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1章:永镇国运!苍天可鉴!

作者:八币汤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过。


    从什么方面,自己能比得上宽儿呢。


    哎!


    李世民心里叹了口气,自己现在能扯扯虎皮的,也就只有自己这个身份了。


    可是,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自己,但是现在李世民却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无奈和心酸。


    我尼玛不想让你超越的那么早啊!


    甚至于李世民感觉,如果楚王早出生十几年,这天下都没有秦王的传说了,普天之下,莫过于楚王之臣也!


    “是啊,三天后,真不知道那该是如何的场景。”


    “楚王庙,嘶…….”


    李世民长长吸了口气,无限感慨。


    “三日后开庙?到时候,臣妾还真要去看一看,当然,以普通香客的身份。”


    长孙皇后眯了下眼睛,笑着说道。


    ….……….…….


    长安,自大典之事过后。


    又一个消息流传起来了。


    让百姓都无比的兴奋和激动。


    而且这种兴奋和激动,和大典时的还有些不一样,他们还都感觉这次的事情,和自己息息相关。


    楚王庙,要开了!


    顿时,整个长安的香烛店,全都销售一。


    无数百姓,都开始忙活起来了。


    楚王庙开庙,能少了自己?


    自己,定然要为楚王送上自己的贡品和诚意!


    国子监。


    孔颖达正在房间秉烛修书。


    “冲远,冲远,冲远啊!”


    “出事了,出事了,出大事了!”


    就在这个时候,虞世南连跑带叫的冲过来了。


    孔颖达放下手中的笔,笑着抬头,看着气喘吁吁的虞世南,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


    “你啊,世南,咱们都老大不小了,能不能去一去这火急火燎的性子,从年轻时就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就不能,改改?”


    孔颖达说道。


    虞世南嘿嘿两声,一屁股直接坐到了孔颖达面前。


    “冲远,你说对了,反正都已经老大不小,眼看着要入土了,还管这么多干什么?”


    “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更别说,这件事着实是让你想不到。”


    虞世南喝道。


    “什么事?”


    “楚王庙,要开了!”


    “嗯?”


    孔颖达听到这话,原本笑眯眯的眼睛骤然一瞪。


    轻轻吸了口气,而后缓缓点了点头。


    “楚王庙,终于要开了吗?”


    “也是,前不久我去那里看过,已经到了尾声,如此的话,我国子监可以不能失了礼数。”


    “楚王可是天下之诗圣,更是儒林魁首。”


    “吩咐下去,准备准备,我国子监的大贡,也得上!”


    “还有,那天到来,国子监的所有弟子,全都一同前去。”


    孔颖达沉思着说道。


    “明白!”


    虞世南搓搓手,赶紧应下。


    两人又商讨了些细节,虞世南便兴奋的去忙碌了。


    楚王!


    李宽!


    这个名字在他们心中,真的是分量无比重。


    读书人的指路明灯,儒林的人间巨擘!


    他们国子监当弟子的,万万不能少了礼数。


    孔颖达看着虞世南走远,缓缓起身,关了门,再点燃了几个蜡烛,把房间中照的通明。


    然后,拉出了一个箱子。


    打开。


    里面,有一块匾。


    “人间至圣!”


    四个字,雕刻着,龙飞凤舞。


    “终于能挂上了。”


    孔颖达沉声道。


    这个匾额,是孔颖达早就准备上的,除此之外,还有两块石碑,也是国子监为楚王庙的供品。


    三日后,正好可随着开庙,一同伫立于庙内,镇压乾坤,永警世人。


    …….…….…….


    长安。


    一个不大的院子。


    马周白易和高恭,还有几位好友一同席地而坐。


    “三日后,楚王庙就要开了,咱们去不去?听说不少读书人都要上一炷香,而有钱的还要张罗大贡。”白易沉声道。


    “没错,今天下午,我就抢了五把香,其他的都全都卖完了。”高恭也说道。


    “谁说不是啊,全程的百姓都沸腾了,没办法啊,楚王为咱们大唐,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是啊,这科举,要不是楚王殿下,早就已经胎死腹中。”


    “别说科举了,在蝗灾之中,要不是楚王殿下的粮食,咱们现在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反正我是得去上柱香的,这猪肉让我感觉我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就凭借这一点,我就欠楚王殿下很多了,要不然,我这次大病初愈没有猪肉这等营养加值,估计这会都要冻死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说不尽的楚王情。


    道不完的楚王功。


    马周轻笑一声,深深吸了口气,点了点头:“你们说的对啊,楚王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一辈子,若是没有楚王,就绝无可能寒门子弟的崛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楚王殿下恪守其言,乃是我等学子的老师,如此之开庙大事,我等能不去?”


    “虽说我等拮据,拿不出来大贡,但绝对不能少了咱们的心意。”


    “尽己所能!”


    马周说的无比坚决。


    也无比的肯定!


    白易高恭他们闻言,也都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如此!”


    “尽己所能!”


    “楚王殿下帮助我们太多了,我们无以回报,若是这时候再不显心意,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几人高声商讨着。


    院子里,无比激烈。


    而时间,一点点的也过去了。


    三天的时间,不短,但是也不长。


    更是在长安无尽百姓的期盼下,可以说是眨眼过去,很快就到了。


    ….……….…….


    楚王庙。


    位于兴化坊。


    可以说是长安城的中心了。


    安静和喧哗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兴化坊和朱雀大街中间,仅仅只隔了一个坊间,再往西不远,就是西市。


    毫无疑问,朱雀大街和西市乃是长安最为喧嚣和热闹的地方了。


    兴化坊此地,也是少有的松林林立,环境宜人,算是长安之中无比闲适的安居之地。


    原本此地有几个大院子,可全都是前朝之人所留,年久失修,压根没有了主人。


    正好!


    这地方放着也是浪费,京兆府便把楚王庙放着了这里。


    热闹!


    寂静!


    结合的无比恰到好处。


    但是随着今日太阳的重新出现,这里的一半寂静消失的无影无踪,全都是热闹了。


    无他!


    就因为今日楚王庙,开庙了!


    长安城中,无数百姓全都汇聚于此。


    不仅是喜欢信奉些神仙的老人,还有很多很多年轻人。


    甚至于,一眼看过去,老人都不多,大都是些年轻人。


    他们或许不信佛道,可楚王庙,在他们心中有无尽的分量。


    说实话!


    楚王庙,也可以说是和世间的一切都能扯上关系。


    有人求功名。


    在大唐,那些神仙有一个比楚王好使?


    怕是没有吧!


    拜神仙真的不如拜楚王。


    有人求安康。


    作为老神医孙老神仙的师傅,这安康长寿,求其他神仙有比楚王殿下还好用的?


    有人求发财。


    看看楚王府的那些,吃不完的粮食,用不尽的宝贝,还有那些亩产三十担的红薯,试问天下有财富能比过楚王的?这就是人间财神!


    有人求姻缘。


    说实话,求姻缘的那些小姐妇女啥的,心里想的都是要直接嫁给楚王。


    不论怎么看,楚王庙,好像可容纳一切。人间全能!


    天现在才刚刚开始亮起来。


    可是,楚王庙前已经是站满了无数百姓。


    “什么时候才开门,现在人可都不少了啊。”


    “这个当然是有吉时的,只是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


    “谁知道啊?对了,还不知道这庙门第一次是由谁来开,楚王庙中是没有主持的,可是楚王庙第一次正式开门,绝对少不了登高望重的人来。”


    “这个也没有听说,难道不会是陛下吧?”


    “陛下?应该不是吧,陛下这个时候会来?陛下身份尊贵,可是进了庙中,一切都是要以楚王为尊了,想想陛下肯定是不会来的吧?”


    “那谁知道啊,反正我是不管了,等会第一炷香,我抢不到,也绝对要抢到前一百柱香。”


    “前一百?也难了吧,看看这些人,估计能烧上就不错了。”


    “哎呀,不好,看,庙门要开了!”


    “…….”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大吼一声。


    顿时,无数人的目光全都看了过去。


    就看见那紧闭着的庙门,开了一条缝。


    紧接着,孙思邈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开门的,是孙思邈。


    这是魏征,杜如晦,他们想来想去,翻来覆去,最后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了。


    陛下不出!


    他们这些国公,还都没有资格能来为楚王庙开门。


    毕竟从官职上看,楚王可是王,他们不过是臣子罢了。


    如此,就只能从不是官职的人寻找了,孔颖达他们想过,可还是有些不太合格。


    孔颖达,声望是很大。


    但是这声望,大部分都是集中于读书人之中,对于那些普通百姓来说的话,还是差点意思。


    普通百姓不读书,也不管什么知乎者也。


    所以,想来想去,孙思邈最为合适了。


    老神仙之名,响彻天下。


    再说,


    楚王府的医者就是孙老神仙,这楚王庙,再由孙老神仙开启的话,不论怎么说都是合适的。


    孙思邈望着面前站着水泄不通,犹如堵墙的百姓。


    特别是一些老人,眼珠子都红了,手里的香烛紧紧的护在胸前,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姿势。


    “吉时已到,楚王庙,开!”


    孙思邈高声喊了两句话,而后直接闪到了一侧。


    紧接着,他话音还都没有落下,那前面的百姓“划拉”一声,就直接朝着楚王庙冲去了。


    这庙门很高,很宽,气势恢宏。


    但现在,却显得拥挤无比。


    百姓们一堆一堆的冲进去,谁都不甘落后。


    而没用多久,楚王庙上下,全都是香烛燃烧着的味道了。


    人头攒动。


    乌乌泱泱。


    着实恐怖。


    孙思邈,魏征,杜如晦,长孙无忌,他们都在一起站着。


    就在门口的角落。


    他们也进不去了。


    “楚王殿下,于百姓之中的声望,如此深厚,真不知道楚王殿下他自己知道了吗?”长孙无忌感慨。


    “不知道啊,哈哈哈…….等到楚王殿下回来的时候,估计自己可能都是一头雾水,相信那一天,若是楚王殿下回来的消息传出去,定然百姓会走出长安,十里长亭全都是迎接楚王的百姓啊!”魏征眯了下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都有些梦幻。


    他把自己代入了进去。


    只要想想,都感觉浑身轻飘飘的,仿佛灵魂都泡在了温泉中,舒爽的难以置信。


    只是,这样的场面,自己永远是得不到了。


    能让百姓如此的认同,太难了。


    杜如晦咽了口唾沫,点点头道:“谁说不是啊,着实是令人羡慕。”


    孙思邈倒是对此不是太意外。


    因为,他早就知道,以殿下之实力,迟早都要这样的。


    “楚王殿下,老夫孔颖达,率领国子监和学子,为你庆祝。”


    “今,国子监送来金匾一篇!石碑两座,永楚王殿下之教诲,立我大唐之魂魄。”


    “千百世,永不绝!”


    也就在这个时候。


    孔颖达浩浩荡荡率领着国子监的所有夫子和学子,从人群中走了进来。


    国子监的名字,在长安中终究是有些响亮的。


    人群自发的分开了。


    望着这些皓首白经的儒林巨擘,和一位位青葱学子。


    “嘿哈!嘿哈!”


    “…….”


    同时,有一批工匠带着两辆牛车,上面放着两块蒙着布的石碑。


    见此,魏征,杜如晦,长孙无忌和孙思邈迎了上去。


    国子监要为楚王殿下立碑送匾,他们是知道的。


    毕竟楚王庙中,要添置这些东西,是要上报给朝廷的,李世民不点头,谁敢随便放?


    魏征他们领着牛车,抵达早就准备好的地方。


    这地方,就在庙门十丈外的道路正中。


    石碑,立起来了!


    红布,扯下扬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合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两块巨碑,一左一右。


    上方的字,苍劲有力。


    ….……….…….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