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10章 一模一样

作者:白头愚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永铭生气地说“不在乎?谁跟你说爷我不在乎的!”


    步青云应道“那您还让我用大食马套马车……”


    “做派!那叫做派、叫排场知道么?谁拉货用大食马呀!我要是赏你一个金碗,你还真拿来盛饭吃呀?”


    步青云被刘永铭骂得低下了头,只得乖乖地站在刘永铭的面前听着训。


    刘永铭训了几句也没有再骂,他说“现在回去换马也来不及了,今次便先这样,下次再敢这般糊涂看我不打你们军棍。别愣着了!进去把东西抬上车吧!”


    步青云与薛开山互看了一眼,却是没动。


    步青云问道“能让手下来做么?我们……”


    “你们最近脾气见长呀,爷我平日里也就几句侍女在伺候着。你们做些搬搬抬抬的活还需要手下来帮你们做?”


    薛开山连忙说道“不是说去南城分发药材么?六爷您知道的,若是人手不够,那些流民哪里敢真按顺序排队领取呀。乱点也许还没什么,有的时候干脆一哄而上得直接抢呢!带点人来好分发!”


    “你说的还算是有些道理,带了多少人来了?”


    薛开山道“百来人吧!我们坐车快,他们正在后面跟着呢,马上就来。”


    “你们去打劫呢!百来人?用得着这么多人么?难得休息一天,你们却……”


    薛开山又辩解解“是姚先生说,即是做好事那就要把阵仗给做出来!多带人马,让别人知道秦王府在分药!”


    薛璇玑一听就急了。


    她赶上来说道“谁跟你们说这是秦王府分药?这是狄相夫人出的银子!”


    狄相夫人马上前来说道“妾身没那些意见,当然可以说是秦王府出的银子。”


    刘永铭笑道“璇儿……不是,薛姑娘,这一次呢,先算我秦王府的吧


    ,下一次再算成狄相府的。银子全由我出,狄相夫人的那一份你给周边村民看病时免费赠药也就是了。


    刘永铭说完话的同时,秦王府的一队人马也赶了过来。


    刘永铭没等薛璇玑应答,连忙吩咐让步青云与薛开山让手下进来搬货。


    府卫们搬货帮得热闹,刘永铭与步青云及薛开山,则是站在一边干看着。


    那薛开山站在刘永铭的身边,轻声问道“六爷,这明明是您让我们带着人马来的……”


    “嘘……”


    步青云站在刘永铭的另一边,说道“六爷,我……我怎么总觉得您又在憋什么坏水呀?”


    “什么叫憋坏水呀!不是,你怎么也学玥儿那般说话!有你这样的么,我才是爷吧?”


    薛开山轻声问道“六爷,是不是有什么任务呀?”


    “别问,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对了,这个货车我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哪里来的?不像是王府里的呀?”


    步青云应道“是内务府的车子。”


    “内务府?”


    “王府里的货运马车都让叶先生弄去运粮食了,还从罗掌柜那里借了一些呢。我刚刚还在对此事发愁,丁总管就送来了两车的货。”


    刘永铭疑问道“内务府给我送的什么货呀?我如何不知?”


    薛开山笑道“六爷,您可真是不拿银子当钱使了!您可是王爷呀!”


    “那又如何?”


    “王爷也是有俸禄的呀!”


    刘永铭想了想,问道“俸禄?你说的是食邑呀?就那十户不知道去哪找的丁口?”


    “不是!”薛开山笑道,“您这个秦王是今年封的,今年上半年的俸禄您得到中秋以后才能拿得到。丁总管送过来的是您以前还在当清水王的时候的俸禄!”


    刘永铭此时才想了起来“哦!去年的食邑呀!清水


    那边过来的粮食?”


    “不是。直接从内务府库里调播的,朝廷那里的账谁知道怎么一回事呢?”


    “不是,你怎么比我还清楚这事呀?”


    “出发之前刚刚叶先生与姚先生与我说的,呵呵。”


    薛开山傻笑了几声。


    刘永铭问道“他们说什么了?”


    薛开山笑道“说是皇上……皇上拿三车碳就将您给打发了。”


    “碳?”


    “是呀,除了一些粮食,就是一些碳。说是去年灾寒时多烧出来的。内务府那里当成俸禄给下发了。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有点潮了!”


    刘永铭叹道“父皇就这么一个人,哪里真能让我得到什么便宜。行了,走吧。”


    “去哪?货还没装完呢?”


    “一起帮忙干活呀!”


    刘永铭叫嚷着赶着步青云、薛开山上前。


    众人及府卫一起将那些药材搬上了车去以后,刘永铭便在园子外等着薛璇玑。


    之所以要等她是因为他不知道这里面的药都是些什么,都应该怎么分发,分多少。


    而薛璇玑的园子里还有一些病患没处理完。


    众人在等了好近一两个小时之后,那薛璇玑才把剩下的病患看完,而后才一起去了南城外。


    …………………………


    刘永铭已经有许多日子没有来到南城外了。


    上一次去南城外,还是与太子一起去的卫戍军大营的时候路过那里。


    他们当时走的是官道,自然是看不到那些被水淹的田地的。


    因为被水淹的田地是在长安城东南角,也就是曲江池的附近。


    刘永铭到达那里所看到的情形与姚瑞甫汇报的一模一样。


    田地里该排的水也都已经排得差不多了,隔开池水的坝也都已经拢到了合适的高度。


    姚瑞甫是建议刘永铭把灌溉渠也一起修了,


    刘永铭当场就同意了。


    同意归同意,但相关的建筑物料却得一车车往运过来。


    趁着物料还没有来齐,那些流民、村民们借着这个空档,将土坝该夯实地劲量夯实一些。


    现在只要物料到得差不多了,水渠就可以开始修了。


    只不过修水渠时就用不到府卫了,全让流民与乡民来做就成,这样也能达到以工代赈的目的。


    这也是刘永铭与姚瑞甫他们说好了的。


    他们二人都觉得,也该开始正规的军事训练了,省得将来在战场上不知所措。


    刘永铭一行人在来到南城以后,在一个工坊边上就停了下来。


    因为那个工坊也是刘永铭的产业。


    里头生产的是瓷器胚,不远处即有一个窑口。


    最近一段时间,姚瑞甫分发粮食,即是在这个工坊门前发的。


    一些没被派到活的流民看到王府的车队又来了,连忙围了上来询问是否有活要做,这样他们也能赚取点粮食虎口。


    刘永铭告诉他们,他现在不管收工匠,而是给流民们分发一些药材。


    刘永铭这么一说,流民们却是为难了起来。


    药是要熬煮的,他们别说是药罐了,甚至连个固定的住所都没有。


    刘永铭正为难之际,那薛璇玑却是笑了起来。


    原来那薛璇玑一早就明白了流民的困境,她发的那些药就不是用来煮的。


    中医中药可不全都是草药,还有一部份的中成丸剂、散剂等等。


    薛璇玑带来的这里药共分为三大种。


    一种是丸剂,那是用来治温病用的,每人发一纸包,每一纸包里有十五丸。


    第二种是散剂,是用来冲泡用的,只要有开水就可以泡来喝。


    此时正值春夏之交,即是流感的多发期,所以薛璇玑准备的这个散剂就是用来治流感的。


    第三种是外


    用药。


    说是药,其实就是驱虫剂,用来给人洗身子用的。每人只能领一包。


    为了不让人误食,包这三种药的纸上都写着一、二、三的字样。


    薛璇玑的安排十分到位,这让刘永铭十分满意。


    刘永铭看着薛璇玑为那些妇孺分发药物时所体现出来的爱心,让刘永铭生起了一阵阵的暖意。


    正当刘永铭盯着那薛璇玑看的时候,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女孩来到了薛璇玑的面前。


    她伸着稚嫩的双手,将手掌捧在一起,高高得举着。


    薛璇玑看了看左右,却发现这小女孩好似没有大人陪同。


    薛璇玑关心地问道“你家里几口人?如何你自己来了?家里大人呢?若是拿给你,你半路上玩来玩去,可能就会掉没了。”


    小女孩委屈着眼说道“爹爹把最后的饼给我和我娘吃,然后饿死了。我娘病了,起不来……他们说你们这里正在分药,我想拿回去我娘吃,吃了她就会好了。”


    薛璇玑连忙问道“你娘病倒了?她得了什么病?”


    “我、我不知道。只想着有药可以吃,她应该就会好的。”


    薛璇玑看着这楚楚可怜的小女孩说道“药可是不能乱吃的,每一个来领药的我都会跟他们说怎么用,你……”


    薛璇玑越看那小女孩越是不放心。


    她侧转过头的同时,看到刘永铭正看着自己。


    薛璇玑说道“你帮我先分发着,我跟她去看看。”


    刘永铭笑道“总得带上药箱吧?要不然去了也没用呀!”


    薛璇玑觉得也对,于是对薛开山说道“哥,带上药箱跟我走!”


    正要维护次序的薛开山应了一声。


    那刘永铭却是轻笑道“还是让我来背药箱吧,反正我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薛开山与步青云都比我有用得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