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50章 鲶鱼效应

作者:房车齐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哪怕等长大了,考上大学,步入社会,也还是有这种依赖心理,有困难了,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自己去解决困难,而是想着让父母帮着自己解决困难,没有钱了,也不是想着如何去获取更多的工资,寻找一份好的工作,而是想着问父母伸手拿,开口要。“


    “慈母多败儿,要想让孩子真正的独立,真正的自己解决问题,就得要学会放手,心也得要稍微的狠一点,不能够孩子一哭,马上就要应了他的要求,长期以往,只会让他觉得只要一哭,自己便能够得到想要的。”


    陆浩说着关于经营企业的看法。


    政府就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父母,得痛下心,舍得割舍。


    反正孩子那么多,与其全部都平庸,倒不如狠下心,用一些牺牲,换取个别孩子的成才,成器。


    一味的兜底,护短,偏帮,只会让孩子走向深渊,甚至牵累到自己。


    严明昌点点头,“陆老板说的非常有道理,的确不能够什么都由父母解决,父母的年龄会越来越大,而且父母也不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众多,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这种情况,换到社会的运行、政府与国营单位之间的关系中,也是非常适合的。”


    “不能够由政府解决所有国营单位的问题,政府的财政总额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财政都放到国营单位的亏空上。”


    “政府面对的事情很多,不单单是有企业,还有社会福利,公共基础设施,科教,卫生,医疗,等等,都需要精力,需要资金,涉及到的地方非常的多,而地方的财政又非常的有限,要做的事多,资金有限,千头万绪。”


    都有难处。


    重要的其实是钱不够用,很多地方都需要钱。


    “财政方面的政策肯定会越来越放开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地方的积极性,不过重要的其实还是要开源,单单节流,作用很有限,得要让地方的企业保持增长,保持竞争力,成为一个个纳税的大户,这样江城才有更多的资金,才能够做更多的事。”陆浩说道。


    “不能老是将钱投进无底洞,国家层面招商引资,应该也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就是将外资引进来,刺激当地企业积极的发展,主动的创新,被动的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将外资当作鲶鱼,发挥鲶鱼效应。”


    为什么有些投资商拿了地,却不建厂,也不经营,而是放在那,这里面肯定是有猫腻的,而猫腻无非就是捂地。


    将地拿在手中后,不开发,不建厂,等着地皮的价值上涨,然后再转手,转让出去就能够赚取差价。


    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


    说实话,这么做有些无良了,愧对当地政府给的优惠条件,愧对当地给予的信任,利用政策,利用信息差,谋取个人利益,却给当地提供不了任何的好处,既没有生产产品,又没有提供就业岗位,相反的,还变相的抬高了当地的地价。


    可心里知道是一回事,陆浩却没有说出来。


    经济政策,是摸着石头过河,严明昌,包括市里的其他领导,甚至是国家层面的,许多可能也不清楚这些人投资商拿了地却不投资是为什么,而是以为对方没有想好投资什么,又或者是设备资金还不到位。


    甚至于说,政府还想着再给优惠,缓解对方手头的紧张。


    可实际上这些人压根就没想着搞实体经济,只是想要炒地皮。


    事情还没有发生,他如果先讲出来了,会得罪人,而且还会引起市里的反感,认为他嘴太碎。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肯定不能做。


    偷奸耍滑,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这样的人不会被人喜欢,但同时,喜欢打报告,说这个不是,那个不是的人,同样也不会被喜欢。


    哪怕说的这个不是的确会发生,可在没有发生之前就讲了,很可能没有功劳,还会引火烧身。


    “鲶鱼,这个有什么说法?”严明昌问道。


    他倒从来没有听说过陆浩口中说的这种现象。


    知道鲶鱼是什么,但是鲶鱼放在生意中又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周围其他的人也都好奇的看着陆浩。


    严明昌要跟陆浩聊,其他人也都没走,在旁边听着。


    “有些养殖户养鱼的时候,因为给这些鱼提供鱼饲料,而且是在一个没有天敌的舒适的环境里面,这些鱼变得懒惰了,身材虽然肥了,重了,但是肉质却没有那么的好,品质下降了,于是为了让鱼的肉质更加的鲜美,也为了让鱼的病虫害更加少一些,一些养殖户会主动的往鱼塘里面放鲶鱼,这种鱼非常的生猛,会不停的追赶养殖鱼,养殖鱼主动游起来,口感就会变得更好,更健康,能卖个好价钱。”陆浩说道。


    “换到生意场合中,其实就是要让企业跑起来,让企业在竞争之中发展,引进外资就是如此,让本地企业感受到危机,让本地企业主动的跑起来。”


    鲶鱼效应的原型其实是沙丁鱼和鲶鱼,地方在挪威,但陆浩套进来其实也没多大的关系,因为这个故事的原型本来也是编造出来的,挪威没有鲶鱼,沙丁鱼跑起来会消耗更大的氧量,更不容易存活。


    但道理其实是这个道理,要表达的内涵是正确的。


    引进外资,有提升本地产品竞争力的功效,但这里面其实还有比较复杂的考量,就比方不是什么外资都一股脑的引进。


    如果这个外资的技术领先太多,产品价格又非常的低廉,那么引进这样的外资无异于狼入羊群。


    引进的外资如果其技术不开放,而且跟国内的相关技术差距非常大,其成本比国内的也要低廉许多,那么这样的外资肯定也不能够引进来。


    海关的作用在这里就得到了体现,不仅仅是防止不同的物种进来会影响本地的生态,同时还要保护本土的产品,不至于被国外的产品摧枯拉朽的给淘汰了。


    竞争要有,可差距过大肯定是不行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