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8章 鄙视陈庆、了解陈庆、成为陈庆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麒麟殿。


    暖炉中的炭火熊熊燃烧,热意弥漫。


    君臣商讨至中途,口干舌燥,始皇帝吩咐侍者端来茶水。


    蒙毅打开杯盖,袅袅的水汽混合着茶香扑面而来,扫除了大半疲惫。


    他抬头瞄了王翦一眼,暗暗揣测对方的想法。


    到底是老了啊!


    但凡往前十年,王翦父子定然欣然请战,非要跟蒙家一争长短不可。


    而如今……


    也罢,看在你还算配合的份上,我修书一封,让家兄给王离安排件好差事。


    蒙毅又偷眼去看丹墀上的始皇帝。


    愠怒之色尚未从他的脸上褪去,显然那句‘扒了秦军的虎皮’把陛下气得不轻。


    陈庆还真有两下子呀!


    以往确实是小瞧了他。


    蒙毅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鄙视陈庆、了解陈庆、成为陈庆。


    脚踏实地、稳健行事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全天下还有比陈庆更敢吹的吗?


    一张嘴就是渭河水力可抵千万民夫。


    千万啊!


    大秦统共才多少人?


    陈庆就是敢说!


    再一张嘴,又是每年打造神兵利器上千万。


    这都算吹得少的时候了。


    扶苏时常挂在嘴边:“要让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有饭食、有衣穿。”


    朝中众臣附和者众,可全都言不由心。


    所有人都知道,理想太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根本实现不了。


    唯独陈庆大为赞同,整天为扶苏出谋划策,如此才成为了太子殿下的知己好友,被其以‘先生’相称,恭敬有加。


    蒙毅越想越觉得自己亏得慌。


    陈庆吹的牛都实现了吗?


    也没有呀!


    无非是进展不错,未来或有实现的可能而己。


    然而人家凭着一路夸夸其谈,封侯了!


    蒙毅思虑再三,总结出了一条经验:李信那样的倒霉蛋才是意外状况,陈庆的行事风格完全可以借鉴。


    当初李信吹嘘‘二十万大军灭楚,事有不成,提头来见’。


    结果他不照样活得好好的?


    蹉跎多年后,李信也统领大军,一路朝着西域建功立业去了。


    蒙毅越想越觉得,陈庆当时给自己出的主意非但不馊,还是一条实打实的金光大道。


    人生难得几回搏?


    谁家小孩天天哭,哪有武将天天输。


    “扶苏和陈庆来了。”


    嬴政坐在大殿正中,望见门外联袂而来的身影,微微一笑。


    蒙毅观察了一会儿才扭过头去。


    殿内的人包括王翦在内都没有太过反对出兵惩戒匈奴,剩下的说话有分量的,就剩他们俩了。


    “儿臣参见父皇。”


    “微臣参见陛下。”


    扶苏和陈庆先后作揖行礼。


    “赐座。”


    嬴政开门见山地说:“扶苏,匈奴意图联合草原诸部,大举犯边的消息你知道了没有?”


    “父皇,儿臣认为……”


    “咳。”


    “大秦天威惶惶,岂容匈奴猖狂!”


    “历年来匈奴屡屡进犯,杀我百姓,夺我食粮。”


    “而今妖焰炽张,再不铲除,必成大祸!”


    扶苏前后的语气太低迥然,总透着股言不由衷。


    始皇帝好笑地看着陈庆。


    你这一声咳,可比寡人训斥三天三夜都管用啊!


    蒙毅松了口气,暗中想道:殿下,你早该如此了!哪怕是敷衍作态,也好过一次次触怒陛下,平白遭受无数坎坷和苦楚。


    “陈卿,你觉得朝廷该如何应对?”


    嬴政心平气和地问道。


    “微臣与扶苏殿下所见略同。”


    “匈奴就如草原上的野草,如若不经常打理,待其根深叶茂,还想摔大秦一个跟头呢!”


    陈庆向扶苏投去劝慰的眼神:真相怎样并不重要,只要陛下想让它是真的,那就一定真。


    何苦自寻烦恼?


    嬴政站起来踱着步:“寡人也早有此念。”


    “然而草原部族飘忽不定,见大秦兵马望风而逃。”


    “每每靡耗粮草无数,斩获却少之又少。”


    “眼下朝廷府库尚算充盈,可总要顾及来年一旦发生灾荒之所需。”


    “陈卿,你可有什么良策?”


    陈庆不慌不忙,“微臣……”


    他把视线投向蒙毅。


    老登,该表态了!


    此事成与不成,全在我一念之间,你看着办吧。


    ‘???’


    蒙毅瞪大了眼睛,诧异地回望对方:‘你这是干什么?莫不是讨好处?’


    ‘那你以为呢?总不能是本侯看上你了吧?’


    陈庆的眼神格外嚣张,又透着理首气壮。


    蒙毅一张脸顿时垮了下来。


    从没见过此等厚颜无耻之辈!


    他左思右想之后,微微颔首,无奈地答应下来。


    “微臣智计浅薄,匈奴之祸难平,可是碍在一个‘穷’字上?”


    陈庆早有腹稿,抬起头侃侃而谈:“匈奴俘虏微臣见过无数,皆是衣衫褴褛,身无长物之辈。”


    “彼辈穷困,故此重利轻生。”


    “大秦富庶,便如瓷器。”


    “就算碰碎了它一枚夜壶,伤己分毫,也是万万划不来的。”


    嬴政开始还以为陈庆要说大秦穷,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等他把话听完,顿时畅快地大笑起来:“陈卿的比喻倒是巧妙。”


    “瓷器绚彩华美,焉是夜壶可比?”


    “那该如何只伤人,不伤己呢?”


    陈庆作揖道:“当秦兵与匈奴的单兵战力差距足够大的时候,便能以一敌十,敌二十,甚至面对百倍之兵战而胜之。”


    “秦兵人少,就不需要过多辎重,行动便捷,来去如风。”


    “战力强,则不虞以少敌多,来多少杀多少。”


    “而今大秦恰恰有了这样的条件。”


    “冶铁司新近寻获了一处上佳铁矿,出产的铁料远胜以往,再辅以水力锻锤……”


    “若是打造盔甲,便能做到轻薄、坚固二者得兼。”


    “若是打造兵刃,便能吹毛断发,无坚不摧。”


    “只要舍得本钱,打造两万副精良装备,当可纵横大漠,所向披靡。”


    嬴政听得双眼放光:“两万副太少了,起码也要二十万副!”


    陈庆不紧不慢地回答:“陛下,无论是宝甲还是宝刀,仅是应一时之需。”


    “赵统领武艺高强,又有厚甲护体,还不是被火药炸成了空中飞人?”


    “打理大秦周边的蛮夷,两万精兵绰绰有余。”


    “这是他们的上限,却不是大秦的上限。”


    “更多精铁还要留作它用,投入工坊中,来年可获物料数倍于此。”


    嬴政虽然心有不甘,但缓缓点头表达了理解。


    唯有站在门廊处的赵崇忍不住探出头来,恼羞成怒地瞪着陈庆。


    商讨国事就商讨国事,提我做什么!


    若不是你有心加害,我会吃这么大的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