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00章 对人不对事(上)

作者:旖旎小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厉元朗和刘信安发生激烈争吵,在洛迁省官面上引起不小轰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当天下午,郭启安就把厉元朗叫了过去。


    一见面,郭启安语重心长地说:“元朗同志,你我搭班子以来,我对你各方面表现还是非常认可的。


    ”“不过……”一个“不过”俩字,便将他们谈话氛围上升到认真层面。


    郭启安是书记,毋庸置疑的绝对权威。


    他的话,需要厉元朗极度重视。


    “你的脾气要改一改,太沉不住气了。


    ”郭启安这样一说,可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明显带有倾向性。


    厉元朗略作斟酌,心平气和回应道:“郭书记,我接受您的批评。


    但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


    信安同志在石磊问题上,对我抱有很大成见,固执认为,我针对石磊就是针对他。


    ”“石磊的事情,您已经了解,在此我就不过多赘述。


    可让我生气的是,信安同志竟然通过石磊一案,攻击我的家人,说出不当论,这是我万难接受的。


    ”郭启安拍了拍厉元朗的手背,和蔼道:“信安同志脾气倔强,但他原则性还是很强的。


    他义无反顾,坚决送石磊投案自首的举动,说明他这位同志,是经得起考验的。


    ”“只是他一旦上来臭脾气,口无遮拦,为这事,我没少敲打他。


    ”听郭启安这番表态,足以表露出,刘信安肯定恶人先告状,抢先一步在郭启安面前为自己申诉,好处于有利位置。


    厉元朗当仁不让的反诘道:“郭书记,石磊到底有没有主使投毒,那是警方的职责,我无权干涉,也左右不了办案方向。


    刘信安同志攻击我的家人不说,还毫无根据的诬陷,因工作上我们产生过不同意见,他就污蔑我公报私仇,通过治罪石磊,以达到报复他的目的。


    ”“郭书记,换位思考,他这样做,我能忍气吞声,任其肆意妄为的胡乱臆想?”“这和我沉不沉得住气没关系,实在是刘信安做得太过分。


    您是书记,是我们这届班子的大班长,我诚恳希望您,扼制住这股不良歪风,严肃处理破坏团结的行为。


    ”其实,厉元朗还有很多心里话要说。


    可这种话不能直说,容易让郭启安误会。


    说实话,从郭启安刚才表态中,厉元朗颇有微词。


    明显有偏袒刘信安的意味。


    他从政二十几年,对于郭启安的心思不说了如指掌,但也猜测出个大概。


    并不是郭启安和刘信安关系有多好,对他有多信任。


    拉一个打一个,才能起到制衡作用。


    拉相对低一点的刘信安,打位置高的厉元朗。


    如此一番操作下来,会提升他在省里的威望,地位更加稳固。


    毕竟,副省级干部一大堆。


    与他级别相同的,省里就那么区区几个人。


    要是上来就站在厉元朗一边,会在其他人印象里,形成不利影响。


    而且,树立的不仅是他郭启安的威望,厉元朗也跟着沾光。


    相反,拉拢刘信安,拉拢的可是一大片。


    另外,郭启安若是与厉元朗关系太近,对他、对厉元朗都不好。


    失去了互相牵制作用,很容易造成洛迁省变成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局面。


    因而,郭启安这么做,是权谋之术。


    厉元朗曾经担任过市委书记,他在任时,或多或少也使用过这种招数。


    好在郭启安表现得并不全都具有倾向性。


    以劝为主,替刘信安解围同时,也在抚平厉元朗内心中的创伤。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厉元朗终究不能说出什么。


    谈完这件事,郭启安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郑令文按照上次他们三方在一起研究的人事调整大方向,组织部草拟初步方案,率先送到郭启安案头,请他过目。


    郭启安在个别地方做了微调,给厉元朗观看,也是征求他的意见。


    厉元朗看到他推荐的阚波,以及田泽,就连陈先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作为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人选。


    另外,郑秉权、赵汉举还有葛方连也在变动名单中。


    郑秉权退居二线,赵汉举调入省里,基本上也处于半退状态。


    相比较而,葛方连算是不错。


    他调离展德市,去了更加偏远的水江市,仍旧担任书记。


    只是水江远不如展德,各方面排名,始终处于全省末尾。


    考虑到葛方连的年龄,水江或许是他的最后一站。


    省里之所以这么做,是给葛方连敲醒警钟。


    间接表示,对他工作成绩不满意。


    如果在水江还没什么好的表现,就不会再给机会了。


    牛星智接替赵汉举,成为高休市委书记人选,并不意外。


    因为这是郭启安亲自点将,想来问题不大。


    阚波仍然按照厉元朗的想法,拟任古台市委书记。


    他空出来的市长之位,出乎意料的推荐了田泽。


    厉元朗觉得不可思议。


    按说,阚波是他心仪人选,田泽也是他力荐。


    两个人的脑门,不知不觉全都刻上厉元朗的标签。


    放在一起搭班子,配合肯定没有问题。


    那么,这样安排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仔细一想,厉元朗便猜出郭启安的意图了。


    他是不希望厉元朗掌握太多地盘。


    一个古台市,全部安排厉元朗看中的人,就足够了。


    若是把阚波放在古台市,田泽在别的地方。


    岂不又多出个城市领导班子里,有厉元朗的人了么!赵兴出任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如愿以偿。


    况且,厉元朗为这事和郭启安聊过。


    以赵兴换来陈先的晋升,达成某种共识,是一种平衡关系。


    人都是有私心的。


    陈先跟随自己这么久,于情于理,厉元朗都不能阻碍他的发展进步。


    这是厉元朗一贯作为。


    所以,看到这份初步名单后,厉元朗没有提出意见,表示一切都以省委和郭书记为主。


    “你要是没什么意见,我看可以安排召开五人小组会议了。


    ”郭启安如是说。


    “好,我服从郭书记的意见。


    ”这句话很有深意,想来郭启安也能听懂。


    事不宜迟,这次见面后的第三天下午,厉元朗接到通知,去省委小会议室,参加五人小组会议。


    到场的除了郭启安、厉元朗、刘信安、简来意和郑令文之外,省委秘书长战世学作为记录人员,也旁听这次会议。


    说是记录,实则已有办公厅工作人员代劳。


    战世学的出现,无外乎突出办公厅的重要性。


    他只有旁听的份,并无表决权力。


    除非郭启安要求他发,可即便如此,他的态度只能作为参考,并无实际意义。


    当厉元朗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刘信安、简来意和郑令文已就座。


    简来意和郑令文交头接耳,刘信安一脸严肃表情,自顾摆弄着手中碳素笔,不知在想些什么。


    简来意、郑令文一见厉元朗进来,全都点头致意。


    唯独刘信安,或许想得入神,亦或装作没看见。


    眼皮没抬,仍旧把目光聚焦在碳素笔上面。


    好像那里能看出花儿似的。


    没一会儿,郭启安在战世学陪同下,信步进来。


    和大家打了声招呼,居中而坐。


    赵兴将他的保温杯、笔和记录本,恭敬摆放在面前。


    郭启安展开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字。


    扫了一眼,郭启安清了清嗓子,拉长声音慢吞吞说道:“今天召集各位来,只有一个议题,讨论组织部拟定的人事调整初步方案。


    ”话音落下,工作人员便将方案,逐一发放在每个人眼前。


    大家不约而同的展开,仔细观看方案内容。


    趁这机会,郭启安端起保温杯,以喝水为掩护,观察每一个人的表情变化,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没人说话,只有翻动纸张的声音。


    使得会议室里,异常安静。


    殊不知,一场针锋相对,已然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中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