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72章

作者:云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1472章


    “切,云峰你真能吹牛。”


    小萱从我这里拿了烟,她点了一根,扭头看着车窗外的夜景发呆。


    回去后我直奔把头房间,将银币给把头看。


    把头对着灯泡看了半天,皱眉道:“奇怪.....这是哪个朝代的银币,我没见过。”


    连把头都说没见过!


    物以稀为贵,我马上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


    干我们这行的人都有个毛病,如果碰到不认识的东西,常会夜不能寐,会想办法搞清楚,这是什么。


    我都拿出来,放桌上数了数,我总共抢了二十二枚这种银币。


    泡上一杯浓茶,灯光下,我和把头开始认真研究起来这东西。


    把头喝了一口说:“这是手工银币,年代一定早于明清,明清两代可以排除了。”


    我点头表示同意。


    清代的银币都是机制币,币身和边道都能看到压力感,而我们这枚肯定是以前的人手工做的。


    我喃喃道:“把头,百花和胡杨树.....这种图案流行在哪个朝代?有什么意义?还有你看这币文,我总觉着不像中原地区样式,像少数名族的。”


    “少数民族....”


    把头眼神一亮,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让我赶快去把地图拿来。


    我拿来后,把头马上铺到桌子上。


    他指着说:“我们现在在这里,这是哪儿?”


    “康定啊。”我说。


    只见把头手指向左移了半公分,问:“这是哪里?”


    我看着地图上的坐标,疑惑回答说:“崇州市。”


    “没错。”


    “唐末宋初时期,崇州这里,有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叫沙陀国,也有人叫崇州沙陀国。”


    我一脸懵逼。


    这个我真不知道,完全没听说过。


    把头深吸了一口烟,说道:“我也是之前研究西吴尔的时候无意中有留意,没想到,我们有机会碰到沙陀国的文物。”


    这事儿把头讲了我才清楚,我估计很多四川本地朋友都不清楚。


    这种银币不是流通货币,它应该是“赏赐币”。


    类似于北宋同时期银质的太平通宝宫钱,银质崇宁元宝。


    它正面那些文字是古突厥文,和西夏文一样,已经是死文字了。


    唐朝末年,有一支沙陀族军队驻军鸡冠山,鸡冠山就在今天的崇州市苟家乡。


    唐灭后,沙陀族一位首领扯旗称王,建立了崇州沙陀国,后来这个国家突然消失了,不知道咋回事。


    把头说,关于崇州沙陀国,最出名的是那首流传的藏宝诗。


    “上七步,下七步,要捡金银七七步。”


    这是真的,你们相信我,不是笑话。


    藏宝诗并非空穴来风,如果有想发财的朋友,就去找吧。


    就像当年的张献忠宝藏诗。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若识破,买下成都府。”


    这首诗传了两百多年,没多少人相信,专家也不信,但却有一小部分人信了。


    我告诉你们,这一小部分人赚发了,这辈子连儿女都不用在打工了。


    如今市面上,能看到几枚华夏的盒子币,西王赏宫金币,西王赏宫银币,都是这伙人卖出去的,现在每一枚的价格,都在两百万以上,我猜测他们手里肯定还有剩余。


    后来,考古队在双江村山上的竹林深处,挖出来了一条巨型石龙,又隔了三百米,挖出来一条巨型石虎,都长达十几米,重达数吨,有条件的可以去看一下,非常的霸气。


    石龙石虎相对而望,它们中间看着的区域,正是山脚下的江口!


    江口水底的泥沙下,沉了数万件文物!


    包括各种西王赏功金币!大银元宝!金印等等!


    所以说,有时候传说不仅仅是传说,它还能带给你花不完的财富。


    关键,看你有没有那个“胆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