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7章:不忘楚王之名!房屋的问题!

作者:八币汤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城隍庙里一个看上去年纪最大的孩子,立马的站了起来。


    满脸激动。


    顿时,原本死气沉沉的城隍庙,变得更是热闹起来。


    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站了起来。


    “不!小花,你们这些女孩子就不要去了。”


    那大牛哥突然再次开口,扫过几个瘦骨如柴的女孩,还有两三个比较小的孩子。


    “你们都在这里待着吧,放心,既然楚王殿下下令了,咱们,肯定不会被饿死了。”


    大牛哥说道。


    那带头的孩子有些犹豫。


    其他人也都看了他。


    这时候,大牛哥就又开口了。


    “别愣着了,咱们快走吧。”


    “放心,真的放心,你们就算不信我说的话,可是楚王殿下既然下令了,会不考虑伱们?不信我,但,总得相信楚王殿下吧。”


    大牛哥再次说道。


    此话一出,那带头的孩子的算是松了口气,而后重重点了下头。


    他心里也是不愿意这些小孩子跟着的。


    毕竟,他们终归是太小了。


    “好,那就这样!”


    “小花,你留在这里,照看他们。”


    “放心,有我们在,你们绝对饿不着,更别说,楚王殿下出了计策,咱们,可要相信楚王殿下。”


    这孩子紧紧地攥了一下拳头。


    “走!”


    大牛哥转身一头扎进了风雪中。


    其他人,赶紧跟上。


    “大牛哥,大哥,你们小心啊。”


    “小心,平安归来!”


    小花跑到了门前,大叫。


    “小花姐…….”


    有孩子轻轻唤道,有些害怕。


    他们终究是孤儿,平常都是一块行动,内心安全感很小,很是害怕被人丢下。


    小花生吸口气,她轻轻揉了揉那孩子的脑袋。


    “不怕不怕,放心吧,大牛哥他们是去跟着楚王殿下办事去了。”


    “楚王殿下,你们知道的,有楚王殿下在,咱们,绝对不会有事的。”


    小花安慰。


    那些孩子看着她,听着这些话,都用力的点了下头。


    楚王殿下!


    这个名字,他们怎么能没有听说过啊。


    简直如雷贯耳!!


    他们做梦都想当楚王殿下的仆人。


    这已经是这群孩子最大的梦想了。


    外面的风雪,似乎越发的大了。


    但,这一次的风中,充满了希望。


    不是吗?


    ….……….…….


    国子监。


    孔颖达坐在亭子下。


    这亭子,就是曾经他和李宽一同交谈过的地方。


    呆呆的望着漫天大雪。


    出神。


    发愣。


    “冲远,小心着凉,天冷了,”


    虞世南缓缓走了过来,把手上拿着的大氅盖在了孔颖达身上。


    孔颖达缓过了神。


    “世南啊,哎…….”


    孔颖达动了下身子,朝旁边坐了坐,给虞世南让出了点地方。


    “还在担心百姓?”


    虞世南坐下,笑道。


    “是啊,这大雪,来的太快了,百姓们,可该怎么办啊?”


    “哎…….朝廷怕是在短时间内,也难做出反应,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


    “难啊,真的是难啊!这天气寒冷,那些贫苦百姓,难熬。”


    孔颖达满脸愁苦。


    “哈哈哈哈…….”


    虞世南听着他的话,不由得大笑了起来。


    “世南,为何发笑?”孔颖达轻轻皱了下眉头,不解道。


    “冲远,这事情,就不是我们该考虑的了,楚王殿下,有法子!”


    “楚王殿下?楚王殿下,现在都不在长安,怎么可能会有法子,就算殿下再怎么聪慧,也想不到长安,这么快就会发生的雪灾,就算是神仙,也会措手不及,慌乱无比。”


    孔颖达想都没有想,直接反驳道。


    甚至于,他都没有听出来,虞世南声音中的轻松之意。


    “哈哈哈…….”


    虞世南再次大笑起来,轻轻顺了下胡子。


    “冲远,不,你想错了,楚王殿下,已经给出了法子。”


    “你去看看,现在长安之中,所有的百姓,都已经跟着朝廷动了起来。”


    “计策吗?已经不用担心了。”


    虞世南笑道。


    “什么?!”


    听到这话,孔颖达可以说是屁股下像是安装的弹簧,直接飞了起来。


    双眸浑圆。


    不敢置信。


    他直勾勾的盯着虞世南。


    已经给出了法子?


    这怎么可能!


    楚王殿下现在都不在长安,还能给出计策?


    这也太牛皮了!


    不可思议!!


    咕咚…….


    孔颖达喉咙里有些发痒,他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颤声道:“这…….世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声音颤抖。


    脸色发烫。


    头皮发麻。


    灵魂哆嗦。


    自己这边还担心了,百姓那边都已经被楚王殿下给解救了?


    卧槽!


    这也太神了吧!!


    “这是真的,冲远,用不着怀疑。”


    虞世南赶紧扶住了激动的孔颖达,笑呵呵的再次扶着他坐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孔颖达瞪着一双老眼,直勾勾的盯着虞世南。


    虞世南赶紧解释,把以工代赈和蜂窝煤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听得孔颖达震撼无比。


    真的是又惊又喜。


    如此说来,百姓的生计,应该是不成问题了。


    楚王殿下,可真的是好手段啊!


    谁能想到,居然早早的就为百姓留好了退路。


    蜂窝煤!


    按照虞世南的说法,应该是又便宜又好用。


    然后还很好制作。


    而后以工代赈的法子,维持住百姓的生活。


    朝廷也不是白白的光赈灾,而百姓也不是光等着接济,如此,真的是对朝廷还有百姓,都是一件大好事啊!


    “好啊,好啊!”


    “如此妙的法子,楚王殿下可真的是,让人出乎意料,不敢相信!”


    “呼…….如此的话,这雪灾,也不会给我大唐有什么太大的损坏了。”


    “哈哈哈…….走,走走走,通知国子监所有学子,若是可以的,一定要参加这次行动。”


    孔颖达搓搓手,说话间,已经是兴奋的眉飞色舞了。


    悬着的那颗心,也总算是彻底的平稳了下来。


    妙!


    妙啊!!


    他都忍不住鼓掌欢呼。


    ….………….….


    当到了深夜的时候,百姓都回来了。


    而迎接他们的,则是一锅锅香喷喷的粥。


    同时还有朝廷发的些许的物品。


    总算是撑过这一天,是没问题了。


    长安中,久违的,露出了笑声。


    等到第二天,百姓们已经不需要带领了,全都是自发的,朝城外的煤山走去。


    而且,随着天亮,太阳出来,也渐渐的停了。


    这煤山,距离长安很******常只是个孤荒的小山头,但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天,此地便已经变得车水马龙,热火朝天。


    当到了晚上,第一批蜂窝煤,也是达到了能够燃烧的最低条件。


    城隍庙。


    火,已经生了起来。


    噼里啪啦燃烧着。


    蜂窝煤,放了进去。


    这炉子十分的简陋,可是用几个石头块垒砌了一下,但是火苗,却已经是疯狂的往上涌了。


    原本寒冷的城隍庙中,终于有了无比不错的暖意。


    众人围着火炉。


    火光映照着他们每一个人的脸。


    几个最小的孩子,都出神的望着火炉,脸上全都是笑容。


    “楚王殿下的法子,是真的太厉害了,谁能想到,这才不过两天罢了,就几乎解决了整个长安取暖的问题。”


    那带头的孩子揉了揉肚子,无比感慨道。


    刚才在门下喝的粥,现在还都感觉肚子撑的慌。


    其他人闻言,也都是连连点头。


    “谁说不是啊,不仅如此,咱还感觉这粥,喝起来和朝廷施舍的不一样,这是咱们凭借劳动换来的。”


    有人也笑着说了出来。


    赈灾的粥,不仅自己能喝,每个人,还能附带两份。


    其实分一分,这两份是能变成三份的。


    这是标准的养活一家的分量。


    而如果一个家里有两个人出力,那几乎能吃的很饱很饱了。


    临走的时候,还能带回去几个蜂窝煤。


    怎么看都是赚的。


    这让干活的百姓心中真的是无比感激。


    感激的同时,心底也有一份认同感。


    楚王殿下,并没有把他们当成灾民。


    看看这蜂窝煤,是自己亲手做的,自己真的是为楚王殿下,为朝廷做出了贡献,这赈灾粥,他们喝的都很舒坦。


    “呵呵呵…….话虽如此,但是若没有楚王殿下,咱们连劳动机会都没有,是楚王殿下为咱们创造了这一切,虽说是劳动换来的,可楚王殿下的好,一定要记在心底,永远不能忘了啊。”


    “咱们,以我来看,全部都算是欠楚王殿下一条命。”


    那叫小花的女子轻轻开口。


    “放心吧,小花姐,记着呢,都记着呢。”


    “这是肯定的,反正这辈子都忘不了楚王殿下的好。”


    “嗯嗯嗯,这一次,若是没有楚王殿下,天下,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死了。”


    “…….”


    几个人围着火炉,都有些兴奋的谈论着。


    不一会儿,在暖意的烘托下,睡意上来了。


    紧闭着的城隍庙门外,似乎,停了一天的大雪,又继续开始下了。


    ……….…….….


    太极宫。


    一个火炉就放在正中。


    火头子往外冒的得有一尺高。


    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李靖等人都围着,一个个的红光满面,脸上的激动,不加掩饰。


    经过这两天的忙碌,蜂窝煤已经走上了正轨。


    而这蜂窝煤,也真的是彻底展现出了它的特性。


    太容易制作了。


    也太容易燃烧了。


    “陛下,现在整个长安的百姓,估计家家都烧上了蜂窝煤,没烧的那些,应该就是用不着蜂窝煤了,都是一些财主什么的。”


    长孙无忌深吸口气,笑着朝李世民说道。


    “是啊,陛下,这一次真的是要多谢楚王殿下了啊,这蜂窝煤真的是绝了,简直就是为百姓而生。”


    魏征忍不住感慨。


    “便宜,好用,简单,呼…….从此之后,百姓是不缺取暖了,甚至于做饭什么的,都足够了。”


    杜如晦附和道。


    “是啊,陛下,万年县和长安两县中,外面的那些庄子,也都有蜂窝煤送下去了,卖的很便宜,十块才一文钱,但是,等到这个生意铺开了,就是不容小觑的利润。”


    “就煤山现在每日生产的蜂窝煤,都足够支撑整个长安两天的使用量了。”


    李靖汇报。


    悬在他们头顶上的剑,总算是被取下来了。


    不容易呀!


    这两天,他们几乎都没有合眼。


    李世民长长吐了口气。


    点点头。


    “好,那就好啊!”


    “这个冬天,不论怎么说,起码百姓不冷了。”


    “那么,接下来,就只需要解决挨饿这件事了。”


    李世民的眼眸仍旧无比凝重。


    但凝重之中,又蕴含着轻松。


    “不,陛下,还有一个!”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靖突然开口。


    此话一出,让心里刚刚有些轻松的李世民,一下子又提起来了。


    原本他觉得,雪灾是应该差不多被控制住了的。


    蜂窝煤,解决了百姓取暖的当务之急。


    以工带赈,不仅减轻了朝廷的压力,也让百姓能够过活了。


    怎么还有事情呢?


    就是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等人也都是猛的看向了李靖,不知所措。


    “药师,什么?”


    “现在还能有什么事情?”


    李世民没开口,长孙无忌就已经问道。


    “是啊药师,你想到什么了?”


    李靖附和。


    李世民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轻声道:“药师,不必拘谨,但说无妨。”


    李靖深吸口气。


    他扭头,担忧的望着大殿外。


    天,要黑了。


    风,又起来了。


    这雪,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又要开始下了。


    “陛下,如果雪继续下,到时候,房屋就会撑不住,倒塌了。”


    李靖沉声说道,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惊,而后纷纷看向了门外。


    现在雪还都没有滑。


    这么多天的积攒,都快要没过小腿了。


    也幸好是这雪下的断断续续,百姓们能够清理一下房顶,但是,他们都知道,清理的并不是很彻底。


    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到时候来不及清理,房屋倒塌,并不是说说玩的。


    一旦百姓的房屋倒塌了。


    那个才是真的麻烦。


    “可是,这…….咱也没有办法啊。”


    “以老夫看来,只能是祈求上苍,不要再继续下雪了。”


    李世民沉思数息,想了想,苦笑着摇了摇头。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