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97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作者:衣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杀向邯郸?杀了赵雍赵何,让公子章自立为王?


    竟……竟然如此大胆!


    一时间,众人都被召滑的放肆言辞震得沉默了。


    召滑怒哼一声:“怎么?”


    “彼等已有杀汝等之心,今日一计不成,以后还有二计、三计。”


    “诸君欲要引颈受戮乎?”


    说罢,召滑瞅了赵章一眼。


    赵章立刻明白过来!


    呦西。


    该我上场表演了!


    按照召滑在此前交代给赵章的婴儿级攻略,赵章清了清嗓子,一边回想、一边作大吃一惊状:“刀兄,休要胡言!”


    “怎能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今日之事,乃说笑也……诸位族长,出去万万不可胡言呐!”赵章连连摆手,像是受到了天大的惊吓。


    召滑长叹一口气,转过头,对着一众胡人酋长说道——


    “你们看——我家公子,实在是宅心仁厚。”


    “那该死的赵何都有了赶尽杀绝之心,他还是如此顾及兄弟、父子之情谊。”


    “诸位,不拥立这样的人为赵王,难道要等着赵何把剑架在你们妻儿的脖子上吗?”


    赵章‘大惊失色’,起身愤慨道:“刀公,休要再说。”


    “纵使主父对我不公,我又岂能起兵造反?”


    “他要杀……就杀罢!”说罢,赵章仰天长叹,标准的四十五度微微仰头,满脸毅然赴死的悲愤。


    召滑冷笑一声,并不搭理赵章,而是对着一众胡人酋长们说道:“妙哉!赵章公子竟然甘愿引颈受戮。”


    “那你们呢?”


    “也甘愿被族灭乎?”


    于是肉眼可见地,满屋子胡人酋长们都急了!


    红温了!


    几个性子急躁的林胡人,冲到赵章面前,怒斥后者糊涂。


    还有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进。


    此外,还有人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关键时刻,只恨自己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一张嘴。


    满屋子大逆不道之言,简直令人发指。


    但赵章却一副笃定了的样子,连连摇头:“不!”


    “不!”


    最后,赵章更是闭目不言,任凭别人怎么去劝,也权当听不见了。


    这架势,活生生一副某足面对日本男足时,表现出来的逆来顺受的样子……真是软弱可7!7耻大辱!一团和7!有7无力!乌烟瘴7!丢盔7甲!偃7息鼓!自暴自7!


    啧。


    这可把众胡人族长们急坏了!


    终于,一个性子急的楼烦族长‘唰’一下从腰间拔出了剑,悍然架在了赵章的脖子上:“汝这小子,怎么如此顽固?今日这赵王,你必须要当!由不得你了!”


    赵章终于睁开了双眼。


    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听赵章叹了口气,十分无奈地说道——


    “哎!”


    “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朕呐!”


    事已至此,就没什么能多说的了。


    于是清点一下手中的力量——赵章手中,已经有训练好的五千私兵。


    至于一众楼烦、林胡酋长们,虽然此刻族中男丁不多,但拼凑一番,也能凑出一万多胡人士卒。


    若是打起来,邯郸郊外赵军之中的那些精锐胡人骑士,或许也有望倒戈。


    这么粗略一算,赵章心中大喜!


    竟然至少能盘点出三四万愿意跟着他造反的军队!还有些赵国本土的军队,若是其主将顾及和赵章本人之间的情谊……说不定这个数字还会更多!


    好嘛!


    几个月前,他还是被废的废太子,除了十几个老仆之外一无所有。


    转瞬之间,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基业!


    “既然如此,那此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赵章最后如是说道:“若是提前走漏了风声,你我都万劫不复矣!”


    “还有一个月,便是开春。”


    “我会邀请主父、赵王,以‘春狩’的名义,来云中郡游玩……届时,便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若是此计不成,我们再一同杀奔邯郸!”


    一众胡人首领纷纷点头:“好计!妙计!”


    “就依公子所言!”


    ……


    楚国的春天,自然来得比赵国要早很多。


    在北方草原上还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时候,楚国已经是春回大地——冬日的寒冷逐渐褪去,大地开始回暖,万物复苏。


    天空变得清澈,阳光明媚,光线直射在大地上,带来温暖。云彩稀少,偶尔飘过几朵,形状各异,但很快就被风吹散。


    阳光下,大楚的田野、山川和河流,都显得明亮而清澈。


    一条大船在淮水上顺流而下,直奔东方——船上,楚国的红黄色旌旗随风飘扬。


    熊午良捂着肚子,吐得昏天黑地。


    时隔多年,还是改不了晕船的老毛病!


    这次顺着淮水向东,目的地是【琅琊】——湖聪的继任者传来了几条好消息:一是琅琊的海港经历了数年之久,途中建设、破坏、重建……现在终于彻底完工。


    琅琊令传来的第二条消息——经过曲阳书院、琅琊造船厂两方合作,研制出来的新式大海船,已经下水了。


    据说试航的效果极佳!


    按照琅琊令写来的长篇大论的描述——这条船大小如山,在海面上平稳如陆地、且速度颇快!


    完全可以胜任出海远航的任务。


    听到这样的消息,熊午良怎能还坐得住?


    别人不知道海上的好处,我熊午良还能不知道吗?


    真实历史上,华夏错失了掠夺海外资源、殖民全天下的时机……试问哪个后世人不为此心痛?


    如今印度遍地资源、美洲都是土著、欧洲那些村子面对楚军毫无还手之力……大楚的旌旗,将遍插天下!


    这叫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翻译一下就是——全是我华夏的!


    于是乎,熊午良带着一众闲着没事儿的贵族大臣们,开始了‘东巡’。


    至于屈原、乐毅、慎到等人……对不起,公务繁忙。


    真不好意思——这次熊老板组织旅游,就得辛苦哥儿几个再留在公司努努力了。


    屈原等人倒也没有抗议……一来是早就习惯老板的不靠谱了。而且这个工作强度适应了之后,倒也不觉得累了。


    二来他们也知道熊午良对‘远航海外’一直都有执念,这些年都在鼓励曲阳书院大力研发新式海船,给造船厂投入的资金更是不在少数。如今海船下水了,熊午良亲自去看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言归正传——


    一路上,大臣们的阿谀奉承、马屁之声不绝于耳。


    就连素来以无耻著称的熊午良,都有点儿顶不住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