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算账小能手

作者:漫山红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报!”


    “报!”


    “启禀家主,曹家三公子已经服用了五石散,正在手舞足蹈……”


    此时,在一处酒楼的暗房内,几名身着绫罗绸缎的世家大族纷纷相聚与此,似乎在商讨着什么。


    “哦,曹熙用了此物了。”


    闻言,一名约莫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走出,顿时爽朗大笑。


    “哎呀哎,陈兄,你们主仆二人在说甚?”


    “不如说清楚一些如何?”


    看到此,所有人不禁诧异道。


    陈言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诸位好兄,自张太守兵败被捉之后,湖面上的水依旧是宁静祥和。”


    “大家想想,这根本完全不符合他们曹家做事的风格啊!”


    “依我看,眼下随是风平浪静,但我还是觉得这却是暴风雨即将要来临的前夕!”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


    我们犯了错,你一不打我们,二不骂我们。


    我们坐立不安啊……


    说罢,陈言立刻朝着所有人拱了拱手:“方才我在路边找了一名乞丐,将他换洗干净,随意的编造了一个家族的名字,给曹家三子送了一瓶五石。”


    “噢……”听到这话,所有人便立刻没了兴趣。


    这东西又不是稀罕物。


    在座的,哪个的家里没有几大缸?


    看着所有人的无语的表情,陈言不由轻笑一声:


    “诸位,这五石散可不是普通的五石散,里面还有些其他未尽之物!”


    “哦?难道陈族长内有乾坤?”


    闻言,一旁的王家族长王庐站了起来,双眼含笑。


    听到王庐发问,陈言不敢怠慢。


    自陈留太守张邈张家倒台以后,势力最大的也就是他王家了。


    “没错!”


    “回王族长的话,我早已经派人打探过,这曹家三公子以前在老宅时经常去参加文人诗会。”


    “每每遇到才泉灵咏时,便要进补此物。”


    可惜,现在的曹熙不是以前的曹熙。


    他还真不会磕这玩意……


    没多久,忧虑重重的曹熙直接将这瓶五石散拿到了军中,交由军医查验了一番。


    果然如此,里面的确掺了毒。


    操x!


    得到这个结果,曹熙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什么是活在乱世?


    那就是简单明了的生不由己!


    不仅是生的不由己,死的不由己,更是抗争的不得己,投降的不得己,成功的不由己,失败的不由己。


    曹熙真没有过有杀害它们的心思。


    如若不然,这群人也不会活到现在了!


    没想到天黑路滑人心复杂。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罢了!”


    “廖将军,去把陈留郡府的各种支出账册,以及赋税进项等等,都给搬到这里来。”


    “本公子今天要查账!”


    曹熙冷冷开口,名不正,言不顺。


    他们可不是寻常百姓,而是扎根多年的世家大族。


    他们的一切,与这陈留郡息息相关!


    有经商的,有做官的,有从军的。


    就算想要平白无故弄死这群人,那也必须得有理由!


    与其慢慢去查这些世家大族有没有附逆张邈,还不如从别的地方入手。


    谁敢说自己屁股干净?


    此刻,本来在庭院中奔忙穿梭的奴仆们全都停下了脚步,一趟趟往返于曹熙书房和文库档馆之间,累得半死。


    不是再故意刁难他们,实在是曹熙看的太快。


    他的窍门,是不关注文字,只关注数字!


    二千年来,古音古文几经变迁,但是十个数字的用法却是共通的。这点从多项出土的竹简中已经得到证实。


    而曹熙不仅能读懂数字,还善于归纳总结,挖掘数字背后的规律。


    他特地命廖化买来未经裁剪的大幅左伯纸,以一条墨线划分左右,亲手出整个零陵郡近三年的财务报表!


    历年赋税,哪些是收缴郡县的,哪些是上缴州府的。


    哪些是应收未收,哪些是应付未付,在各自科目下一一清楚罗列,井井有条!


    还有人口,中平六年至兴平元年一共迁入多少户,迁出多少户,缴纳赋税多少,出徭役多少等等……


    曹熙算是下了狠心。


    不把这群狗东西全部送上去砍头,誓不罢休!


    只见曹熙从午时开始,一直水米未进,就连决定的午时出征,也暂时放到了下午。


    他的唯有身边的廖化,和时而当磨墨掌灯的书童。


    “嗯……编年计册,杂而有序,看来陈留郡的郡丞用心办事,能力很强……”


    曹熙不动声色,说着说着,他的眉头突然一紧,接着像个大孩子笑出声来:“哎,还是让我抓住了一个漏儿!”


    “根据这中平六年的统计,全郡大约一万八千余户吧,可为何到了兴平年就只剩下不到一万户?”


    “虽然可能是战乱导师是北人南逃。”


    “但这账怎么越计越抽抽呢?”


    “难道南逃百姓全都掉进长江淹死了不成?”


    这些不是小事,汉朝的人头税是重要的税收,少去了这么多人口,那税收就会减少很多。


    “还有这军报好像也有问题……”


    “郡兵半万,可是几次草寇作乱流民造反,却总是能迅速剿灭……”


    “什么意思”


    “故意谎报军情,为的就是从里面捞钱?”


    就这样,曹熙越看越为心惊,陈留都他娘的这幅卵样了,居然还有这么多贪官?


    两个时辰后。


    当廖化再次端着饭时走进时,眼前除了公子气定神闲的背影,还有整整三尺高的黄纸长卷。


    “卧槽,五年……五年的账,竟然两个时辰就理顺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