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68章 三年为期

作者:白色孤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云川看了一眼黎子君和王凌云。


    “这一次我们衙门权责和官员职务的调整,那是为了顺应局势的变化。”


    “这人常说,穷则思变。”


    “我们这大将军府各衙门的设立,各官员职务的调整也一样,也是需要变化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拥抱变化,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身,以适应变化,才不会被淘汰。”


    “倘若是我们因循守旧,不懂得顺势而变,那只会原地踏步,迟早会被别人给灭了。”


    张云川说到这里,语气停顿了一下。


    “这一次调整,有的衙门权力扩大了,有的衙门权力缩小了。”


    “有的人不再是地方实权知府、知州,而是成为了大将府各衙门的话事人。”


    “这无论是职务还是权力,都有可能产生了一些变化,很有可能不适应。”


    “这一次大调整,不是针对谁,也不是想要削弱打压谁。”


    “这是为了我们大将军府的长远发展,我希望诸位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能够顾全大局......”


    黎子君、王凌云他们虽然依然是内阁参议。


    并且执掌军务部和政务部。


    可是相对于先前,他们的职权大大的削弱了。


    好在他们的心态好,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


    大将军这一次大规模的衙门和官员调整,为了长远,他们能够理解。


    “大将军,这无论怎么调整,我都坚决支持大将军,永远跟大将军走!”


    已经兼任工造司司长的胡平安率先地开口表态。


    黎子君和王凌云也都彼此对视了一眼,紧跟着开口。


    “胡参议说的不错,这一次大调整那都是为了长远发展,我们是坚决支持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纷纷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这让张云川很满意。


    “这调整不是永远的就固定下来了。”


    张云川笑了笑说:“这以后情形可能还会变化。那肯定还要顺势调整的。”


    “我们要有一种自我革新的意识!”


    “这以后遇到新的问题,说不定我们还会裁撤合并,甚至设立新的衙门。”


    “我希望诸位能够明白这一点。”


    众人都是点头。


    现在的调整那都是暂时的,只能说适应现在的局势。


    那以后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张云川安抚了一番众人的情绪后,这才继续下一个议题。


    “那好,咱们接下来说一说地方上官职的调整。”


    张云川对众人道:“以往地方上大小事务都是由知府、知州或者县令一言而决。”


    “我觉得这是有缺陷的。”


    “毕竟一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


    “哪怕他是知府,谁也不能保证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


    “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可是作为地方父母官,这要是犯错误,那就会导致无数百姓受苦受难,影响极大!”


    张云川笑了笑说:“倘若是能多几个人一起商讨,那做出的决定就能极大地避免这样问题的发生。”


    “所以我们大将军府要有内阁会议,那地方州府和县里,也可以成立会议嘛。”


    “有什么事儿,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群策群力,那就容易的多。”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张云川喝了一口茶水。


    他继续道:“所以我们各州府县也应当学内阁一样,遇到什么事儿,众人举手表决。”


    黎子君问:“大将军,那地方州府和县里谁能参与这样的表决呢?”


    众人也都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张云川,等待他的决定。


    张云川沉吟后道:“各州府的知州或者知府。”


    “廉政分司的司长。”


    “刑部司分司司长。”


    “守备营的校尉。”


    “吏部司分司的司长。”


    “他们五人可以组成一个府议小会,遇到突发大事的时候,众议而决。”


    张云川说到这里,继续道:“当然了,要是他们五人无法做出决定,还可以召开扩大会议嘛。”


    “比如某一州府的左右参政、守备营都尉、州府的教谕等人都可以参会......”


    众人都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挺好。


    这五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独立衙门,能够互相的监督牵制,避免出现一言堂。


    “当然了,无论是内阁会议,还是地方的府议,亦或者县议。”


    张云川强调说:“无论做什么事儿,那都要依律而行,一切以百姓为重。”


    张云川有意将内阁会议的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州府县以及各衙门去。


    要各州府县和各衙门的官吏,不仅仅有外部监督,也有内部监督。


    无论什么事儿都一律而行,长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定能营造出一个良性循环。


    张云川继续道:“除了在州府和县成立不同级别的会议小组,各衙门也要成立,各军也要成立。”


    “他们都将受到律法司的监督。”


    ......


    会议持续到下午的时候,众人已经表决通过了十多项议题。


    其中包括官员各个级别的薪俸,在现有的基础上,一律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


    仅仅是最低级别的九品干事,每月的薪俸也将达到六两银子的高度。


    张云川之所以大幅提高官吏的薪俸,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么高的薪俸,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可以安心地去办差。


    同时官员的薪俸高了,同时各方面的监督也到位了,就能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这个位子。


    一旦失去了这个位子,那什么都没了。


    所以他们收受贿赂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权衡一番利弊了。


    还有一个就是官员以后都是大规模的考试选拔,势必都是精通文墨的读书人。


    学而优则仕。


    读书能当官,当官的待遇好。


    百姓肯定会羡慕。


    那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读书。


    这就能够带动一大片人去读书,从而整体提高百姓的知识文化水平。


    除了提高官员的薪俸外,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也都提出了要求。


    会议一致通过了官员的任职期限。


    所有官员在同一职位上的任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三年为期,吏部司会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考核优等的会晋升到别处。


    考核中等的平调到别处。


    考核为差的则是降职调往别处。


    每一个衙门的副职要升任的话,也不能在原衙门升任,要升任到别处去。


    内阁参议的职务同样是三年为期。


    到了年限后,将不再拥有参议的身份。


    届时由大将军张云川提名新的内阁参议。


    原内阁参议则是另有任用,或者告老还乡,亦或者再次被提名为参议。


    张云川此举,就是想要打破官员长期把持一地、一衙门的弊端。


    高层不断轮换,也能腾出一些位子。


    源源不断补充进新鲜血液,将一些优秀又有才干的人提上来。张云川看了一眼黎子君和王凌云。


    “这一次我们衙门权责和官员职务的调整,那是为了顺应局势的变化。”


    “这人常说,穷则思变。”


    “我们这大将军府各衙门的设立,各官员职务的调整也一样,也是需要变化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拥抱变化,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身,以适应变化,才不会被淘汰。”


    “倘若是我们因循守旧,不懂得顺势而变,那只会原地踏步,迟早会被别人给灭了。”


    张云川说到这里,语气停顿了一下。


    “这一次调整,有的衙门权力扩大了,有的衙门权力缩小了。”


    “有的人不再是地方实权知府、知州,而是成为了大将府各衙门的话事人。”


    “这无论是职务还是权力,都有可能产生了一些变化,很有可能不适应。”


    “这一次大调整,不是针对谁,也不是想要削弱打压谁。”


    “这是为了我们大将军府的长远发展,我希望诸位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能够顾全大局......”


    黎子君、王凌云他们虽然依然是内阁参议。


    并且执掌军务部和政务部。


    可是相对于先前,他们的职权大大的削弱了。


    好在他们的心态好,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


    大将军这一次大规模的衙门和官员调整,为了长远,他们能够理解。


    “大将军,这无论怎么调整,我都坚决支持大将军,永远跟大将军走!”


    已经兼任工造司司长的胡平安率先地开口表态。


    黎子君和王凌云也都彼此对视了一眼,紧跟着开口。


    “胡参议说的不错,这一次大调整那都是为了长远发展,我们是坚决支持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纷纷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这让张云川很满意。


    “这调整不是永远的就固定下来了。”


    张云川笑了笑说:“这以后情形可能还会变化。那肯定还要顺势调整的。”


    “我们要有一种自我革新的意识!”


    “这以后遇到新的问题,说不定我们还会裁撤合并,甚至设立新的衙门。”


    “我希望诸位能够明白这一点。”


    众人都是点头。


    现在的调整那都是暂时的,只能说适应现在的局势。


    那以后怎么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张云川安抚了一番众人的情绪后,这才继续下一个议题。


    “那好,咱们接下来说一说地方上官职的调整。”


    张云川对众人道:“以往地方上大小事务都是由知府、知州或者县令一言而决。”


    “我觉得这是有缺陷的。”


    “毕竟一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


    “哪怕他是知府,谁也不能保证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


    “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一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可是作为地方父母官,这要是犯错误,那就会导致无数百姓受苦受难,影响极大!”


    张云川笑了笑说:“倘若是能多几个人一起商讨,那做出的决定就能极大地避免这样问题的发生。”


    “所以我们大将军府要有内阁会议,那地方州府和县里,也可以成立会议嘛。”


    “有什么事儿,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群策群力,那就容易的多。”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张云川喝了一口茶水。


    他继续道:“所以我们各州府县也应当学内阁一样,遇到什么事儿,众人举手表决。”


    黎子君问:“大将军,那地方州府和县里谁能参与这样的表决呢?”


    众人也都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张云川,等待他的决定。


    张云川沉吟后道:“各州府的知州或者知府。”


    “廉政分司的司长。”


    “刑部司分司司长。”


    “守备营的校尉。”


    “吏部司分司的司长。”


    “他们五人可以组成一个府议小会,遇到突发大事的时候,众议而决。”


    张云川说到这里,继续道:“当然了,要是他们五人无法做出决定,还可以召开扩大会议嘛。”


    “比如某一州府的左右参政、守备营都尉、州府的教谕等人都可以参会......”


    众人都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挺好。


    这五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独立衙门,能够互相的监督牵制,避免出现一言堂。


    “当然了,无论是内阁会议,还是地方的府议,亦或者县议。”


    张云川强调说:“无论做什么事儿,那都要依律而行,一切以百姓为重。”


    张云川有意将内阁会议的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州府县以及各衙门去。


    要各州府县和各衙门的官吏,不仅仅有外部监督,也有内部监督。


    无论什么事儿都一律而行,长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定能营造出一个良性循环。


    张云川继续道:“除了在州府和县成立不同级别的会议小组,各衙门也要成立,各军也要成立。”


    “他们都将受到律法司的监督。”


    ......


    会议持续到下午的时候,众人已经表决通过了十多项议题。


    其中包括官员各个级别的薪俸,在现有的基础上,一律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


    仅仅是最低级别的九品干事,每月的薪俸也将达到六两银子的高度。


    张云川之所以大幅提高官吏的薪俸,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么高的薪俸,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可以安心地去办差。


    同时官员的薪俸高了,同时各方面的监督也到位了,就能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这个位子。


    一旦失去了这个位子,那什么都没了。


    所以他们收受贿赂的时候,就得掂量掂量,权衡一番利弊了。


    还有一个就是官员以后都是大规模的考试选拔,势必都是精通文墨的读书人。


    学而优则仕。


    读书能当官,当官的待遇好。


    百姓肯定会羡慕。


    那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读书。


    这就能够带动一大片人去读书,从而整体提高百姓的知识文化水平。


    除了提高官员的薪俸外,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也都提出了要求。


    会议一致通过了官员的任职期限。


    所有官员在同一职位上的任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三年为期,吏部司会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


    考核优等的会晋升到别处。


    考核中等的平调到别处。


    考核为差的则是降职调往别处。


    每一个衙门的副职要升任的话,也不能在原衙门升任,要升任到别处去。


    内阁参议的职务同样是三年为期。


    到了年限后,将不再拥有参议的身份。


    届时由大将军张云川提名新的内阁参议。


    原内阁参议则是另有任用,或者告老还乡,亦或者再次被提名为参议。


    张云川此举,就是想要打破官员长期把持一地、一衙门的弊端。


    高层不断轮换,也能腾出一些位子。


    源源不断补充进新鲜血液,将一些优秀又有才干的人提上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