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三十四章 全方面碾压!

作者:皖南牛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宋廉听得手脚冰冷,身后的众人更是目瞪口呆。


    这吴王好大的单子,这是凭一己之力向全体文人开战呐!


    宋廉指着朱钧,“没有我等文人学士,仁义礼智信如何传播,如何教化天下,如何管理天下?


    在你口中,我等居然一文不值。”


    “宋学士家产几何啊,家中美妾几人?府中养了多少人?每日会为了衣食担忧吗?


    若是我天天吃饱了饭没事干,手捧着两本圣贤书,我也可以对着别人指手画脚。


    若是我衣食无忧,纵然我是个贩夫走卒,我也可以天天对人笑脸相迎。


    你们有教化之功,可这功劳从来就不是你们的,是千千万万百姓共同努力来的。


    你们居然恬不知耻的将这些共啦招揽在自己身上。


    就因为你们能说会道,你们能写能书,所以你们就可以满世界的宣扬,自己的功劳。


    将军百战死,战士马革裹尸,抵御外敌,还国家一个安宁,然后你们也恬不知耻的以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吗?


    以为这是科举的功劳吗?”


    宋廉被问的说不出话来,虽然愤怒,可朱钧话里的意思,却让他无从反驳。


    “大业想要强盛,想要不走其他朝代的老路,就必须给平民百姓更多的路。


    咱们要让老百姓把手里的饭碗端稳了,要让他们的粮仓堆满了粮食。


    要让咱们的士兵吃饱喝足,有世上最精良的武器。


    咱们要经济繁荣,要给朝廷纳更多的税,让更多的百姓读得起书。


    就算不能考科举,也要让他们有一技傍身。


    我大业在职的官员不过几千人,你知道对于天下上千万人来说,这几千人多么渺小吗?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为了那几万分之一的概率,值得吗?”


    朱钧的声音震的众人鸦雀无声。


    特别是那些看热闹的百姓,这是他们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如此重要。


    原来文人也不过如此。


    想想也是,天下大乱,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能做什么呢?


    还不是靠他们这些泥腿子打天下?


    多少秀才老爷天天靠着家里混吃等死,穿的粗布麻衣,天天之乎者也,除了有个好听的称号,连妻儿都养不起。


    他们虽然每日弯腰做工,却能养活一家人。


    朱钧站了起来,“科举存在千年,自然很有意义,但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本王也认同,但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不是假大空的为国为民,而是要落到实处。


    倘若今日,我学了律法,为百姓诉讼伸冤,纵然我没有官身,那依旧是有用之才,受人敬重。


    倘若今日,我读了农书,让百姓知晓了二十四节气,提高了他们种植粮食的产量,减少了虫害,那他们便是为国为民。


    若是今日,我打铁,造出了更好的武器,打造出了更好的农具,那便是为国为民了。


    这天下,九成九的都是普通人,他们所需的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你不要跟他们夸夸其谈。


    在本王看来,真正需要被教育的是你们。


    你们只是读书多一点,认字多一点。


    你们谁能种好一亩地,又或者打造一样完好的工具?


    都不能吧?


    说实话,本王还真不屑当这个主考官,连你宋廉都看不上的八股文,本王又怎么看得上呢?


    本王要做的事情,超出你们的想象,但大哥身体不适,我必须帮他把好关。


    当然,本王没有什么太大的才能,可如果说做华丽的文章,亦或者写诗写词,边说是才,那你们自便吧。


    方克钦说得对,只要与国朝与百姓有利的才能,都是才能。


    而这些才能,不需要文人来定义。


    你们只是会写文写字,仅此而已。


    你以为是大家不想学吗,是他们没条件!“


    说着,朱钧转身便走进了吴王府。


    李善仁也站起身道:“宋学士,你也是一脉学说的发起者,不过现在看来,你这个学说似乎没有研究到家,而且似乎偏离了核心。


    如果只是做学说,那就沉下心来做学说,不要左顾右盼,到时候很可能两头都不落好!”


    说着,他便转身朝着奋进堂走去!


    李颜希也起身看着众人道:“你们还在为一己之见争论,殿下看的却是王朝百年,宋学士抨击八股文,却只是抨击,为自己博下了一个老大的名声,可八股文还是八股文。


    科举是文人的科举吗?


    不,它应该是全天下人的科举。


    陛下允许,太子允许,百姓允许,偏偏你们不允许。


    你们怎么想的只有你们自己清楚。


    道不同,不相为谋,诸位好自为之!”


    方克钦叹了口气,面对殿下,他们差太远了,简直提鞋都不配。


    殿下的逻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这些人的逻辑是,发现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他们所在乎的,从来都是一门一户见底,从来都不是心系天下。


    “差太远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不过,曾几何时,我方克钦又何曾不是你们当中一员。


    弯下腰来,脚踏实地的做点实事吧。


    我从吴王殿下那里学到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无论是学术上的见底,还是现实中的行动,你们都差太远了。


    若我是你们,那里还有脸面过来兴师问罪,回去吧!”


    方克钦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头也不回的进了吴王府。


    方孝直则对一众百姓道:“诸位,殿下如何,凤阳的百姓是知道的,咱们殿下从来不会说大话,向来是言出必行。


    时间不早了,诸位请回吧!”


    “说得好,吴王殿下德才兼备,谁当这个主考官我都不服,只有他当我最服气!”


    “我服气!”


    “我也服气!”


    众人的声音汇聚成一片,犹如刀子扎在宋廉等人的心口,让他们脸色铁青。


    输了,彻底输了。


    各个方面他们都输得彻底。


    因为人家实打实干出来的成绩,你拿什么去说人家?


    他们又做出什么成绩了吗?


    并没有!


    宋廉听着百姓的谩骂,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昏死了过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