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2章 爷孙谈心

作者:情绪的面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洪武二十六年,三十的夜晚。


    朱烨人在宫中,今年的宫宴是由他准备,也算是自从继任储君之后,操办的第一场宴会。


    各宫司职都是给足的他面子,所以今年的宴会举办的格外顺利。


    宴会结束的时候,朱烨也已经有了些许醉意。


    微醺的眼神,带着一丝迷离。


    朱烨和朱元璋坐在宫中最高的望塔之上,爷孙俩难得独处,心中感受各有不同。


    朱烨恍惚,自己如今都已经身处大明,度过两个年关了。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都还不知晓自己原来竟然是朱雄英。


    而如今看着自己身上明黄的吉服,顿时心中不禁觉得真是白驹过隙,物是人非。


    谁能想到,如今的自己已经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俯瞰皇城了。


    “时过境迁,转眼间你都已经这么大了。”


    “如今,你也已经是独当一年的男子汉了,可在咱眼中,总觉得你还是个孩子一般。”


    朱元璋的语气中有些感慨。


    看着朱烨站在自己面前,如同自己的大儿子朱标一般。


    “往年,咱与你父亲,也都是在宵分登上这望高楼迎贺新年。”


    “今年,倒换成是你了。”


    朱元璋苍老的笑声有些凄凉,朱烨明白朱元璋这是想念朱标了。


    “爷爷!父亲不是派我来陪你了吗。”


    朱烨上前扶住朱元璋,缓声安慰道。


    朱元璋看着英气风发的朱烨,拍了拍朱烨的肩头。


    看着朱烨和自己儿子像极了的那张脸,朱元璋心中有酸涩又有欣慰。


    “男人,经历了风雨才能成长。”


    “虽然你以前吃了不少的苦,可是跟你未来要面临的一切比起来,那些不过是挠痒痒罢了。”


    “等到明年,你的封任大典操办起来,正式即位太子,咱便打算将朝政都交给你,咱也好躲些清闲。”


    “新年伊始,朝堂上,也该有些动静了。”


    “咱大明开国不过二十余年,文臣武


    将看似泾渭分明,可实际上,都是互有串联。”


    “大孙儿,这些日子,你在朝上也看到了,那些个老家伙们,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那些看上去说活不容的,私底下确实相交甚切。”


    “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你可懂得?”


    朱元璋言辞诚恳的教导这朱烨。


    “如今,咱的那些个老伙计,死的死,老的老,如今能指望住的,也就蓝玉他们几个。”


    “不过好在,你有自己的想法。”


    “郑和承水师之将,他受你一手提拔,想必对你忠贞不二。”


    “如今又有允熥帮你看守枪炮营。”


    “沐家兄弟,也是对你耿耿忠心,咱倒是不担心你在这些方面吃了亏。”


    “如今大明,倒也称得上是太平。”


    “咱如今最为放心不下的,一个是蒙古,一个是高丽。”


    “今年蒙古三军联合,一场恶战是避免不了的。”


    “曹国公世子领兵前往,随然其是个可用之才,但你也不能放任他手中把持兵权。”


    等到日后你登上皇位,就要将咱用得这些老将们,架空了,培养你自己的信任之人。


    “六部如今,现在虽然对于你交好,可也像是咱说过的那般,你现在可以用他们这些听话的人。”


    “可一旦你掌握了实权,这些人,就没了用处。”


    “听话的人,固然乖顺,可同样,听谁的话,都是听。”


    “咱说的这些,你可明白?”


    朱元璋眼中的深意悠长。


    他这些话是教导,是提点,是警醒。


    见朱烨默然点头,朱元璋这才欣慰的笑道:“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一点就透,所以这些话,你记住了,咱也不再提了。”


    “还有你那些个远在藩地的皇叔们。”


    “咱虽然敲打了,可能不能压得住他们,还得靠你自己。”


    “你五叔……人已经去了。”


    “你四叔的兵权,如今也不在手中。”


    “剩下的那些个,咱也会限制了他们的联系,


    让他们各自安分守己的呆在自己的封地,断了他们串联的可能。”


    “等到明年开春,这些个成年的皇孙,都要分封出去,让他们离开皇城。”


    “咱能为你做的,便只是如此了。”


    “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了。”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着朱烨:“咱呀,老了……活不了几年了。”


    “能够看到你承任国君,也算是能死得瞑目了。”


    “雄英呀,你可莫要辜负了咱的期待,成吗。”


    朱元璋的话音徒然苍凉了起来,此时的他哪里还有半分国君的威严。


    如今也不过是一副垂垂老人之姿,在托付儿孙自己的期许罢了。


    “爷爷,您定然会长命百岁的。”朱烨生硬哽咽。


    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他何尝不明。


    虽然朱元璋是个严苛甚至算得上冷血之人。


    可是他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大明定国安邦。


    他或许算不上一个好父亲,好爷爷。


    但是他对大明,对百姓的真情实意,丝毫没有掺假。


    此时此刻,朱烨的心中何尝不是动容万分。


    对朱元璋的敬仰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


    “答应爷爷,让大明的辉煌,千秋绵长。”


    放下姿态的朱元璋让朱烨不忍拒绝,也不能拒绝。


    他撩起衣袍,郑重其事的冲着朱元璋跪了下去。


    深深磕了三个头,朱烨盯着朱元璋,义不容辞的,像是在承诺,又似乎是在宣誓一般。


    “爷爷,孙儿定当不负爷爷所望,大明的千秋伟业,孙儿定当发扬光大。”


    朱烨的声音回荡在望高楼的望台之上。


    “好好好,咱没看错你,有你这句话在,咱死而无憾!”


    朱元璋连连叫好。


    将跪在地上的朱烨扶起身来,满眼尽是动容这色。


    有了朱烨的这份承诺,他心中仿佛立了定海神针一般。


    而新春的钟声正在此刻响起,绚烂的烟花炸裂在天空之中。


    此时明亮如白天一般的天空之中,似乎昭示了大明的未来一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