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点麻了!

作者:不喝水的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思文愣了,长孙雁也愣了,程处弼和尉迟环更是懵逼不已。


    这东西不都是你教那狄仁杰的套路吗?


    怎么现在反倒说是从哪吹得风言风语?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哥,不管怎样这石炭咱们都必须要收的,哪怕一车价值十万钱也是有赚头的。”


    李思文反应最快,看了眼外面也是高声回话。


    “嗯,跟城中之人说,不管什么价钱,这石炭我要定了。”


    “好嘞,我这就去。”


    李思文说着直接冲出了屋子。


    “小郎君,要我去干嘛?”


    “你马上去告诉狄仁杰,不管那些石炭多少钱都要买,明白吗?”


    李思文大声的冲那缇骑喊话。


    “???”


    那名缇骑看着李思文,又看了眼旁边的禁军人都傻了。


    这样的事难道不应该私密一点或者写封信吗?


    你这么大声喊话,岂不是要让别人都听见。


    “愣着干嘛?还不快去,耽误了公主的大计,我拧了你的脑袋。”


    “哦哦哦。”


    缇骑说完直接跨骑到战马上面,一溜烟朝长安奔去。


    “李哥?”


    “嘘。”


    李嫣然给了程处弼几人一个眼色,直接带着他们离开。


    狄仁杰那边得到了消息,马上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瞬间一个消息传了出来,石炭里面根本就提炼不出黄金,然后骊山公主也不会收购石炭,甚至还可能会抛售。


    消息传出之后,市场也是一片惨淡,一时间所有人都感觉自己上当了。


    也是在犹豫手上的煤要不要抛售。


    恰巧这时候狄仁杰的人也是找上了们,要有一万一千钱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上石炭。


    “老爷,麻四回来了。”


    正在崔余庆焦急的时候,一个面色憨厚的汉子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两人面前。


    “麻四,可曾探知到那些石炭的用处。”


    看到去打探的麻四回来,崔余庆赶忙向对方发问。


    “没有,但是却有一个意外的消息。”


    “什么消息?”


    “今天公主大发雷霆,砸碎了许多桌案,马上就派人前往长安。


    那意思是不管石炭多少价钱,都要收购,有多少要多少。”


    麻四微微一笑,将自己探查到的情况全都说了出来。


    “竟有此事?”


    崔余庆看了眼一边的周六平,想听听对方的意思。


    “东主,不好,此举有诈,马上抛售手里的石炭,再晚可能就来不及了。”


    听到这话,周六平马上紧张了起来。


    “怎么说?”


    “这分明就是欲扬先抑之策,先放出消息将石炭价格抬高,为的就是我等上当。”


    周六平马上向崔余庆行礼,将自己的算计说了出来。


    “原来如此,快快快,马上派人去抛售石炭。”


    “老爷,坊市之中有消息,说这石炭里面提炼不出黄金,公主殿下也不会收购石炭,这会大家都恐慌了。”


    就在他们准备抛售石炭的时候,一个小厮带着刚得到的消息冲进了府邸里面。


    “什么?赶紧抛售,快抛售。”


    “等等。”


    崔元玚突然开口,喊住了自己的兄弟。


    “兄长,这是何意?”


    崔余庆看着自己的老哥,也是一愣,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周六平,你怎么看?”


    崔元玚皱了皱眉,看向一边的周六平。


    “东主,我也认为现在不适合抛售了。”


    “???”


    崔余庆皱了皱眉,不知道这俩人在打什么马虎眼。


    “东主,如果只有从骊山得来的消息可能是先扬后抑,但是现在坊市的消息却是反着来的,这证明什么?”


    “证明什么?”


    崔余庆有些懵了,朝堂上的事他知道,但是这些商贾的行为确实有些废脑子。


    “证明什么?证明那公主殿下是黔驴技穷了。”


    “她对石炭肯定势在必得,但是又不想让石炭的价格再度飞涨,才会放出那样的消息。


    为的就是抑制石炭价格,等到大众恐慌之后,石炭价格必然崩盘。


    他们在行扫货,所以现在确实不能抛售。”


    崔元玚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看着自己的兄弟缓缓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不能抛售?那是不是要放出消息,断然不能让那公主诡计达成。”


    崔余庆也听出来了,现在他们非但不能抛售还要大肆宣扬,破坏李嫣然的诡计。


    “嗯,就这么办吧。”


    有了崔家的推波助澜,大家都明白了石炭的价值,原先还准备一万一千钱卖掉石炭的人也是当场不干了。


    同时石炭的价格又是迎来了飞涨,很快就涨到了一万五千钱,三天之后更是成了两万钱。


    “狄司令,两两万钱了。”


    韦山启眼珠子都要爆出来了,一车石炭价值两万钱,这简直太疯狂了。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疯狂的物价。


    从四百钱一车,涨到两万钱一车,这是翻了快三十五倍了。


    “继续收获,规矩照旧。”


    “还要收?”


    韦山启傻眼了,都这么贵了,还要继续收,这狄司令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是殿下的命令。”


    “是。”


    疯狂继续,煤的价钱已经炒成了天价,从两万钱变成了两万五千钱,再到三万钱又涨到三万五千钱。


    所有人都感叹这场资本的饕餮盛宴。


    随着煤价飞涨,哪怕是这些世家也是有些捉襟见肘,但是让他们也是咬紧牙关,继续收购。


    他们没钱,但是骊山公主有钱,这石炭对方是必定要的,就算是天价,他们也不怕。


    只要有货在手,你骊山公主也要咬牙来跟买货。


    这些天里,韦山启整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无他,价格实在是太高了,高到了令人恐惧的底部。


    他现在真的不知道了,那些高价炒作石炭的人,到底准备多少钱卖出。


    由于石炭价格暴涨,整个长安也是为止侧目,就连那些小商贾也是凑钱出来,跃跃欲试,准备去分一杯羹。


    毕竟毕竟这世上哪有这么好赚的钱,买几车石炭,放在仓库里面,躺着就把钱挣了。


    处于风暴眼中的韦山启,他现在非但没有了贪婪,反而感觉一种大恐怖随时都可能降临。


    这是一种人为的局,如果当初是他说不得也要倾家荡产,赌上这一把。


    现在来看,所有人都是棋子,包括那些世家,富商都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罢了。


    人心之恐怖,骊山公主之恐怖,让他遍体生寒,不能自已。


    “狄司令,这石炭的价格已经.已经涨到四万五千钱了。”


    “知道了。”


    狄仁杰点了点头。


    “那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韦山启打着哆嗦,虽然从一千钱开始他们就没怎么吃过货了,但是算上骊山公主悄悄运来的货,他们手上现在已经有一千八百多车了。


    他是真的怕了。


    “时候差不多了,那些中小商贾差不多也筹措到资金了。


    再等下去,等到他们大批量进货,那些世家也会借此机会出货。


    悄悄的将咱们的石炭卖出去。


    记住,一定要悄悄莫要被人知道你们的身份。”


    听到涨到四万五千钱一车了,狄仁杰皱了皱眉,直接吩咐人开始干活。


    “要要不在等两天,我看着价钱说不得能涨到五万钱一车?”


    本来韦山启还战战兢兢的,现在听到狄仁杰要出货,倒是有些不甘心了。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就连韦山启这等知道内情之人也是不能免俗。


    关键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两三天就能多卖五千钱,任谁都把持不住。


    这种商业游戏其实比的就是谁更财大气粗,比的也是谁消息渠道更广,最关键的还是比的谁能抑制住自己的欲望。


    “殿下说了,她不想让那些中小商贾家破人亡,只赚有钱人的钱,四万五千钱够多了,按我说的做。”


    “是。”


    很快一车车煤便通过中间人,流到了市场里面。


    面对汹涌的局势,狄仁杰放出的煤瞬间就被消化。


    两三天的时间,一千八百车煤就这么全都卖了。


    “狄司令,全全都卖完了。”


    韦山启看着狄仁杰,眼珠子都要爆出来了。


    四万五千钱一车,一共卖了八万一千贯,而李嫣然的投入也才是个零头罢了。


    也就是说这几天的时间,她净赚八万贯。


    抢劫也没有这个来的快。


    “好,我知道了。”


    听到自己的货全都卖完了,狄仁杰点了点头,离开了自己所在的酒楼,朝骊山方向奔去。


    “陛下,有奏报。”


    李治接过瑞安奉上来的奏报,整个人也是被惊呆了。


    小小一个石炭,短短时间内,竟然涨了几十倍。


    几十倍的利差啊,饶是他这个大唐天子看来也感觉恐怖无比。


    “瑞安。”


    “奴婢在。”


    李治深吸一口气,缓缓道:“马上下旨,去召骊山公主来皇宫议事,同时传令户部,这石炭飞涨事出非常。


    让.让户部那边给我盯紧点,要是出了问题,我拿他崔修业问事。”


    “是。”


    李治看着面前的奏章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每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李治现在已经隐约嗅到了李嫣然的味道。


    他是皇帝,虽然爱钱,但是一旦涉及到动摇国本的事,哪怕赚再多钱也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牵一发而动全身,石炭飞涨,必然会牵动其他物价,到时候就不是赚点钱能完事的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