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95章 亲自吊唁!

作者:白色孤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光州节度府,平城。


    满城素缟,空气中弥漫着沉重悲痛的气氛。


    节度府府衙内外站满了光州节度府的达官显贵,他们的目光都投向了一名面容俊朗的青年。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镇南大将军张云川。


    张云川在军情副使李泽、平北统帅部监军使庞彪的陪同下,神情严肃地走向了灵堂。


    看着张云川如此的年轻,站在小院、走廊各处的达官显贵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了起来。


    “这张大郎怎么来了?”


    “这朝廷可刚下旨要各路兵马讨伐他,他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慌乱。”


    “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的年轻。”


    “这张大郎还挺讲义气的。”


    “他与咱们光州结盟,现在节度使大人殡天,他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竟然亲自来吊唁,着实是让人钦佩。”


    “我们光州有他这样的盟友,乃是我们光州之幸事。”


    “......”


    张云川身为镇南大将军府的话事人,割据一方,手握重兵,那可是声名远扬的人物。


    可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他。


    现在张云川出现在了平城,着实是让光州节度府的这些达官显贵们颇为吃惊。


    毕竟像张大郎这般的人物,一般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那是不会轻易去别人的地界的。


    哪怕是盟友的地盘,也不会轻易去,以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可张大郎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到了他们光州的地界,这着实是让人意外和惊喜。


    原本因为节度使宋战的去世而人心惶惶的达官显贵们,此刻心里莫名的安定了不少。


    这张大郎并没有落井下石。


    反而是亲自过来吊唁,这让他们对张云川这位盟友多了不少的好感。


    相对于这些达官显贵而言。


    跪在灵堂内的宋腾等一众宋家之人,内心里更是感动不已。


    特别是宋腾,他也没想到张云川这位大将军会亲自过来吊唁。


    他们光州节度府如今摇摇欲坠,他又刚上位,正是脆弱的时候。


    张云川这位盟友亲自过来,无疑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至少说明,这位盟友还是站他们这边的,对他们宋家是支持的。


    自己的爹刚去世。


    外边又群狼环伺。


    他正担心自己压不住场面呢。


    这有了张云川这位外援。


    纵使内部有人对他不满,估计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面对张云川这无形的支持,宋腾的内心是充满感激的。


    张云川迈步进入灵堂后,当即就有人给他们三人递上了香。


    张云川、庞彪和李泽三人向摆放在灵堂内的原节度使宋战鞠躬上香,充满了尊重。m.


    宋腾等一众亲眷在张云川他们上完香后,则是跪下磕头感谢。


    张云川则是弯腰将宋腾搀扶了起来。


    张云川语气诚恳地安慰说:“宋兄,节哀顺变。”


    宋腾的眼圈通红,面容憔悴。


    “张大将军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张大将军恕罪......”


    “宋兄不必如此。”


    “我们镇南大将军府与你们光州节度府乃是盟友,我作为晚辈,理应前来送一送老节度使大人。”


    张云川拍了拍宋腾的手臂说:“宋老节度使逝世,我也内心悲痛不已。”


    “只是现在局面复杂,外面强敌环伺,光州这么多黎庶需要宋兄给他们遮风挡雨。”


    “还请宋兄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将光州的这一摊子事儿担起来。”


    “你我不仅仅是盟友,那更是朋友。”


    张云川对宋腾道:“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我定不会推辞。”


    宋腾感动不已:“多谢张大将军!”


    两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这让宋腾的内心也踏实了许多。


    他感受到了张大将军的真诚。


    “张大将军,你们远道而来,还请先去歇息一番。”


    宋腾对张云川道:“待我叩谢完了宾客,我再设宴为张大将军接风洗尘......”


    “行,你先忙你的。”


    宋腾说着,对梁子墨招了招手。


    梁子墨当即快步走了过来。


    宋腾对梁子墨吩咐说:“你且替我好好招待一番张大将军他们,让他们先安顿住下来。”


    “是!”


    梁子墨对张云川他们做了一个请字。


    “张大将军,你们这边请。”


    张云川告辞了宋腾后,跟着梁子墨走了。


    张云川的身份尊贵。


    所以梁子墨也不敢怠慢。


    张云川他们被单独地安排在了平城内的一座豪华的府邸内。


    这府邸是原节度使宋战的府邸之一,很少过来住。


    如今作为临时安顿招待张云川的地方。


    面对这个安排,张云川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这是一个独立的府邸,地方宽敞,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更为重要的是不受外界的干扰。


    这一次护送张云川来平城的是一千五百名骁骑营的骑兵,领兵的是义子黄浩。


    随张云川进城的有三百名精锐,另外的一千二百名骑兵都临时在城外安营扎寨。


    张云川他们在城内安顿下来后。


    他们派驻光州节度府平城的联络使李成业就亲自向张云川单独进行了情况汇报。


    李成业原是军情司的主事。


    他第一次被派到平城这边来,是带队刺杀复州特使郭永康一行人的。


    当时复州欲要和光州结盟,南下入侵东南节度府。


    后李成业就留在了平城,成为了张云川派驻这边的一名联络使。


    可以说他们镇南大将军府与光州节度府能保持这么好的关系,李成业功不可没。


    毕竟他这个联络使除了搜集情报外,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以镇南大将军府联络使的名义,与光州节度府的高层打交道。


    在他的努力下,光州节度府的不少高层都对镇南大将军充满好感。


    特别是一些光州节度府的高层还和镇南大将军府有生意往来。


    其中一些紧缺物资,镇南大将军府都是给到了这些高层,让他们赚了不少银子。


    现在这些人虽然是光州节度府的人。


    可他们是特别希望和镇南大将军府搞好关系的一群人。


    李成业向张云川禀报说:“此次梁城战事,光州节度府高层死伤了二十余人,仅仅领军的都督就阵亡了好几人。”


    “现如今光州节度府能控制的地方仅剩十个府、四十多个县了。”


    相对于东南节度府对于州府县划分的不均匀而言。


    很多县方圆四五百里,管辖的范围很大。


    光州节度府则是走向了另外的一个极端。


    他们不善于经营地方,导致百姓生活困顿,衣食没有着落。


    所以他们的衙门和军队,成为了解决百姓生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凡是发生灾荒的地方,他们就大量征召当地青壮当兵,以避免百姓造反。


    同时,他们大量的设立府、县等衙门。


    凡是地方宗族、读书人等一些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统统地笼络到衙门里当差,给他们一个正式的身份,以避免他们造反。


    这就导致光州节度府的府县数目众多,很多县管理的地方也就方圆二三十里的。


    可一个县养活的官吏、差役等人,却高达数百人。


    凡是有能力,有权势的都在衙门里当差,活不下去的青壮也都在军中。


    这就导致光州地方虽然穷困,可百姓想造反都没那个能力,只能逃荒。


    “他们的兵马这一次也折损很大,加上驻防各处城镇的,估摸着仅剩下十余万人......”


    李成业是联络使,所以他对光州的情况摸的很详细。


    他这一次工作汇报足足的持续了一整个下午。


    他将方方面面都对张云川进行了汇报,让张云川对光州的整体情况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