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93章 对比!

作者:白色孤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凌云这位战时统帅部的军务总管向张云川介绍了北边光州节度府的敌情后。


    随后他又介绍了他们这一次的主要对手,东南节度府各军的相关情况。


    “海州的林大人派人上报了海州的相关情况。”


    王凌云看了一眼张云川后说道:“林大人说鉴于海州方面的敌情严重,守军不足。”


    “他决定放弃各县的守卫,集中主兵力扼守海州城,他已经下令各县百姓就地疏散。”


    “临漳县、鱼城和福安县等地的衙门也撤出了县城,向乡下转移隐蔽。”


    “黑旗学堂、军武学堂、海州书院、军械制造总署等一大批重要的机构均已经撤进海州城。”


    “现在海州城有海州守备营两千余人,林大人准备再征召一批团练老兵参战。”


    “林大人说他将率部固守海州城,牵制海州方面的敌人,尽可能地坚持两到三个月,以固守待援......”


    张云川听了海州方面的情报汇报后,点了点头。


    “老林做的没错。”


    “丢车保帅。”


    “果断地放弃一些守不住的城镇,集中兵力扼守主要的海州城,这个办法是对的。”


    “只要海州城在我们的手里,那东南节度府的右骑军等兵马就没有办法放开手脚去攻打蒲江府或者东山府。”


    这年头打仗除了一线将士的奋勇拼杀外,后勤保障同样是很重要。


    海州城在他们的手里,大量的钱财粮食也都在他们的手里。


    那右骑军纵使占领了一些小的城镇,非但无法获得大量的补给,还会分散他们的兵力。


    他们也无法以海州城为跳板,向北进攻蒲江府或者向西进攻东山府。


    海州城在林贤的手中,那就是扎在东南节度府右骑军喉咙里的一根刺。


    右骑军一旦放任不管,那林贤就能够侧击他们的身后,威胁他们的后勤补给线。


    可要是他们围攻海州的话,势必要牵扯大量的兵力。


    纵使围而不攻,同样会牵扯一些兵力,让他们进攻其他方向的兵力不足。


    可以说,林贤这一招以退为进,足以让进攻海州方向的右骑军难受了。


    “派人去海州,告诉老林。”


    “我已经派大熊率领陈州一万左骑军开赴海州增援。”


    “蒲江府的郑忠将率领浦江守备营,驻防蒲江府的黄浩将率领骁骑军一部同时增援海州。”


    “要他在援军抵达前,务必要守住海州城,稳住阵脚!”


    海州可是产盐重地,关乎着他们镇南大将军府的钱袋子,不容有失。


    所以张云川已经发出了命令,要求周边府县的兵马朝着海州方向聚集增援了。


    了解了海州方面的敌情后,张云川主动地询问了解他们正面的敌人情况。


    “现在东南节度府的军队到了何处了?”


    王凌云身为军务总管,一直坐镇在战时统帅部,他对各方面的情况倒是如数家珍。


    “现在由东南节度府兵马使江万石统帅的镇南军、江州军约有五万兵马,已经进入我们宁阳府地界。”


    “他们的前锋是由江州军副将沈少辉率领的三千人马,于今日清晨抵达宁阳城以东的安德镇。”


    “南边的是由清平府镇守使刘壮率领的八千余兵马,也从南边压上来了。”


    “据江州方面军情司传回的消息,节度使江万城已经派出新军开往海州方向。”


    “与此同时,他们还升任了右骑军都督陈长河为大都督,升任刘壮为江州军都督。”


    “现在江州方面已经实行了战时动员,在大量的拉夫拉丁。”


    “江州境内,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尽数要编入军中......”


    张云川听了这话后,淡然一笑。


    他开玩笑道:“看来我这位老岳父对我很不满意啊,这是要竭尽全力想置我于死地呀。”


    众人闻言,都发出了轻笑声。


    虽然东南节度府这一次动静闹得挺大,可他们的心里还真不怕。


    他们有如今的这个体量,有这么大的地盘,那都是一场场的恶仗血战打出来的,可不是别人施舍的。


    “我觉得东南节度府现在纵使将大量的男丁征召入军,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王凌云轻松地说道:“江州军、镇南军、右骑军和新军等部这加起来已经十余万人了。”


    “如今江州、清平府、隆兴府各个城镇的男人几乎都被抽调空了。”


    “纵使现在江万城扩大征召男丁的范围,也征召不到多少人了。”


    “况且这些东拼西凑的人马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也没足够的兵刃甲胄。”


    “他们除了消耗粮食外,对我们的威胁不大。”


    张云川点头,同意王凌云的意见。


    他们镇南大将军府一向实行的都是精兵策略,所以兵力规模并没有无序扩充。


    反观光州节度府、东南节度府等一些势力,却往往采取了较为激进的策略。


    他们不注重军队的自身建设,反而是喜欢大量的征召青壮从军。


    他们试图从数量上的优势,以获得战场的胜利。


    倘若是以往的话,这种策略没有什么毛病。


    毕竟这冷兵器作战,说到底还是两军的近战厮杀,人数多,那肯定有优势。


    人家三个打你一个,你一个人再厉害,那也招架不住。


    可军队的战斗力可又不单单是从人数就可以衡量的。


    军队的战力除了人数优势外,还有兵刃甲胄的数量、地形地势、粮秣辎重、军队内部的组织能力以及士气等多方面的影响。


    只是以往各方势力所属的军队都不是职业军队,他们平日里就维持一支数目不多的常备军而已。


    一旦打仗了,这才临时大量征召青壮入伍参战,将兵力迅速扩充。


    这就导致各个势力除了兵力人数外的其他各个方面情况都差不多。


    当双方都是以大量没有经过训练的青壮参战的时候,这个时候,人数优势就很重要了。


    谁人多,那谁的胜算就大。


    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张云川已经在尽量地维持一支数目庞大的常备军。


    不仅仅给他们管饭,还提供甲胄兵刃,军服、军饷等各个方面的保障。


    这些常备军没事的时候操练,有事的时候打仗,所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战力。


    反观东南节度府的这些军队,虽然因为外部压力,一直没有裁撤,反而是在不断增加规模。


    可大量的扩充,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人员倒是多了,可是后勤各方面的保障跟不上。


    甚至许多军中的将士需要自己准备甲衣,有能力的就准备,没有能力的就只能穿着单衣。


    同时他们也没有像左骑军这般进行较为严格的操练,以提高他们的战力。


    反而是因为只管饭不管军饷,导致军官也不敢对这些军士进行严格的管束。


    毕竟一旦管束的严格了,人家直接撂挑子不干甚至哗变。


    所以东南节度府的军队与张云川麾下的军队有着较为本质的区别。


    张云川麾下的军队已经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变成了常备军。


    东南节度府的军队却还是保持着以往的状态,以少量的常备军为基础,大量的都是随时可能会遣散回家的青壮而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