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43章 夏至

作者:吾乃天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饭吃到了一半时。


    就有人立刻送来了紧急情报。


    公孙度出兵来东莱了。


    太史慈一口饭还没吃完,就只能急匆匆的往齐国赶回去。


    潘凤是准备让太史慈从他手下点两个将领,一起带回去,打算给他分担一点儿压力。


    不过,被太史慈给拒绝了。


    太史慈还是有着那么一点儿……


    一点儿顽固的自尊。


    他就想要自己带人去将入侵者给解决掉。


    其实,潘凤也需要休息了。


    就算是他不累。


    但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也累了。


    这已经连续打了两年仗,下面的将士都已经非常疲惫。


    当然。


    在这种连番战争的情况之下,后方的支持非常重要。


    荀攸原本给他制定的五年计划,但他一直就没消停过。


    这几天各地正在换防。


    北方的士兵要调动去南方,南方的士兵要调动去北方。


    这样做的原因,是可以让那些将领无法在军中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当然,这也可能会有一点儿坏处。


    就是下面的将士和上面的统帅,相互之间都不那么熟悉。


    可能才稍微培养出了一点儿默契,接着就被调动走了。


    尽管如此。


    潘凤觉得还是要将这将士都调动一下比较好。


    风国的士兵都比较精锐,只要到了地方,上阵就能够打仗,并不需要和领军的统帅培养什么默契。


    只要能打仗就行了。


    潘凤自己本来就是将领出身,他当然也知道,最终那些能够造反的人,都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豪强。


    在这方面。


    潘凤就实行了两个政策,一个则是将兵权和政权相互分离。


    以前十八路诸侯聚集时,每一路诸侯几乎都是郡守,郡守完全成为了皇帝。


    潘凤将兵权和政权给分离之后,这也就让郡守失去了做土皇帝的资格。


    尽管如此。


    潘凤觉得还是不放心。


    接着,就启动了换防制度。


    每两年南北驻防的军队就调换一次。


    接着,每两年还要补充一波新兵。


    让将领就只是将领,士兵就只是士兵。


    没有那个将领,能够将下面的士兵给变成自己麾下的家兵。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家兵还是非常常见的。


    曹操的麾下一开始就是非常典型的家兵,东吴也几乎是很类似。


    一开始自己手里有点儿兵之后,接着从各个地方招揽一些人加入。


    相互之间更加像是一种合伙制,相互之间也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上下级,只是单纯的合伙人而已。


    为此。


    曹操也对军队进行了很多次的改革。


    在多次的改革之下,很多事情也难以改过来。


    潘凤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严格之上来说。


    他并没有合伙人,除了杨凤。


    杨凤最开始是带着军队加入他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潘凤一手培养出来的。


    在来回经过了好几轮的更换之后。


    军队之中就已经完全分离,兵是兵,将是将,所有人都只听潘凤一人的命令。


    潘凤这也算是在防范于未然啊。


    就算是有太史慈这样的好兄弟。


    潘凤不能完全将给收为将领,那就放出去自己当家做主。


    害怕兄弟过得不好。


    又害怕兄弟称王称霸,把自己给当做了陪衬。


    “哈……”潘凤打了一个哈欠,“累了。”


    “睡吧!”


    ……


    睁开眼睛,再闭上眼睛,当又睁开的时候。


    风一吹。


    春花谢了。


    灿烂的繁花锦簇。


    又是一年夏天到了。


    潘凤感觉到他好像一觉睡了几个月。


    吃了睡,睡了吃。


    期间糜夫人的儿子出生了。


    潘凤给其取名叫潘蠡。


    这个名字的意思也非常明显,就是脱胎于商圣范蠡。


    “最近黄河可有决堤否?”最近汛期到了,最害怕的就是黄河水泛滥。


    现在,就是粮食生长最为关键的时候。


    眼看着就要丰收了,要是让洪水一浇灌,一年的辛苦就全部白费。


    潘凤也让人盯着洪旭的讯息,他准备了一支军队和一队工人。


    只要任何地方出现了洪水,立刻就让人赶过去,就算是用尸体,也必须把洪水流出来地方给堵住。


    “咳咳。”潘凤微微咳嗽着。


    他往外看出去。


    天上下起了大雨,


    “又下雨了。”


    “这雨怎么还越来越大了。”


    潘凤这段时间也在看曹操是怎么治水的。


    曹操似乎正在挖通漕渠。


    这漕渠挖出来之后,不仅能够运送粮食,还能有储存水能力。


    但是潘凤没法挖漕渠啊。


    他要挖漕渠往哪里挖啊?


    曹操能够引水入许昌,是因为许昌周围就有小河,以前的小河的储水量不大,但是将小河给挖成了一条大漕渠就很方便。


    风城周围什么都没有,总不能硬挖吧。


    现在就算是硬挖也根本就来不及了,曹操是早就已经有所准备的。


    这个时候潘凤现挖也根本就来不及了。


    屎涨了想起来挖茅厕。


    肯定是来不及了。


    而且,去硬学的话,就有那么一点儿东施效颦……


    在这种情况之下。


    潘凤唯一的选择只能用人命去填。


    但他也正在找那些能够治水的人才。


    他听说个叫刘馥的人,很擅长治水,不过……


    但是,这个人被刘惠给扣下了。


    因为,江淮一带也非常需要一个人来治水。


    江淮肯定是不愿意放手,因为,江淮一带的水患也是非常严重。


    种粮食必须在有水的地方才能种得好。


    而有水的地方,必然就会有水患。


    这就是一个抉择,要么你去远离水源的地方,远离水源地方粮食产量不高,无法取水灌溉,有旱灾风险。


    旱灾并不一定来,粮食肯定会减少。


    水患必定是每一年都会准时来,可粮食一旦收获定然就丰收。


    风险与危机就时刻并存着。


    潘凤嘴角微微动了动,叫道:“崔林德儒(崔林表字)。”


    “你帮我记着。”


    “明年得挖漕渠。”


    “这个漕渠还是得挖啊……”


    “现在,风城也基本上没什么建设需求了吧!”


    “空置下来的人工,正好就用去挖漕渠。”


    崔林小声的说道:“丞相!人工一直就没富裕过。”


    “而且,风城还在不断扩大。”


    “除了主城以外,周围已经有好几个坊市在修建了。”


    潘凤眉角微微一动,“哦,是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