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50章 局势堪忧!

作者:白色孤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傍晚时分。


    江永才率领的新军兵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河边,停下了撤退的脚步。


    现在陈长河的右骑军和江永才的行军交替掩护撤退。


    如今右骑军正在后边和追击的左骑军交战呢。


    “怎么不走了!”


    江永才看队伍停了下来,大声的询问。


    片刻后,一名参将策马到了江永才的跟前。


    “都督大人!”


    “过河的桥被人拆了!”


    江永才一怔。


    “我不是提前派人通知地方,让他们派人守卫桥梁吗,怎么还被人拆了??”


    “不知道啊!”


    参军也满脸的倦容,他开口道:“没有看到守桥的人!”


    “走,去看看!”


    得知过河的石桥被拆掉了,江永才的心情很差。


    他在那参将的引领下,抵达了河边。


    此刻天色将暗,除了哗啦啦流淌的河水外,原本宽阔的石桥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桥头的石头墩了。


    “该死!”


    “肯定是左骑军派人干的!”


    他们这一路撤退,不少地方的道路和桥梁都被破坏,江永才对此已经快要麻木了。


    他在骂了几句后,对参将吩咐道:“别愣着了,赶紧去附近的村子寻找渔船,准备搭建浮桥!”


    “是!”


    左骑军派人四处破坏,迟滞他们的撤军步伐,江永才知道咒骂无济于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毕竟江州那边的情况危急。


    倘若是他们不能尽快的回援,一旦江州被攻破,那他们东南节度府就亡了。


    在安排人去搭桥后,江永才又唤来了一名亲信。


    “告诉陈都督,桥梁被拆了,我们估计得耽误一两个时辰才能过河布防!”


    “让他们多抵挡一阵子左骑军,掩护我军架桥!”


    “是!”


    这一条河是东西走向,夏季河水暴涨无法徒涉。


    现在倒好,河水齐腰深。


    实际上徒涉倒也是能够过去的。


    可是如今天寒地冻的,这一旦冒险趟水过河,那将士们非得冻生病不可。


    当然,还有绕路的办法,去找上游水浅的地方过河。


    但是这一来二去,耽误时间。


    毕竟他们一路行军打仗,疲惫不堪了。


    所以江永才只能暂时停下来,准备架桥。


    可是附近村子的渔船已经被先一步赶到的骁骑军给破坏掉了,负责去搜寻船只的军士空手而归。


    面对如此情况,江永才只能命令军士就近砍伐树木,砍伐竹子临时建。


    只是没有了渔船,他们要架桥的难度要大大的增加,耗时也会增多。


    可如今数万大军聚集在这里,还有那么多的粮草,没有桥梁的话,的确是难以过去。


    当江永才亲自坐镇在河边督促搭建过河的桥梁的时候,一名亲信急匆匆地走到了江永才的身边。


    亲信凑到江永才的跟前,低声对他道:“公子,老爷有信送回来。”


    “送信的是老爷身边的王管事。”


    “嗯?”


    江永才一怔后,旋即从坐着的石头上站起了身。


    他爹江万石率部进攻宁阳城,兵败被俘虏,生死不明,他一直很担心自己的老爹。


    现在得知自己的老爹竟然派王管事回来了,还带了信给自己,他很高兴。


    这足以说明,张大郎并没有杀自己的老爹,自己的老爹还活着!


    “人在何处?”


    “在帐篷那边!”


    江永才闻言后,激动地大步朝着帐篷那边而去。


    ......


    东南节度府。


    节度府衙门除了站岗的军士,冷冷清清的。


    卧室内,江万城虚弱地躺在病榻上,面色有些苍白。


    自从得知自己的二弟兵败宁阳府后,他就病倒了。


    只是为了避免造成恐慌,江万城封锁了消息。


    除了几位节度府的高层外,没有人知道江万城如今的身体状况。


    节度府的支度使姜浩言,节度判官邓松、镇南军都督杨威、四方阁阁主曹宇等人坐在椅子上,面色凝重。


    “对于张大郎送过来的这一封劝降信,你们怎么看?”


    江万城扫了一眼坐在自己床榻前的一众高层,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一封劝降信是张云川特意写的,希望江州方面能够放弃抵抗,以避免无谓的死伤。


    当然。


    江州要是放弃抵抗,直接投降的话,张云川也会保证他们这些人的性命不受到伤害。/


    “张大郎太张狂了!”


    四方阁阁主曹宇阴沉着脸道:“这仗还没打完呢,他就一幅胜利者的姿态对我们指手画脚,他算什么东西!”


    “他要打便打好了!”


    “我江州儿郎可不怕他!”


    “纵使我们东南节度府真的败亡,那我也会让他们血流成河,让他们损失惨重!”


    曹宇对江万城道:“节度使大人,我们四方阁将与江州共存亡,与张大郎血战到底!”


    面对坚定主战的曹宇,另外的几个人都没吭声。


    四方阁一向都是干脏活儿的。


    他们曾经数次派人刺杀张大郎,虽然失败了,可彼此也结仇了。


    况且四方阁和军情司暗地里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冲突,死伤也不少。


    一旦他们东南节度府归降,那他们四方阁必定会成为重点清洗对象。


    所以曹宇是不愿意投降的,他是较为坚定的主战派。


    江万城看向另外几个人:“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我恕你们无罪。”


    “节度使大人,这张大郎口口声声的说会确保我们安然无恙,可这口说无凭呀。”


    节度判官邓松缓缓地说:“这古往今来,投降后能善终的,可没几个。”


    “再说了,我们东南节度府那可是朝廷的节度府,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


    “他张大郎只不过是一个镇南大将军而已,凭什么让我们投降他?”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江万城微微点头,又看向了姜浩言。


    “你的意思呢?”


    “节度使大人,我反对投降。”


    姜浩言道:“张大郎在各处大力推行所谓的新政,将各大家族、富户的土地、财货都给全部收缴到他的手里去了。”


    “我们一旦投降的话,到时候人为刀殂,我为鱼肉,那祖祖辈辈积攒的家业怕是都要葬送了。”


    “这到时候我们有何脸面去面见列祖列宗?”


    张云川在各处推行新政,将大家族占据的土地收缴上来,分给那些穷苦百姓耕种。


    这事儿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这是姜浩言等人最不能接受的。


    他们祖祖辈辈积攒的家业田产,凭什么交出去??


    张大郎要是占领了江州,那他们的这些家业也保不住。


    所以他们不愿意投降。


    “张大郎麾下兵强马壮,我们这些天虽然在大肆征召青壮,可效果甚微。”


    “如今我们才仅仅招募了三千多名青壮......”


    从前线逃回来的镇南军都督杨威忧心忡忡地说:“倘若是右骑军和新军不能及时赶回来,这一仗不好打呀。”傍晚时分。


    江永才率领的新军兵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河边,停下了撤退的脚步。


    现在陈长河的右骑军和江永才的行军交替掩护撤退。


    如今右骑军正在后边和追击的左骑军交战呢。


    “怎么不走了!”


    江永才看队伍停了下来,大声的询问。


    片刻后,一名参将策马到了江永才的跟前。


    “都督大人!”


    “过河的桥被人拆了!”


    江永才一怔。


    “我不是提前派人通知地方,让他们派人守卫桥梁吗,怎么还被人拆了??”


    “不知道啊!”


    参军也满脸的倦容,他开口道:“没有看到守桥的人!”


    “走,去看看!”


    得知过河的石桥被拆掉了,江永才的心情很差。


    他在那参将的引领下,抵达了河边。


    此刻天色将暗,除了哗啦啦流淌的河水外,原本宽阔的石桥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桥头的石头墩了。


    “该死!”


    “肯定是左骑军派人干的!”


    他们这一路撤退,不少地方的道路和桥梁都被破坏,江永才对此已经快要麻木了。


    他在骂了几句后,对参将吩咐道:“别愣着了,赶紧去附近的村子寻找渔船,准备搭建浮桥!”


    “是!”


    左骑军派人四处破坏,迟滞他们的撤军步伐,江永才知道咒骂无济于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毕竟江州那边的情况危急。


    倘若是他们不能尽快的回援,一旦江州被攻破,那他们东南节度府就亡了。


    在安排人去搭桥后,江永才又唤来了一名亲信。


    “告诉陈都督,桥梁被拆了,我们估计得耽误一两个时辰才能过河布防!”


    “让他们多抵挡一阵子左骑军,掩护我军架桥!”


    “是!”


    这一条河是东西走向,夏季河水暴涨无法徒涉。


    现在倒好,河水齐腰深。


    实际上徒涉倒也是能够过去的。


    可是如今天寒地冻的,这一旦冒险趟水过河,那将士们非得冻生病不可。


    当然,还有绕路的办法,去找上游水浅的地方过河。


    但是这一来二去,耽误时间。


    毕竟他们一路行军打仗,疲惫不堪了。


    所以江永才只能暂时停下来,准备架桥。


    可是附近村子的渔船已经被先一步赶到的骁骑军给破坏掉了,负责去搜寻船只的军士空手而归。


    面对如此情况,江永才只能命令军士就近砍伐树木,砍伐竹子临时建。


    只是没有了渔船,他们要架桥的难度要大大的增加,耗时也会增多。


    可如今数万大军聚集在这里,还有那么多的粮草,没有桥梁的话,的确是难以过去。


    当江永才亲自坐镇在河边督促搭建过河的桥梁的时候,一名亲信急匆匆地走到了江永才的身边。


    亲信凑到江永才的跟前,低声对他道:“公子,老爷有信送回来。”


    “送信的是老爷身边的王管事。”


    “嗯?”


    江永才一怔后,旋即从坐着的石头上站起了身。


    他爹江万石率部进攻宁阳城,兵败被俘虏,生死不明,他一直很担心自己的老爹。


    现在得知自己的老爹竟然派王管事回来了,还带了信给自己,他很高兴。


    这足以说明,张大郎并没有杀自己的老爹,自己的老爹还活着!


    “人在何处?”


    “在帐篷那边!”


    江永才闻言后,激动地大步朝着帐篷那边而去。


    ......


    东南节度府。


    节度府衙门除了站岗的军士,冷冷清清的。


    卧室内,江万城虚弱地躺在病榻上,面色有些苍白。


    自从得知自己的二弟兵败宁阳府后,他就病倒了。


    只是为了避免造成恐慌,江万城封锁了消息。


    除了几位节度府的高层外,没有人知道江万城如今的身体状况。


    节度府的支度使姜浩言,节度判官邓松、镇南军都督杨威、四方阁阁主曹宇等人坐在椅子上,面色凝重。


    “对于张大郎送过来的这一封劝降信,你们怎么看?”


    江万城扫了一眼坐在自己床榻前的一众高层,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一封劝降信是张云川特意写的,希望江州方面能够放弃抵抗,以避免无谓的死伤。


    当然。


    江州要是放弃抵抗,直接投降的话,张云川也会保证他们这些人的性命不受到伤害。/


    “张大郎太张狂了!”


    四方阁阁主曹宇阴沉着脸道:“这仗还没打完呢,他就一幅胜利者的姿态对我们指手画脚,他算什么东西!”


    “他要打便打好了!”


    “我江州儿郎可不怕他!”


    “纵使我们东南节度府真的败亡,那我也会让他们血流成河,让他们损失惨重!”


    曹宇对江万城道:“节度使大人,我们四方阁将与江州共存亡,与张大郎血战到底!”


    面对坚定主战的曹宇,另外的几个人都没吭声。


    四方阁一向都是干脏活儿的。


    他们曾经数次派人刺杀张大郎,虽然失败了,可彼此也结仇了。


    况且四方阁和军情司暗地里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冲突,死伤也不少。


    一旦他们东南节度府归降,那他们四方阁必定会成为重点清洗对象。


    所以曹宇是不愿意投降的,他是较为坚定的主战派。


    江万城看向另外几个人:“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我恕你们无罪。”


    “节度使大人,这张大郎口口声声的说会确保我们安然无恙,可这口说无凭呀。”


    节度判官邓松缓缓地说:“这古往今来,投降后能善终的,可没几个。”


    “再说了,我们东南节度府那可是朝廷的节度府,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


    “他张大郎只不过是一个镇南大将军而已,凭什么让我们投降他?”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江万城微微点头,又看向了姜浩言。


    “你的意思呢?”


    “节度使大人,我反对投降。”


    姜浩言道:“张大郎在各处大力推行所谓的新政,将各大家族、富户的土地、财货都给全部收缴到他的手里去了。”


    “我们一旦投降的话,到时候人为刀殂,我为鱼肉,那祖祖辈辈积攒的家业怕是都要葬送了。”


    “这到时候我们有何脸面去面见列祖列宗?”


    张云川在各处推行新政,将大家族占据的土地收缴上来,分给那些穷苦百姓耕种。


    这事儿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这是姜浩言等人最不能接受的。


    他们祖祖辈辈积攒的家业田产,凭什么交出去??


    张大郎要是占领了江州,那他们的这些家业也保不住。


    所以他们不愿意投降。


    “张大郎麾下兵强马壮,我们这些天虽然在大肆征召青壮,可效果甚微。”


    “如今我们才仅仅招募了三千多名青壮......”


    从前线逃回来的镇南军都督杨威忧心忡忡地说:“倘若是右骑军和新军不能及时赶回来,这一仗不好打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