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25 他急了他急了……

作者:衣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熊午良显然日理万机——屈铭、景至鸿、昭丰等十余名贵族在郢都蹲了两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岭南的贵族势力们显然还在不断蒙受损失……漫长的两天之后,屈铭等人终于坐不住了,选择亲自来到曲阳侯府门前蹲守,又蹲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熊午良终于姗姗出现。


    将众贵族引入书房,分宾主坐定,熊午良满脸抱歉:“诸君,实在是不好意思。”


    “近日,本侯封地里有些乱子,处理起来颇为麻烦……”


    “冷落大家了!愧疚!愧疚啊!”


    众贵族连连摆手:“不敢当,不敢当。”


    “整个楚国都仰仗君侯治理……君侯日理万机,忙一些也是正常的。”


    熊午良叹了口气,似乎很是忧虑,然后‘强打精神’道——


    “各位在岭南的拓荒进展如何了?为何匆匆跑回郢都啊?”


    “难道是本侯情报有误?那岭南之地,不是一年三熟?”


    众贵族面面相觑,屈铭忍不住,低声道:“君侯……遇到了些许麻烦……”


    “那些蛮人颇为凶悍……又和流贼联手,袭扰我等。”


    “截至目前,我们损失惨重!岭南拓荒之事,也陷入了僵局。”


    “还请君侯出手相助!”


    ……


    熊午良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详细听了屈铭、景至鸿等人的诉苦,然后皱起眉毛,沉吟良久,最后道:“各位需要本侯怎样的帮助?”


    “岭南之事,不但关乎诸君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大楚的强盛——若本侯帮得上忙,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见熊午良言辞恳切,众贵族像是见到了救星!


    话说那岭南之地,果真富庶。


    再加上众贵族已经在那里投入了不少沉没成本……


    真真是割舍不得啊!


    如今熊午良愿意相助,真是再好不过了!


    屈铭立刻道:“蛮人凶悍,我等不是对手。”


    “放眼当今大楚,也只有君侯的部曲能敌得过他们……还请君侯出山!歼灭蛮兵!”


    “事成之后,我们愿意拿出开垦土地的一成,来孝敬君侯!”


    一成土地,已经不少了。


    但是对贪婪的无良来说,显然还远远不够!


    熊午良作挣扎状,众贵族则眼巴巴地盯着曲阳侯,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


    终于,熊午良长叹一口气:“也好……”


    众人喜形于色!


    “君侯真是大善人啊!”


    “救我等于水火之中!”


    “为了开拓岭南,我几乎举家投入……若不能成功,恐怕……”


    “还好有君侯!”


    “君侯来啦!岭南太平辣!君侯来啦!青天就有啦!”


    正当贵族们一片欢欣的时候,门外静候了许久的召滑运足情绪,猛地冲了进来,作坚决状:“君侯!不可!”


    众贵族齐刷刷转头,对召滑怒目而视!


    焯!


    人家曲阳侯都点头答应了,你非得横插一杠子!


    你怎么不去死呢?


    召滑像是没看见众人要杀人一样的目光,正色道:“君侯,莫非忘了眼前的困境吗?”


    “在琅琊港口的巨大投资,已经榨干了您的封地。”


    “如今,连府上老兵的抚恤都发不出来……怎能再次用兵?”


    “您这是要打空家底了啊!”


    “老臣第一个不答应!”


    ……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熟悉又管用的老套路重现江湖……


    话说对于熊午良在【琅琊】的巨大投入,众贵族以前也曾有所耳闻——


    听说曲阳侯在那里兴建海港,投进去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天文数字。


    海港?海港?


    说实话——众贵族们并不看好这桩投资。


    在贵族们的眼中,当世的造船技术还不足以支持船只在海上航行。就算有船队可以冒着风险出海,也只能沿着岸边进行短距离的出航。


    营造大规模的海港,显然没有作用。


    而且茫茫大海有甚么好的?也不能种粮食……就算最后真能实现出海,也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收不回前期投资的巨额成本!


    入不敷出。


    综上所述,贵族们对于熊午良在【琅琊】的海量投入,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嗤之以鼻的。


    但熊午良在琅琊投入巨大,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召滑这时候跳出来声称侯府没钱了,众贵族倒也相信。


    昭丰立刻道:“岭南之事,事关大楚未来振兴的关键!我等实地探查之后,发现那里气候温润,果真适合粮食生长——一年三熟,绝不是空话。”


    “些许老兵的抚恤,能和大楚的百年国运相比?”


    “停发抚恤!出征岭南!”


    此话一出,熊午良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昭丰。


    啊?


    你在教我做事?


    话说回来,你顾忌的也不是甚么‘大楚的百年国运’……只不过是怕自家的海量投资在岭南打了水漂而已。


    不光是熊午良和召滑面露不愉之色……就连屈铭等人也皱着眉毛看着昭丰,自愧于与蠢货为伍。


    众所周知——熊午良的部曲战力无双,在同等人数的条件下足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靠的就是熊午良对这几支部曲不计代价的投入。


    其中,不但包含了全员披甲、训练士卒等等的昂贵开支,还包括对军士们的优厚俸禄、伤残军士的赡养、甚至于在税收政策、书院入学政策等等多方面的政策保障。


    如此一来,曲阳子弟兵们不但装具精良、训练有素,更难得的是所有人都不惧恶战。


    话说在曲阳新军横空出世之后,天下各国当然也想效仿熊午良的模式练兵,但确实很难轻易拿出动辄十万金的巨款来训练职业军队——更别提还要为那些军士准备战场之外的那么多优厚政策来鼓舞战心了。


    你现在要让熊午良砍了这支部曲的抚恤开支……怕是曲阳新军等部曲的斗志要暴跌一截。


    斗志的下跌,就代表战斗力的下跌。


    自废武功?


    这怎么可能!


    ……


    熊午良深吸一口气,面色难堪、像是便秘一般,最后期期艾艾地说道:“诸君,本侯……唉!”


    “召滑虽然鲁莽,但所言句句为实。”


    “本侯虽有精兵猛将,奈何没有出征的粮饷了啊……”


    说到这里,熊午良仰天长叹:“可恨!可恨!”


    “岭南,事关大楚的百年国计!”


    “只可惜……”


    熊午良说到这里,又扼腕叹息,满面愧色:“都怪本侯事先没能探听清楚那些蛮人、流贼的厉害……害得诸君吃了亏……为今之计,也只能暂且放弃……等到日后……”


    屈铭急了!


    景至鸿急了!


    昭丰急了!


    十余名贵族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万万不可!”


    景至鸿急切道:“君侯方才说了——岭南事关大楚百年国计!


    “岂能轻易放弃?”


    “君侯只要出兵……一应粮饷开支,均由我等来承担!”


    “此外,景至鸿还愿意捐助千金,助君侯纾解钱粮不足、无法给老兵抚恤之困!”


    其余众贵族纷纷点头:”俺也一样!“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