他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更大,着实没有太多空闲时间去网上冲浪。


    而正当他思索合适的项目场地时,却突然接到了于宏达于指挥的邀请。


    得知他们准备对使用了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的装甲坦克进行实战测试,并决定正式对外界公布这项成果展示实力。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