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1章 圈套?

作者:许霄许褚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实这就是许霄的第四层算计。


    利用态度、对待之间的落差让西南夷的族人感受到他许云逸的好。


    这么一来当有朝一日他许云逸需要用到这一支力量的时候才能一呼百应。


    可实际上……


    许霄对西南夷族人的好更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并没有落到实处。


    他帮孟获想计策是因为这能给刘备带来麻烦,还能离间刘备与孙坚之间的同盟。


    他的确对孟获派来的使者不差。


    可那也是几个人,也只有那么几天而已。


    剩下的也就只剩下以讹传讹和刻意夸大了。


    许霄从来都没有善待非华夏族人的习惯。


    北方的外族,东面的倭国都被欺负成啥了……


    只不过这些都被可以虚化掉了而已。


    南中地区、西南夷的事情基本平息,并没有掀起多么大的波澜。


    但是仇恨的种子和隔阂已经埋下。


    终有一日,它们会一起爆发开来,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


    又是一年开春。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陈宫派人乘着大船从倭国送来了许多的粮草、布匹以及生活所需之物。


    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


    他终于初步把倭国变成了一个机器。


    一个专门为冀州提供物资、粮草的机器。


    而倭国人还得为这一切感恩戴德。


    这听上去很离谱,但许霄就是做到了。


    一手经济,一手思想,两手控制,倭国人根本连反应都反应不过来。


    最初时,倭国女王卑弥呼还想暂时隐忍下来,再寻找时机来一举扭转局面。


    可是到了后来,局面就大不一样了。


    忠于她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所有人无论老少都以直百钱作为一切的衡量标准。


    之前的那些倭国人的气节、底蕴,几乎都消失不见。


    卑弥呼有心无力,心力交瘁之下郁郁而终。


    自此之后,陈宫理所应当地执掌大权。


    他从倭国各个诸侯中选择了一个易于控制之人,为倭国人的国王。


    又令倭国国王向大汉天子刘辩称臣,奉刘辩为父。


    当倭国国王见天子刘辩时要行子孙礼。


    虽然从年纪来看,倭国国王比刘辩还要大上许多。


    其实,起初时陈宫的本意是想让倭国国王尊奉许霄为父的。


    只不过许霄一句我没有这样的儿子,自己把陈宫的话憋到了肚子里。


    这才让轮到了刘辩。


    自此,许霄才算是完全把倭国攥到可自己的手中。


    不过,他却没有下令让陈宫继续苛扣、剥削倭国的百姓。


    反而提议除了每日应该做到的那些事情之外,还要时不时地给倭国人一些奖励,以此来继续麻痹倭国人。


    让他们继续如现在这样真心诚意地为他许霄做事。


    除了这些,陈宫开始大肆开发土地,将那些原本被倭国人废弃的土地全部都利用起来,播种粮草。


    认真工作,帮他们办事的可以得到直百钱作为奖励。


    只是……所谓的直百钱也只是许霄控制倭国的一个手段而已。


    这种东西许霄想造多少就能造多少。


    可就是这种东西却能让驱使千千万万的倭国百姓。


    这是许霄从后世资本家手中学来的东西,用在倭国人的身上,果然好用。


    与此同时,许霄的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徐州、还有凉州、司隶的许多郡县、城池也都在蓬勃发展着。


    没有了战乱的侵扰,一切都仿佛焕发了生机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许霄心中想要一统天下的心才变得日益迫切起来。


    他要终结掉这个乱世,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自得其乐。


    但是,他又必须能沉得住气,等待时机的到来。


    而这一次许霄没有等太久。


    曹操、孙坚、刘备内讧了。


    是因为之前攻下原本属于刘表的荆州以及扬州的大片土地、城池的事情。


    先前因为许霄的存在,他们三方势力都要打仗,这才把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


    可是现在,眼见了许霄轻易不会再动手,这件早就应该解决却迟迟都没有解决的事情才再度提上的日程。


    三方诸侯派出各自的使者聚在一切共分荆州以及扬州的大片城池。


    刘备的意思是干脆平分。


    既然他们是同盟,又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不如干脆平分,以减少争端。


    可孙坚并不同意。


    原因也很简单。


    在拿下刘表的这一战里,他孙坚出动的兵力最多,自然该由他来占据相应的城池和土地。


    他们更应该依据出力大小来分配城池,而不是直接平分,那对他们江东来说也太不公平了。


    这时,曹操的使者又说话了。


    在与刘表的作战之中,他们曹军出兵的确是最少的不假。


    但是任谁也不能否认他们曹军做出的贡献吧。


    这两年来,可是他们曹军在第一线顶住了冀州军的攻势。


    如果仅仅考虑拿下荆州时出力的大小怎么能行?


    难道替盟军挡住冀州军的攻势就不是贡献么?


    一时之间,三家诸侯争作一团,谁也说服不了谁。


    到了后来,甚至演变成了小规模的武斗。


    三方诸侯再也顾不上所谓的同盟之义,彼此大打出手,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


    当这样的消息传到冀州之后,许霄立即请来麾下的几位谋士前来议事。


    他们要仔细商议一下,眼前发生的事情对他们而言究竟是不是一个机会,他们又是不是要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出兵。


    几人共同聚在议事厅里。


    在许霄发问之后,沮授第一个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云逸先生,如果此事的确为真,那我们的确可以准备伺机出手。”


    “可是,在下却以为此事有一些蹊跷。”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曹操、孙坚、刘备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在他们的身后又有怎样的人在辅佐。”


    “他们就算发生了一些争执,应该也不会就这么直接表露出来,而是拼命地掩盖、隐藏,不让我们察觉才是,岂会任由此事流传出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他们故意让我们知道,然后等着我们出手一样,像极了一个圈套。”


    “是以,在下以为我们还需继续观望一阵,待确定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