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8章 考试

作者:帝国大反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海州,临漳县。


    城东的一座私塾外,一大早就聚集了许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的流民。


    张云川自从在隆兴府那边解救了一批流民女子,并且有意的宣传自己将会护佑光州节度府逃过来的流民后。


    现在各地的流民源源不断地涌入到了海州境内,想要投奔他。


    张云川对这些投奔而来的流民那是来者不拒。


    他积极派人对他们进行安置,同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利用大量的人力,以改善海州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节度府知晓了大量流民涌入海州后,也并未阻止。


    当初张云川也是给节度使写了奏报的。


    与其让这些流民流散在各州县,落草为寇,不如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有效的管束。


    一旦他们要是作乱的话,集中在一起,也好镇压。


    而不像现在这般,流散各处,一旦作乱,让官兵疲于奔命。


    从光州节度府逃过来的流民中,不乏一些读书人。


    张云川特意的张贴了布告,决定在海州擢拔一批有才干的人,有识之士皆可报名,择优录取。


    张云川没有像东南节度府那般采取的推举制。


    而是决定恢复大周朝廷采取考试选拔人才的法子。


    今日是考试的日子,所以许多流民中的有识之士以及看热闹的人,都涌到了私塾外。


    因为张都督选拔人才的考试,就是在这一座私塾内举行。


    考试还没开始,私塾外的街巷就挤满了人,既有流民,也有海州当地的读书人。


    “别挤,别挤!”


    “一个个排队进去!”


    私塾的门口,持刀配甲的军士在厉声的呵斥着,阻止往前拥挤的人。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但凡识文断字的人,都不愿意被拒之门外。


    虽然军士在呵斥,可他们依然在往前涌,担心自己无法进入考试。


    “他娘的!”


    “耳朵聋啦!”


    “谁要是再往前挤,那就不用进去了!”


    面对乱糟糟的场面,维持秩序的军士额头冒汗,愤怒地咆哮了起来。


    萧正明费了好大的力气,这才得以进入私塾内部。


    杨青扫了一眼东张西望的萧正明,提醒道:“自己寻一个位子坐下!”


    “不要东张西望了。”


    “哎!”


    萧正明点了点头,旋即寻了一个位子坐下了。


    在外边的院子里,不少军士正在忙碌着搬运桌椅板凳,添加座位。


    毕竟这一次涌来考试的人太多了,以至于他们各方面准备有些不足。


    他们也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参加选拔考试。


    这一次负责监考的除了校尉宋田、书吏杨青等人外,还有参军王凌云。


    “参军大人!”


    王凌云抵达后,忙得脚不沾地的校尉宋田和书吏杨青当即迎了上去。


    王凌云扫了一眼满满当当的私塾,开口问:“都准备妥当了吗?”


    杨青额头冒汗地回答:“回参军大人的话,座位和笔墨纸砚准备的有些不足。”


    “现在放进来的就有三百五十一人,外边还有很多进不来,我们也没预料到有这么多人。”


    杨青请示问:“能否让一部分人先在旁边的院子去等候,待第一批人考完后,再让他们出来考?”


    王凌云点了点头:“那就依你所言,分批考试,让没有进来的也别挤了,让他们在旁边的院子去等候。”


    “是!”


    在主考官王凌云等人的安排下,混乱喧嚣的场面这才得以安静下来。


    杨青这位副考官深吸了一口气,迈步走到了众考生跟前。


    “诸位,静一静!”


    杨青面容冷峻,窃窃私语的私塾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杨青。


    杨青扫了一眼众人道:“这一次是我左骑军都督张大人想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在我左骑军各处任职!”


    “你们既然来参加,那就要遵守考试的规矩。”


    杨青顿了顿道:“第一、答卷的时候不要交头接耳,窥伺抄袭他人的答卷,一旦发现,立即逐出,永不录用!”


    “第二、答卷的时间为一个时辰,时辰到了后,无论是否答卷完毕,都要停止答卷。”


    “第三、......”


    杨青宣布了严格的考试规矩,众人都是神情凛然。


    萧正明这位考生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也对考试充满了期待。


    他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学富五车,可也饱读诗书。


    只要考试公平公正,那自己必定有很大的机会被录用的。


    一旦被左骑军录用任职,那自己再也不用四处流浪讨饭了。


    这是改变他命运的机会!


    “好了,现在分发笔墨纸砚!”


    杨青讲了一番规矩后,这才摆了摆手,让人分发东西。


    很快,萧正明也拿到了笔墨纸砚。


    在试卷上,早已经写好了题目。


    仅仅只有五道题目,皆是策问。


    这一道题目是如今富者良田千顷,贫者无立锥之地,采取何种办法可以所有人都能有饭吃,有土地可以耕种?


    这样的题目看似简单,可这却是很考验人的水平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