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8章 以民择之,以贤竞之

作者:木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078章 以民择之,以贤竞之


    半月后,太行山中。


    某处山坡之上。


    一处长长的棚屋中。


    桌椅板凳齐备。


    荀彧,荀谌,荀攸,还有崔成四人正在耐心听课。


    让他们吃惊的是,还有“一条龙”也在前面听课。


    一条龙就是华歆、邴原、管宁三人。


    时人并称为“一龙”,其中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而管宁则是龙尾。


    其中管宁听得最为认真,华歆听得最为兴奋,双眼放光,邴原最为镇定。


    “天下之事,天下人事之。天下之人,天下人理之。”


    “人人天生地养,皆如一也。”


    闻人升此时开始讲学,讲到思想,和整体架构了。


    “君不贵,民不贱,君民一也。君不贤,民可换之。君不肖,民可换之。”


    是的,现在闻人升直接在讲学中,透露出造反的味道。


    反正势头已成,现在就是正本清源的时候。


    也就是所谓的分清支持自己的人。


    不能再让混子在里面混着,将自己的力量给分散了。


    荀攸听得心中大动。


    这话听起来是大逆不道,却很合乎他的胃口。


    因为汉代就有换皇帝的传统。


    最著名的当然是霍光换帝。


    刚刚上位的皇帝刘贺,贪图享乐,不务正业,上位才20多天就被废除了。


    然后换成汉宣帝,历史证明这次换对了,宣帝很有作为。


    当然霍光也倒霉了,他死后全家被杀……


    这就是你为天下人换了好皇帝,但你本身这种行为就不被好皇帝能接受。


    这时,荀彧立刻举手。


    闻人升笑笑道:“你且起来说话。”


    “谢过赵师。皇帝不肖,臣子当劝谏之。皇帝不贤,臣子当教导之;臣不该换君,以臣犯君,乃是违背尊卑,大逆不道。”荀彧坚定道。


    荀攸一听就着急了,这个叔叔还真敢说。


    这可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人家可是摆明车驾要造反了,就不知道什么叫君子随机应变吗?


    他想说话,却见闻人升一伸手,然后问道:“你可有子嗣?”


    荀攸一听,心中冷了,完蛋了。


    这个叔叔要被杀了。


    都问子嗣了,这要是有的话,就可以开杀了。


    “尚未有之。”荀彧认真道。


    闻人升点点头,荀彧第一个儿子要到193年才出生。


    “在场诸生,可有子嗣者?”


    “师尊,我有。”


    “我也有。”


    一时间,有一多半的人举手。


    “很好,你们的子嗣若是不肖,不贤,如何教之改之?”闻人升又问道。


    有人起身道:“不贤则以棍棒加之,贤则以蜜糖奖之。”


    “其他人了?”闻人升问道。


    “以理服之。”这时,一位温文尔雅的学生站起来说道。


    “若其屡教不改,又当如何?”闻人升又问道。


    “这,只能以苦心教之,带其入田间,体会民间疾苦,让其明白为父苦心也。”那学生想了一下道。


    “很好,很好。”闻人升点点头。


    然后他又对荀彧道:“你明白了吗?”


    荀彧的智商当然明白了。


    太行山人的说法是,你说的那一套,都是虚的假的,你要想让一个人变好变贤明,最实际的法子,就是教导孩子的法子。


    可是当你将天子看成孩子来教导时,已经违背了尊卑上下。


    因为是天地君亲师,君在亲前。


    所以皇帝是教导不好的。


    如果本性已经定了,绝对不可能被臣子劝谏改好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


    那些胡作非为的皇帝很多,又有几个被劝谏好的?


    当然也有些皇帝完全按照臣子的劝谏去做,结果发现臣子是在坑他,臣子自己于是重新启用太监厂卫,彻底不相信臣子了。


    “可若是如此做,上下尊卑不分,秩序不明,还不得天下大乱?”荀彧又反问道。


    “那现在的世道如何?”


    “现在的世道大乱,正是上下尊卑不分……”荀彧说到这里,就停住了。


    他心里很清楚原因是啥,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磕头是不怕磕头的,也不怕行礼。


    还不是因为豪强兼并土地所致,朝廷又加大收刮,卖官鬻爵,宦官作乱……


    这些问题,可以说三国属性中设定智力超过90点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因为抑制豪强兼并,本来就是朝廷的一贯措施。


    汉武帝曾经多次大量强行迁徙地主富户豪强,其中一个效果,就是让他们在本地的土地空置下来,只能让给百姓们了。


    可惜这必定要遭到士人豪强的本能反对。


    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聪明人的头等难题。


    豪强抑制不了,土地就不能停止兼并,土地不停止兼并,百姓迟早就会饿死。


    这个时候,什么尊卑上下,平时再多的教化威慑,都不可能再威慑到任何人。


    因为威慑的前提是这个人还活着,家人还活着。


    现在一家人都活不下去了,你什么家,什么圣人,说什么话,都没用。


    “看来你也明白了,天下大乱,原因不在于上下尊卑不分,而在于上者仗恃力量,剥夺下者土地。所以本山人才说,民可择君,唯独有此,才可令上者忌惮,才可让上者不能兼并土地。上古三皇五帝,以贤者为君,方有盛世。”


    这里又是闻人升在忽悠了。


    你们不是说上古三皇是明君中的明君吗?


    就拉他们出来背书。


    曹丕篡位也是用这三位来背书的。


    “这,天下之大,何者为贤?贤无标准,如此一来,传承混乱,每次传承都有内乱,百姓死伤何其多也?”荀彧又道。


    “如今之世,百姓死伤少乎?”


    闻人升说到这里,直接站起来,“就我之前所见,九州之地,处处都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直接把曹操的诗词《蒿里行》给拿来用了。


    “先生所言没错,可是以先生之意,就能避免这种状况?要知道即便是贤君,也不能避免土地兼并,而土地只要一直兼并,那就迟早会有百姓无饭可吃。”荀彧接着道。


    “百姓没有土地可耕,可以去外面耕作,外面土地无数,贤君所做之事,就是不断迁徙多余百姓,让四面分布。而这事绝不是一姓之族可以做的,因为太苦太累,还要担心外出百姓,无法控制,在海外壮大势力,回来抢夺皇帝之位。”


    “只要让皇帝之位不是家传之,贤者有份,不贤者下,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外出百姓若是贤者,也可以回来为君。”


    闻人升笑笑。


    众人大惊,震惊,惊讶。


    闻人升的想法,简直是龙腾宇宙,无可限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