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敌前撤退

作者:木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时此刻。


    义子甲率领的7000人,正在辽东女真各地大肆烧杀抢掠。


    他们将一个个小分队派了出去。


    在周围进行扫荡。


    打破庄子,烧毁耕田,抢走那些包衣,不管老人小孩,统统带走。


    而在这时,早早得到消息的二贝勒阿敏已经开始张罗起来。


    从留守的1万多人中,他凑齐了2000骑兵。


    然后快马加鞭,一人双马,赶过来阻止对方,命令步兵慢慢赶来。


    得到对方大规模骑兵出动的消息之后,闻人升的义子们迅速地开始将士兵收缩回来。


    并且开始逐步退却。


    一共真正烧杀强掳的时间,也就是十天窗口期。


    不过退却之时,现在他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有着随军西洋火炮。


    现在女真人有大炮,但只能用来守城,是缴获之明军城池上的大炮,太笨重了。


    现在女真人还没有这种随军火炮。


    集结之后,就开始迅速撤退。


    他们一路退到之前被拦阻的那条河的桥旁。


    接着又退到那条河的南方,烧掉了桥。


    弱势的300人都没有烧桥,而他们烧掉了。


    这个现象,让追击的阿敏明白,对面是一群新手,没有自信。


    阿敏立刻命令骑兵顺着上下游收集船只,寻找浅窄处,尝试从上下游渡河,包抄和夹击对方。


    同时他又下令后面的步兵加速赶来。


    既然对方是新手,就不用担心步兵急行太快,被对手击败了。


    义子甲发现现在确实有些麻烦。


    他知道这一条河的上游有一处地方可以过河。


    如果对方从河北面绕过来,就能很快追上他的步兵们。


    现在他的位置距离临时海港一共是300里路。


    继续向海港撤退,现在每天能撤退60里路。


    这对于携带着大量随军火炮,还有刚刚抢来的人口辎重来说,已经是速度的上限。


    每天都只能做到临时扎营,最简单的版本。


    即便如此,也要5天后,才能退到临时海港附近,得到安全的保证。


    可是阿敏的骑兵已经过河。


    随后以一天150的速度追击。


    终于在距离海港还有150里的范围,追上了对手。


    这时候双方就在距离海港150里处,展开了一场会战。


    这场会战,显然不是义子甲愿意进行的。


    但他跑不过对方,不得不进行。


    就像骑马与砍杀中,不开挂,那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加向导技能,没有之一。


    然而阿敏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而不自知。


    也不能怪他。


    此时他还不知道皇太极正在千里大回返,准备兜住敌人。


    他这一路追击,反而将对方给压迫到海港附近了……


    为了防止走漏消息,皇太极在出发时,并没有通知阿敏。


    否则的话,阿敏现在已经选择退缩不出。


    应该示弱。


    甚至故意打一场离心离德的败仗……


    诱敌深入。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成为现实。


    皇太极想要通知阿敏,是很简单。


    他可以利用明朝的驿站去通知。


    直接从山海关,然后再到锦*,直接花钱就行了。


    只需要短短五天时间就能通知到阿敏。


    至于阿敏为什么如此主动,想打赢这场战斗。


    那就是他想立战功,别人都在关内劫掠立下战功。


    他却在关外防守老家。


    而在这时,义子甲命令小队开始组成大队。


    150人的小队能够对付300人的队伍,但是绝对无法应付千人规模的骑兵。


    十个150人小队集成一起,组织1500人的空心大方阵。


    中间放上大炮。


    长枪手在中间,盾牌手在前,以及火枪手分布在4个角落。


    他用来放火枪。


    用来反骑兵。


    对方的骑兵其实就是骑马步兵。


    他们是要以重甲步弓列阵而战的。


    而不是在马上,像现在的蒙|古人那样玩软弓骑射。


    双方见面了。


    距离有三里。


    阿敏遥遥看着对方的阵形。


    他看到了对方开始披甲。


    他的眼神很好。


    对方的盾牌手披了三层甲,长枪手披了双层甲,火绳枪手也披着双层甲。


    而他的兵马也早早开始披甲了。


    士兵们都已经下马,开始牵着马前行。


    包衣和侍从们帮助白甲披上层甲,红甲披双层,也不一定,有钱的红甲,同样可以披三甲。


    棉甲,锁子甲,铁甲,三套下来有30到50公斤重,非强力精锐,光是背负都难,别说是作战。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双方都已经披甲列阵完毕。


    阿敏看到自己这一方,速度比对方还是快了少许。


    但对方也是久经训练的精锐,至少全部有甲,就很吓人了。


    7000人全部有甲。


    这得多富有才能做到?


    他自然不明白海贸的利润有多大,远远超过他们的强掳。


    他很快就下令一个固山开始带上1000人前去试探敌阵。


    而他自己的300名白甲,还有1700名,充当预备队。他都没有动。


    骑兵牵着马在前进。


    他们要到2里的范围内,才会上马冲击。


    只是当这些骑兵们逐渐接近时,一声炮响,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只见空心方阵两侧,已经推上炮车。


    马匹被解下,炮火已经开始发射。


    这些炮声影响了骑兵们的节奏。


    他们开始飞速上马,然后拉开疏散的距离。


    这让实心炮弹的效果降低了很多。


    打在骑兵冲锋的路上。


    很多炮弹都打空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炮弹运气挺好,打到一些马匹。


    随后在阿敏心疼的眼神中,数十个骑兵倒下了。


    然后他们开始迅速迫近一个最前面的空心方阵。


    两侧各放有10门6磅炮。


    它们开始陆续地射击。


    为了这次战斗,闻人升也是下了血本。


    连买带彷造一共弄了了60门6磅炮。


    随着对方骑兵的接近,炮兵们陆续开始将大炮装入散弹,并且推到阵前。


    如果这20门炮全部装上散弹,打出去,无疑会造成骑兵的重大伤亡。


    相当于一拳直接打在了对方的心脏上,自然是非常危险的。


    只是这个时候,当骑兵迅速靠近时,阿敏已经注意到了对方炮的危险。


    他立刻让旗手挥动旗号,让前方领军的固山额真选择撤退。


    他们的骑兵在阵前一个回旋,1000人最后丢下了20多个伤兵,然后撤了回来。


    能带走的伤兵,他们尽量带走了。


    现在对方大炮还在不停地轰鸣。


    有些装了散弹,有些还在装实心弹。


    他们如果多耽误那么半分钟,就有可能多损失几十个人。


    敌人的炮射速又快又勐,还打得准。


    是的,就是比明军准多了。


    而且还很有勇气,在骑兵接近时,还不逃跑。


    阿敏发现这点后,没有再选择进攻。


    因为他舍不得消耗自己实力。


    他后退两里路扎营。


    等待自己的步兵跟随上来。


    对手想要跑也不是那么容易。


    回到营帐中,阿敏儿子忍不住道:“阿玛,我们只要硬冲上去就行了,绝对能将他们打得崩溃。”


    阿敏闻言怒斥道:“硬冲你就知道硬冲,你知道这样一来,本旗人马将损失多少?”


    “对方有火炮,我们就没有办法用步弓将他们射崩溃,何况他们还有盾牌。”


    “对方火炮打得又远,又快,又准,我用的是骑兵试探,还能打死数十人,若是步兵集群射击,那肯定就是数百人死亡了。”


    “我们死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兵,他们都是一些红毛人,两钱汉。回来后大汗就会砍我的头,到那时我也要先砍你的头。”


    阿敏之子顿时低头了。


    他是阿敏最小的一个儿子,刚刚上阵没几年,还很想立功。


    而听到父亲这样一分析,才明白那个阵势的厉害。


    女真人玩不起这种兑子战术。


    如果不是关键的大战,他们不舍得消耗人命。


    如果是平时小型战斗,他们都要考虑是否能够全胜,是否会赔本。


    如果不能全胜,那么他们宁可不去打。


    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这种放血。


    但是每当到了决定全族命运的大战,他们又敢于牺牲。


    一死死上千人他们也在所不惜。


    白甲打完红甲上,红甲打完征发老人上。


    一定要将明军的那股气势打下去,保持百战百胜的这种心理优势。


    而在这时,阿敏已经看到棘手的地方。


    对方有能够用于野战的炮。


    明军本来也有,但都是小炮,射程不过百步。


    还不如他们的步弓强悍。


    所以他们不怕。


    还经常炸膛,简直是他们免费的内奸。


    而现在,对方的炮兵,就将他们最强有力的武器步弓给粉碎了。


    他现在想要冲破对方阵形,必须用骑兵以密集阵型冲锋。


    而对方的炮兵能打到三里。


    一开始骑兵可以稀疏阵形前进,避开炮火的杀伤。


    但到了500步之外,必须集合了。


    不然的话,就没有时间整队集结。


    500步冲到对方的前面,需要大概30秒。


    对方应该只能射出一轮。


    但是一轮,也是20发炮弹。


    一发炮弹打出一条血肉胡同,能打死伤10个人。


    20个就是200个人。


    这就很要命了。


    何况冲到阵前也没用,对方还有重盾重甲。


    里面还有火枪。


    双方对射,仍然吃亏。


    骑兵想硬冲,对方有长枪。


    拿宝贵的骑兵去对长枪,肯定亏本。


    但如果牺牲10个骑兵,能让对方阵形松散,大阵溃散,然后就是追杀。


    那时候10个骑兵的死,能让其他骑兵砍杀对方上千人,那就赚了。


    这就是为什么还是能看到骑兵冒死冲击长枪阵了。


    只要冲散一个缺口,其他骑兵涌进后,杀崩溃了,后面就好杀了。


    怕就怕的是对方不崩溃,一直和骑兵对着干。


    那就麻烦大了。


    即便下马步射,用重箭,也必须要在30米范围内平射,才能够打穿盾牌和重甲。


    然而这时火枪在这个距离上,也有破甲的功能。


    想明白这些的阿敏,自然会感到非常棘手。


    远战对方有炮,近战对方有重盾。


    可以说闻人升一开始设计这套战术,就是保证在被动防守的情况下能够站稳脚跟。


    这就是所谓的立于不败之地。


    对方的骑兵再强,重箭破不了巨盾,骑兵破不了长矛,还要接受火绳枪的洗礼,必然会溃散。


    阿敏虽然一开始决定了会战,但当他发现对方是个乌龟后。


    立刻开始专业化使用骑兵了。


    不再冲阵,而是纠缠骚扰。


    以小队,10个骑兵一队,这样的数量去进攻骚扰对方。


    下马射十次重箭就跑,刺激又有效。


    这迫使对方大阵不能散开,巨盾不能上车,甲胃不能离身。


    这样下去,士兵会迅速疲劳。


    而且他也让自己的步兵加速赶过来。


    他想过,至少能来5000步兵。


    这样的话,5000步兵+2000骑兵,就能进行冲阵了。


    义子甲立刻感受到难受。


    想要开炮轰击,打不准。


    想要派骑兵驱赶,打不过。


    想要派小队驱赶包抄,机动力不行,而且还要担心被对方骑兵聚集起来,搞成包围消灭。


    对方人数众多,可以互相接应,这不是之前那300人的时候。


    规模一大,很多战术就截然不同了。


    义子甲感到很难受。


    不过很快红毛人们给出了解决方案……


    他们派出了一些优秀的军官,充当散兵,去驱赶这些零散骚扰的骑兵们。


    他们携带着昂贵的前装线膛枪,用小锤子砸进铅子进入枪管。


    然后趴在大阵前面,对准骑兵的马匹射击。


    对方如果在百步外下马,就是他们的靶子。


    他们可以精准射击到200步外。


    马匹的目标比人大得太多了。


    最早的线膛枪是1498年在汉斯国奥格斯堡出现。


    线膛这种工艺对当时的加工技术来说非常复杂,昂贵的价格让它根本不可能作为军用。


    现在是16xx年之后了。


    线膛已经成为许多军官打猎的必备枪支,也是散兵们使用的武器。


    这一下,那些零散的10人小分队就倒霉了。


    他们被精准的子弹一个接一个打死。


    他们不得不停留在400步之外。


    而这个距离,足够让方阵的步兵们,卸掉铠甲和盾牌放在车上。


    他们如果想聚集起来冲阵,聚集是很消耗时间的,他们就有时间重新披甲。


    如此一来,义子甲终于得以再次缓慢上路。


    一路上保持着方阵形态退军。


    骑兵们紧紧在后面尾随。


    可是对方的方阵就是不乱,偶尔还会有散兵射击他们。


    这让骑兵们很难受。


    如果明军在退军途中,被女真人这样尾随,早就溃散了。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先不逃,那就会给将领的家丁们充当炮灰和盾牌了,用来阻拦那些女真人的骑兵。


    所以他们肯定争相逃跑,最后大半被杀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