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9章 山火无情(中)

作者:旖旎小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吕士春刚到前农县,肺没给气炸了。


    迎接他的,既不是县委书记李高林,也不是县长马士昌。


    而是常务副县长倪启光。


    一问才知道,李高林和马士昌全都去了古安乡的火灾现场。


    马士昌作为县长,亲临扑火第一线调度指挥,情有可原。


    但李高林,身为县委书记,岗位应该在县委指挥部,而不是一线。


    再者说了,书记和县长一起指挥扑火,并非一加一大于二,一旦意见出现分歧,会严重影响扑火进程。


    搞什么嘛!


    吕士春一肚子火,却不能冲倪启光发泄。


    毕竟,倪启光只是服从者,李高林让他坐镇县里,充当摆设,他只好硬着头皮照做。


    吕士春都没下车,一声令下,车队直奔古安乡。


    一股烧木柴的气味越来越浓。


    远处黑烟四起,笼罩在古安乡上空。


    马士昌得到通知,亲自在设卡处迎接吕士春。


    面对迎上前来的马士昌,吕士春都没握手,冷链质问,“你们的李书记呢?他在哪儿?”


    马士昌陪着笑脸说:“李书记已经去了扑火最前沿指挥和打气。”


    “胡闹!”吕士春实在憋不住,冲着马士昌大声吼道:“赶紧派人把他找回来。灭火有专业的消防人员,他去那么近做什么!万一发生意外,可不是损失一名领导干部的问题了。”


    “是、是。”马士昌对此也颇有微词。


    可他能说什么?


    李高林执意前往,马士昌该说不该说的全说了,人家压根听不进去。


    不仅他本人去了,还带上县新闻媒体的记者们跟随。


    摆明,他不是去一线指挥打气,更像是一场政治做秀。


    吕士春生李高林的气。


    其实,他早就对李高林巴结罗谦一事看不惯。


    李高林为了讨罗谦欢心,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拼命的表现自己,生怕遗漏任何一个机会。


    将露骨的嘴脸,展现到了极致。


    吕士春非常反感李高林还有另一原因。


    那就是李高林眼中只认罗谦一个,甚至连吕士春都不放在眼里。


    这也好理解。


    罗谦是汉林书记,也是洛迁省委副书记,堂堂三把手。


    在洛迁省的政治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抱住这棵大粗腿,前途肯定一片光明。


    当天下午三点左右,厉元朗接到吕士春打来的电话,古安乡森林火灾的明火已经得到完全控制。


    他已指示参与救火的消防队员,务必严防死守,把所有容易引发次生火灾的隐患,彻底消灭干净。


    根据初步计算,过火面积已达五公顷,经济损失尚在统计中。


    只有三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烧伤,没有人员死亡。


    受伤的伤员已经送去医院治疗。


    奇怪的是,三名伤员中,却包含了县委书记李高林。


    那两人都是轻伤,唯有李高林稍微有点严重。


    头发和眉毛都烧没了,胳膊还给烧坏一块皮,肯定会落下疤痕。


    厉元朗十分纳闷,李高林怎么还能受伤?


    他不是应该在后方指挥调度吗?


    电话里说不清楚,再说,现在还不到问这些的时候。


    总之,火势得到控制,没有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厉元朗提着的心,可以放下了。


    他对吕士春亲临扑火一线指挥的行为,深表赞赏。


    吕士春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市长。


    当初汉林市确定市长最终人选时,在副书记陈军和常务副市长吕士春之间做选择,厉元朗支持吕士春,看来支持对了。


    他在与郭启安交流中,厉元朗也提到这一点。


    郭启安感同身受。


    突发这起火灾,郭启安同样悬着心。


    不管过程如何,最终结果是好的。


    一晃,事情过去三天。


    发生在古安乡的森林火灾全部扑灭。


    省委会议上,总结火灾教训的同时,也对参与扑火的人员,给予高度赞赏。


    省委有意,对这些人进行表彰。


    会上,罗谦发言,他对省委做出表彰的想法,举双手拥护。


    并且强调,“同志们,谈到表彰,我要提一个人,那就是前农县委书记李高林同志。”


    “我这里有段视频,请大家先看一看,之后,我再继续发言。”


    他的话音落下,会场的工作人员立刻布置。


    拉上幕布和窗帘,通过投影仪,很快屏幕上出现几个人灭


    火的场面。


    只见李高林和其他消防队员一道,用风力灭火机,对准着火点进行灭火。


    着重捕捉李高林的扑火镜头,全方位、无死角的把他扑火行为,一一记录下来。


    时间不长,也就三分多钟。


    播放完毕,罗谦声情并茂的发出感慨,“李高林同志表现勇敢,身先士卒冲在最危险的火灾前沿,还在救火过程中受了伤。”


    “所以汉林市委认为,应该给予李高林同志最高表彰,并把他的事迹向全省推广。”


    “另外,汉林市委经过研究,拟向省委推荐李高林同志,增设汉林市为常委。”


    说完这些,罗谦特意看了看郭启安,说道:“郭书记,关于推荐李高林担任汉林市为常委的建议,能否也在这次会议上做拍板决定?”


    汉林市目前缺少一名市委常委,需要补齐。


    但仅此就让李高林担任,其他常委们交头接耳,马上就有人表示了不同意见。


    首当其冲的便是宣传部长雷国杰。


    他反对的意见有两条。


    第一条,以目前前农县的情况,不足以县委书记兼任市委常委。


    第二条,李高林亲自在一线救火,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国家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下了很大工夫。


    个人闪失,也是国家损失,得不偿失。


    统战部长赖士臣接着雷国杰的话题,谈了他的想法。


    “雷部长的话有道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着火期间,李高林的岗位应该在指挥部,而不是火灾第一线。”


    “县委书记去火灾现场参与灭火,还要消防队员干什么?由于古安乡的火势不太大,本县的消防力量足以应付过来。”


    “在人手不短缺的前提下,李高林灭火,还有人近距离拍摄视频,难道是巧合吗?”


    简来意插言说:“赖部长言之有理。我不理解,李高林救火,怎么还有人拍摄视频。”


    “要知道,着火点附近烤的厉害,别说凑近,就是离着十来米,都能感受到炙烤和极不舒服,加之浓烟弥漫,都能把人的眼泪呛出来,还有生命危险,容易让人窒息,甚至死亡。”


    “综合我的观点,我觉得李高林有作秀嫌疑。请大家继续各抒己见,我的话讲完了。”


    短短几句话,让在场的人交头接耳起来。


    紧接着,组织部长郑令文、政法委书记乔新奇和省委秘书长战世学纷纷发言表态。


    除了乔新奇之外,其余几个口径一致,都对罗谦的推荐。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对。


    理由大同小异,认为李高林还缺点火候,应从长计议。


    这下,罗谦有点挂不住脸。


    提拔李高林进入常委会,使他多了个帮手。


    何况,李高林一向表现出色,尤其对自己,无比忠诚。


    他早有这方面打算,事先也跟郭启安通了气。


    想必有郭启安的支持,李高林圆梦,他增添助力,两全其美。


    谁知,几个人发言,只有乔新奇一人支持,其余都反对。


    几乎一边倒的形势,让罗谦倍感受挫。


    不由得将目光望向郭启安,心想,“你这条老狐狸该表态了。别人的意见不重要,关键看你郭启安怎么说?”


    对于罗谦投来的祈求目光,郭启安岂能看不出来。


    他端起水杯喝了点水,润了润嗓子,轻咳一声,给出一个提醒。


    在场其他人别说话了,郭启安要表态了。


    会场很快陷入肃静状态,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郭启安身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