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6章 五丝的眼,三丝的手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府令……说笑了。”


    “百巧楼不过做些寻常物件,与将作少府相差远矣。”


    “您买来做什么?”


    老妇人勉强笑了笑。


    “你是东家?”


    “老身孙氏,百巧楼是家中祖传的生意,至我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了。”


    “哦……”


    陈庆点了点头:“孙老夫人莫自谦,将作少府无非胜在物料珍稀,民间罕有。”


    “真比较起手艺来,怕是还略逊你们一筹。”


    “老夫人不想卖?”


    孙氏内心挣扎良久,缓缓摇头:“百巧楼世代相传,到了我这里,怎能轻易割舍。”


    首发网址m.luqiuww


    “承蒙陈府令垂青,要不您去看看别家?”


    “咸阳城中金玉行里高手如云,百巧楼也算不得什么。”


    陈庆犯起了倔脾气。


    老丈人推荐的能有错?


    我来都来了,你让我去看别家?


    “老夫人可有儿孙?”


    “家中可有官吏武爵?”


    “若是百巧楼归了我,你想要什么官职、爵位,我都可以安排。”


    陈庆压低了声音:“您不再考虑考虑吗?”


    孙氏不禁惶然,紧张地四下打量。


    掌柜和伙计避得远远的,低眉垂首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孙氏小户人家,怎敢奢望入朝为官,况且无功不授爵……”


    “封官授爵那是我的事,老夫人您就说想不想要吧?”


    陈庆一指门外:“您猜内史府为什么要修路?”


    孙氏愕然问道:“为什么?”


    “因为我想让他修路。”


    “老夫人,这路你猜什么时候能修的完?”


    “它要是修不完,百巧楼的生意还能做吗?”


    陈庆勾起嘴角,眼眸中露出胜券在握的得意之色。


    孙氏瞠目结舌,心下骇然。


    陈庆也不说话,耐心地等着她的回答。


    “既然陈府令您如此看重,老身……罢了。”


    孙氏悠悠地叹了口气。


    民不与官斗,何况是陈庆这样权倾朝野的重臣。


    拿捏他们这样的小门小户,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老夫人莫叹气。”


    “在我陈庆手底下做事,保管亏待不了你们。”


    “日后孙氏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你还得感谢我今天来了这里。”


    陈庆自信满满地说道。


    “刚才我拿出来的宝镜要打磨,老夫人带我去见见楼里的匠人?”


    孙氏面有苦色,完全无法接受祖传的家业三两句话就被人巧取豪夺去了。


    “诺。”


    她沉沉地应诺了一声,由侍女搀扶着走在前面带路。


    陈庆兴致高昂,没解释也没理会对方的情绪。


    当初跟随我的时候,哪个不是这不行那不允的?


    尝到甜头后,一个个又变了副面孔,挥鞭子抽都赶不走。


    百巧楼除了前面售卖的铺面外,后面还有很大一处院落。


    六间高大宽敞的屋子是加工车间,两边的厢房一边是仓库,一边是伙房和住宿的地方。


    一名年纪不大,面相稚嫩的少年正在挽辘提水,他好奇地打量了陈庆、韩信两人后,低头向孙氏行礼。


    “陈府令请这边来。”


    孙氏站在敞开的屋门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庆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走过去,目光扫视了一圈。


    六间大屋全部打通,泾渭分明的划分成两个区域。


    一群七八岁的孩童围坐,一人双手扯着麻绳来回拽动,另一人手里拿着个圆石球,凑在磨盘上全神贯注的打磨。


    十几岁的少年则奔走忙碌,给大工打下手。


    各式各样的器械摆放了屋内的每一个角落,颇有种后世机械加工厂的既视感。


    这个年代可没有任何童工的概念。


    相反,他们能学一门足以养家糊口的手艺,恐怕也是托了关系,花费了不少代价。


    “咦?”


    “孙老夫人,这怎么有点像水车磨坊的样式?”


    “隔壁是畜力磨盘?”


    陈庆回头又看了一眼给孩童练手的那架简陋原始的机械。


    恐怕这玩意儿才是大秦原本的水平!


    成年工匠那边,大部分器具的动力都来自于穿墙而来的两根木质转轴。


    再经过齿轮的转化,传递到钻、磨等各式工具上。


    他隐约有点印象,直到清朝时的玉床都是脚踏式的。


    这机械风格是……秦墨!


    “大人,确实是依据水车的样式改进而来。”


    “百巧楼请了……能工巧匠,专门打造的。”


    孙氏欲言又止地说。


    陈庆恍然大悟。


    怪不得老丈人脱口而出,百巧楼的雕琢研磨工艺最好。


    秦墨出品的加工机械,能不好嘛!


    他哭笑不得。


    老丈人倒是不见外,偷偷干私活赚外快这种事也没瞒着他。


    就是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孙氏东家和相里奚到底是什么关系,能请动秦墨出手。


    “弘儿,你过来。”


    “这是犬子罗弘。”


    一名年近四十,白面美髯的中年人从孩童堆里走出来,作揖行礼。


    “百巧楼匠工中,以我儿手艺最为精到。”


    “陈府令您有什么想做的物价,让弘儿为您效力即可。”


    孙氏慢悠悠地介绍道。


    “孙先生,你手上拿着什么东西?”


    陈庆看他作揖的时候一只手还握着拳,好奇地问道。


    “回禀大人,此乃学徒练手之作。”


    罗弘摊开掌心,露出一枚圆润的石球。


    “技艺粗劣,让大人见笑了。”


    他不好意思地说道。


    陈庆拿在手中把玩片刻,光滑润洁,看不出一点瑕疵。


    “连小学徒都有这般本事,怪不得老泰山夸你们百巧楼手艺最好。”


    罗弘摇了摇头:“大人您非是玉器行当中人,看不出其中纰漏。”


    他随便瞄了一眼,伸手指着说:“这里,略凹进去一点,这里,稍微向右偏斜。这里,鼓起两厘。”


    ???


    陈庆诧异地望着他,指间不停抚摸着石球光滑的表面:“你说哪里凹?”


    “就这。”


    罗弘示意了下,把石球拿在手中,指点给他看:“一摸就摸出来了。”


    “此处凹了三厘,此处鼓两厘,此处偏斜向右,中心不正。”


    陈庆盯着自己的指尖看了又看。


    我怎么啥都没看出来,啥也没摸出来呢?


    等等!


    一厘是十分之一‘分’,按照后世的尺寸,一分等于0.231厘米。


    那么一厘就是——0.023cm!


    两微米!


    这家伙的眼和手精度在二三厘之间,那也就是5微米左右?!


    陈庆禁不住吸了口气。


    妥妥的后世八级工标准呀!


    五丝的眼,三丝的手,这是八级钳工的硬性标准。


    “不知道罗大匠师是哪位高人门下?”


    陈庆兴奋又急迫地问。


    “在下的手艺是从舅父那里学来的。”


    “不知陈府令可曾听闻孙寿之名?”


    罗弘见其露出思索之色,又补充道:“昔日李相制传国玉玺,命我舅父操刀。”


    “好家伙!”


    “你怎么不早说呀!”


    陈庆大吃一惊。


    怪不得有如此本事,这回可真是捡到宝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