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2章 这里是大秦,不是大清!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扶苏尴尬地笑了笑,好言安慰几句,与陈庆结伴离去。


    “哼!”


    “此僚至今仍不知收敛,欺人太甚!”


    蒙毅脸色铁青,怒发冲冠。


    满朝文武,公卿勋贵,哪个对他不是百般奉承,恭维讨好。


    陈庆却嫉贤妒能,出言讥讽挖苦!


    你当蒙家还是昨日的蒙家?


    待我兄长封侯,在关外广置郡县,假以时日必是一方巨擘!


    你在朝堂中再怎么风生水起,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给老夫逮到机会,非得整治得你哭爹喊娘不可!


    “不识抬举!”


    蒙毅怒骂了一声,心情好受了些许。


    他调整好情绪,脚步匆匆朝着始皇帝身边走去。


    二人的冲突被在场的高官显贵看在眼里,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


    蒙家是少数敢跟陈庆掰手腕的世家豪族之一。


    他们怕扶苏登基后遭到陈庆的清算报复,蒙毅却不怕。


    等对方回到始皇帝身边后,周围的人各自寻找机会前来寒暄安慰,一副同仇敌忾的架势。


    “先生,恍如昨日啊!”


    扶苏看着周遭人影稀疏的样子,忍不住发出感慨。


    陈庆波澜不惊地说:“殿下知道我最担心织布机出现后会发生什么事吗?”


    “愿闻其详。”


    扶苏此刻哪有心思管什么织布机,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陈庆笑道:“织布机比人手快得多,而且不知疲累,产量不知大了多少。”


    “最关键的是,操作织布机的人不用通晓纺织,他只要会操作眼前的机器就可以了。”


    “那些自小梳麻纺线,为了把布匹卖上个好价钱,苦心钻研技艺的织工这下该怎么办?”


    “他们赖以为生、引以为傲的手艺,突然间就变得一文不值!”


    “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纺出的布卖都卖不掉!”


    “即使卖出去,所获收益也无法果腹,更何谈养家糊口。”


    “人被逼到了这个份上,总要做点什么的。”


    “或许他们一时义愤,热血上头,就要来砸了我的织布机,烧了我的水力织坊。”


    扶苏目瞪口呆,从情理上来讲,陈庆所说的结果完全有可能发生!


    “你瞧那些人……”


    “与砸织机、烧工坊的织工何其相似?”


    陈庆指着始皇帝身边威风凛凛、昂首挺胸的众多武将,讥讽地说道。


    “但凡给他们一个机会,说不定还想冲进内务府,销毁了所有火药,把枪炮全部熔炼成铁块,封禁任何关于火器的记载资料,再把工匠们削籍为奴流放边疆!”


    扶苏摇了摇头,坚定地说:“父皇不会准许的。”


    “是呀。”


    “别看他们如今花团锦簇,无非引颈就戮之辈而已。”


    陈庆轻蔑地笑了笑。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卢德运动。


    失业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捣毁任何见到的工厂和机器,妄图重新回到手工时代,恢复自身的价值。


    火枪传入扶桑之后,也引发了武士阶层和刀剑工匠的恐慌。


    他们勤学苦练数十年才学成的本事,而今竟然敌不过一颗小小的弹丸!


    哪怕是一名卑贱的足轻,都可以用火绳枪轻而易举地杀死大名!


    在德川幕府时代,扶桑的统治阶层迅速达成了共识。


    禁枪!


    祖宗之法不可变!


    武士备受挑战的地位得以恢复,废弃的刀剑铺里也重新传来了锻打声。


    岁月静好。


    直到两百余年后,黑船来航。


    米国用巨舰大炮打开了扶桑的国门,他们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被他们弃之不用的火枪,而今却成了殖民者仗之横行无忌的利器!


    ——


    一群蓬头垢面的匈奴战俘被捆束了双手,在士兵的看押下被送入校场。


    上百匹骏马也在马夫的驱使下,迈步走入其中。


    “陛下,既然要试验内务府新制的火枪,自然要力求真实。”


    “这些战俘手脚被捆缚了许久,血脉不通,可否稍缓片刻,让他们得以恢复战力,顺带再熟悉下战马。”


    蒙毅最近忙着迎来送往与祭祖之事,还是昨天才知道比试这回事。


    兄长驻守北地多年,与匈奴势不两立。


    而他这回却坚定地站在了匈奴俘虏一边。尛說Φ紋網


    凡是陈庆支持的,他一定反对!


    “爱卿此言有理。”


    嬴政缓缓点头,答应下来。


    蒙毅乘胜追击:“匈奴虽然军阵薄弱,不堪一击,但其精锐也是持弓披甲的。”


    “不如把他们熟悉的武器发还回去,总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上阵。”


    嬴政犹豫片刻,也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候,周遭的高官显贵爆发出一阵放肆的哄笑声。


    世界上第一支火枪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踏上了沙场。


    他们昂首挺胸,尽可能表现出威武强壮的样子,换来的却是无情的鄙夷和嘲笑。


    茅竹再三大声呵斥,妇人们却忍不住露出畏怯和紧张的样子,下意识低着头躲避旁人的目光。


    “殿下,我去去就回。”


    陈庆缓缓站起身,快步向火枪队走去。


    “先生,我陪你……”


    “不用了,微臣一人足矣。”


    陈庆头都不回地喊道。


    “去尼玛的弓马骑射!”


    “这里是大秦,不是大清!”


    一路低声咒骂着,陈庆脸色冰寒地来到火枪队成员面前。


    “侯爷!”


    “可算是见着你了!”


    茅竹宛如找到了主心骨,激动地迎上前来。


    妇人们不知所措,眼中满是求助的目光。


    陈庆斜指着众多武将所在的方向:“听到他们在干什么了没有?”


    众人沉默无声,不敢作答。


    陈庆厉喝道:“他们在笑!”


    “笑你们孱弱无能,无一是处!”


    “区区老弱妇人,也敢言兵?”


    “你们说是不是?”


    茅竹目光坚毅:“侯爷,不是这样的。”


    “火枪的威力骇人听闻,老朽一生从未见过这般厉害的杀人利器。”


    “我们能打仗!”


    “哪怕没有火枪,用拳打、用脚踢、用牙咬,我们也能打仗!”


    众人逐渐抬起头。


    “侯爷,我们能打仗。”


    “我们不怕被人笑。”


    “等会儿他们就知道我们的厉害了。”


    “近些时日来,我等无一日懈怠,不分白昼和黑夜都在操训演武,哪怕豁出性命也要杀了那些匈奴,绝不让太子殿下失望!”


    火枪队的成员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信心逐渐找了回来,说话的嗓门越来越大。


    陈庆微微颔首:“本侯来告诉你们,那些人为何要笑。”


    “他们还想坐在那个位置上,指挥千军万马,建功立业,享尽荣华富贵。”


    “手下无兵,那能叫将吗?”


    “兵卒越多越好!”


    “兵越多,他们的官就越大,立的功劳越多。”


    “太子殿下却不是这般想的。”


    “他知道百姓不易,供养大军消耗了太多的粮草物资,抽调了太多的民夫劳力。”


    “他想让百姓轻松一点,能过上几天好日子。”


    妇人们眼中泛起泪光,神情越发坚定,再无任何动摇。


    “你们打赢了那些匈奴蛮子,一切都好。”


    “太子的主张会顺利得以推进,往后更役、徭役都会减轻,连军伍中的许多士卒都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


    “你们若败……”


    陈庆没有去描述那可怕的后果,但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


    “本侯代天下百姓,谢过各位义士。”


    “无论哪位战死,本侯披麻戴孝为其送行。”


    茅竹放声大笑:“侯爷,唯死而已,有何可惧!”


    “且待吾等得胜归来!”


    “赳赳老秦,预备唱!”


    他回头招呼一声,老弱妇人慷慨高歌,踏着整齐的步伐列队前进。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陈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并不雄壮的背影,心中想道:谁都别想阻止大秦前进的步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