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2章 袁绍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者:许霄许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袁绍的心中诧异不已。


    就在不久之前,他得到的情报还是蒋义渠利用优势地形挡住吕布。


    韩猛更是一箭射杀了赵云。


    形势一片大好。


    是以,即便在邺城的战事并不顺利,但好在后方与郭嘉、赵云、吕布的战事还算顺利,他也并不着急。


    但是现在,情况显然有些不一样了。


    他的两面围堵已经被攻破了一路。


    他就不得不分出兵力去应对。


    这就意味着围困邺城的兵力会减少,攻破邺城的难度自然也就相应地增加了。


    想到这些,袁绍的头都要裂开了。


    他半眯着眼睛,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沉吟不语。


    下方,一位将领正在向他汇报着韩猛战败的细节。


    既然已经败了,总要搞清楚究竟是怎么败的,为何会败。


    唯有搞清楚这一切,才能确保他们在接下来的战事之中不犯同样的错误。


    在失利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往往是最行之有效的。


    “这么说来,从最开始了韩猛射杀赵云其实原本就是计。”


    袁绍问道。


    “是!”


    下方的将领答道。


    袁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对于这个结论,为何他之前就未曾想到呢?


    赵云是什么人物?


    哪怕是当初的吕布也未能奈何得了赵云啊!


    区区韩猛何德何能,怎么会是赵云的对手,还射杀了赵云。


    这一听就应该知道有诈的!


    而他袁绍竟然未曾想到、


    看来,最近真的是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干扰到了他的判断。


    “主公,赵云固然勇猛,但能用出这等计谋,还在一夜之间斩杀韩猛,攻破我军关口之计应该是出自谋士之手。”


    郭图半眯着眼,道:“在下怀疑,在这背后恐怕少不了郭嘉的影子。”


    “郭嘉……”


    袁绍喃喃自语。


    对于这位曾经在他麾下默默无闻的人物,他当然是有印象的。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初的一个小人物如今竟然也成为了他的心腹大患了!


    “主公,依在下看来,若要令派人手前往抵挡赵云,除了武将之外,还应派去一位谋士随行,以防郭嘉的奸计。”


    郭图建议道。


    “嗯。”


    袁绍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郭图所言有理。”


    韩猛到底只是一个武夫。


    面对赵云就已经够吃力了。


    再加上郭嘉这样满腹韬略的奇人,被打败也就在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必须在武将的基础之上另配一位谋士,方能挡得住赵云和郭嘉。


    他在下方的一众谋士的身上一一略过,最后还是落在了郭图的身上。


    当初,他还是当之无愧的冀州之主时,在他的麾下有不知道多少能人异士。


    无论是谋臣还是武将都是一抓一大把。


    可是现在,他麾下最好的谋士竟然是许攸和郭图。


    至于武将也是乏善可陈。


    这让他的心中多少有些荒凉的感觉。


    甚至有些怀疑,若是他从未想要对许褚出手,现在的他是不是还是当之无愧的冀州之主。


    现在,他冥思苦想想要解决的人和问题都是他的助力,又怎会有今日之困局。


    可是,既然已经做了,那便不能回头,只能一股脑地走下去!


    袁绍收回了心绪,看着郭图道:“郭图,我命你为军师,随军前往对抗赵云。”


    “喏!”


    郭图脸色一喜,拱手领命。


    其实早在他献计的时候,想的就是这一幕了。


    想要立下功勋,在袁绍的手下获得重用,就得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而展现自己的价值当然是要在军队之中才更加明显。


    试想,若是他为军师挡住了赵云和郭嘉,将会获得何等的声势?


    这将是他超越许攸,成为袁绍麾下第一谋士的关键。


    对此,其他的谋士也都没有意见。


    主要是许攸现在还在各州郡征调粮草呢,自然没人与郭图争。


    确定了随军的军师,剩下的则是领军的将领。


    袁绍看着下方的一众将领,心中不由得犯了难。


    吕布叛逃,韩猛死了,蒋义渠也已经领军出征。


    现在,他麾下还可堪一用的大将其实只有徐荣一人。


    而且以徐荣的能力来说,去抵挡赵云是够了。


    别看徐荣的武力不高,曾在面对赵云之时,轻轻松松就被拿下。


    但是,徐荣向来不是以武力见长的。


    他更厉害的统兵和用兵。


    别说是在他麾下了,就算是整个天下都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了。


    当初在董卓麾下时,徐荣坐镇虎牢关,独对一十八路诸侯盟军,那是何等风姿!


    只是……


    在吕布投降郭嘉之后,现在的袁绍对如徐荣这样的降将并不信任。


    尤其是,他是知道的,徐荣曾经跟随着许褚数次征战,谁能保证徐荣就没有与许褚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而他袁绍又怎么能将这样大事托付在一个信不过的人的头上!


    是以,即便徐荣是一个极佳的选择,但是他还是不能用。


    而徐荣也一直半低着头,并未主动站出来请命。


    事实上,早在吕布叛逃之时,他便能感受到身边人那一种异样的目光了。


    他与吕布都出自董卓的麾下,又共同投奔了袁绍。


    现在吕布投降了,那他徐荣呢?


    是不是也有可能会投降?


    不只是身边的这些谋士和将军们,甚至连袁绍也是如此。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徐荣的心中感受到凉意。


    那种感觉就像,他徐荣是在袁绍的麾下为将这么多年,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勋。


    但是,他却从来都没能真正地融入这里。


    他从来都不属于这里。


    最终,袁绍权衡利弊选择了一位年轻的将领。


    即便这位将领之前从未有过独自领兵的经验,各方面能力也算不得出挑,却已经是他们现在最好的选择了。


    这位年轻的将领、郭图还有一万大军共同组成了面对赵云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接连的失利,让他麾下的兵力极速减少。


    打到现在,即便是袁绍也不能如之前一般毫无顾忌地抽调军队了。


    只希望,这一次能多挡一些时日吧!


    而他也将加紧力量,尽快攻打下邺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