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3章 咱们大秦不养闲人!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殿下以为……大秦没了宰相会如何?”


    陈庆压低声音,别有深意地问道。


    “先生要罢黜李相?”


    扶苏早就猜出陈庆会有此心思。


    李斯以及他身后的法家派系,和陈庆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只要两者同时出现在朝堂上,不发生冲突才是怪事。


    当然,扶苏对陈庆的攻击性一向是认可的。


    面对众多御史大夫的围攻,还能面不改色,挥斥方遒,经常把能言善辩的文官怼得说不出话来,在朝堂上可谓独一份。


    扶苏常常心生羡慕,他要是有这份本事,放眼天下还有何惧之?


    “以先生之能,接替李相的位置也并无不可。”


    “只是兹事体大,咱们还得从长计议。”


    首发网址


    扶苏首先亮明态度,他是绝对站在陈庆这一边的。


    “我当宰相?”


    陈庆摇了摇头:“微臣可吃不得早朝的苦,哪儿能干这活儿。”


    “先生……”


    扶苏霎时间愣住。


    扶苏哭笑不得:“先生当真妙人也!”


    为了不上早朝,所以不想当宰相。


    也就陈庆说得出这种话了。


    虽然不知道这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但陈庆豁达坦荡的态度,着实无人能及。


    “那先生欲如何?”


    他收敛笑意,一本正经地问道。


    “微臣向来信奉一句话: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殿下自接手天下工商事以来,是否觉得处处束手束脚,备受掣肘?”


    “想要干点什么,好像哪个衙门都管得了。要承担职责的时候,好像又哪个衙门都与己无关。”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皆如是也。”


    陈庆站起来踱着步子,缓缓说道。


    “先生所言极是。”


    扶苏垂下头,深以为然。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政不知行事难。


    他这段时间可谓深有体会。


    “皇权至高无上,由陛下而起。”


    “之前历朝历代从未有之。”


    “朝中以宰相李斯为首,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


    光是用嘴巴说略显单薄,陈庆索性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案上划出了三层的树状图。


    最上面的毫无疑问是始皇帝。


    中间那层是太尉、宰相、御史大夫,谓之三公。


    最底下那层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等,谓之九卿。


    其中的太尉统管天下军事,只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


    始皇帝深知兵权的重要性,岂会假于他人之手?


    好巧不巧,陈庆位居九卿,头顶上的宰相、御史大夫全都是他的死对头。


    扶苏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对于直观简洁的树状图新奇又喜欢。


    “汉承秦制,朝廷架构也大差不差。”


    陈庆思索片刻,再次画出新的树状图。


    “隋唐时期出现了三省六部制。”


    “尔后是宋朝二府三司制。”


    “内阁制……”


    “军机处……”


    他不是全知全能的穿越者,仅凭着印象勾画出了历朝的基本架构。


    “殿下可有所得?”


    陈庆长舒了口气,歪头说道。


    “先生所画的图样,越来越扁,却越来越长了。”


    扶苏短时间内总结不出太多东西,仅凭着直观感受说道。


    “殿下果然聪慧。”


    “这就叫扁平化管理。”


    陈庆抿嘴微笑,用指尖敲打着秦朝的树状图。


    “太尉之位空置,陛下与群臣之间隔了一层。”


    “天下大小事基本把控在李斯及其党羽手中。”


    “权利蒙蔽心扉,做出篡改诏书之事就不足为怪了。”


    扶苏面色严肃,缓缓点头。


    以往他总是想不明白,李斯已经贵为宰相,为何还要背叛父皇,行那不忠不义之举。


    现在看到这张图总算想通了。


    没了始皇帝的压制,李斯岂非为所欲为?


    “后世朝代,也多出现过权相势大难制,皇帝也要受其欺压。”


    “因此两千年来的朝廷架构,不停地削减一家独大的可能,加强皇家权威。”


    “依微臣之见,这宰相不要也罢!”


    陈庆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扶苏心中一震,没敢应承,却忍不住赞同地轻轻点头。


    “还有朝中的御史大夫。”


    “都说法家严谨,我看也不尽然。”


    “对黔首百姓,那叫一个严刑峻法。”


    “对他们自己嘛,啧啧,宽容大度的很呐!”


    世人皆骂双标,却人人都双标。


    陈庆自嘲地笑了两声,接着说:“泱泱大秦,百官浑浑噩噩,不知其所为,这天下焉能不乱?”


    扶苏关切地问:“那先生以为该如何?”


    “当然是明确分工明确,划分权责。”


    “管刑事的,就该精研秦律,执法严明。”


    “管钱粮的,就该通晓算术,收支有度。”


    “……”


    陈庆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最后轻蔑地斥道:“似那等只知搬弄是非,仗着哪一家、哪一门的亲旧关系高居庙堂,却百无一用的,趁早将其扫地出门!”


    “咱们大秦不养闲人!”


    扶苏感慨地笑了笑。


    诗曼果然没白嫁给他,陈庆如今说起话来,也讲“咱们大秦”了。


    “先生所言大善。”


    “待我进宫奏明父皇,谋定后再付诸实施。”


    扶苏有种感觉,始皇帝一定会赞同陈庆的想法。


    大秦朝堂即将迎来大变局!


    “若仓促行动,只怕会生出变故来。”


    “朝中许多官吏早已根深蒂固,一下子裁汰那么多……”


    扶苏既兴奋又隐隐担忧。


    自从认识陈庆后,他的生活好像就变得精彩纷呈了,总是不停面临新的挑战。


    “这正是微臣要说的第二件事。”


    陈庆指着隋唐那张树状图,“自此始,朝廷开科取士。”


    “让普通百姓通过选拔考核,也能成为朝廷官员。”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天下贤良皆收归己用。”


    “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到微臣来的时候,还在执行这样的政策。”


    他郑重地说:“只有给了百姓晋升的途经,他们才会看到希望。”


    “哪怕千难万难,只要有一丝丝可能,都会成为他们心中的寄托。”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把心思用在这上面,不比整天琢磨着造反要强?”


    扶苏喃喃念着:“开科取士?”


    此举大善,却有大凶险!


    士族高高在上,岂能甘愿让黔首百姓爬上来?


    “殿下。”


    陈庆犹豫着说:“此策宜早不宜迟,趁着陛下春秋鼎盛……绝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扶苏要是这么搞,非得天下大乱不可。


    始皇帝在嘛……你倒是乱一个给我看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