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2章 垦荒山中

作者:木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072章 垦荒山中


    战后。


    蓟城内。


    一片欢腾。


    幽州太守刘焉亲自设宴。


    其实闻人升知道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此时刘宏还没有改州刺史为州牧。


    幽州之中,有监察百官权力的长官叫“刺史”。


    俸禄低,但权力大,后来改为州牧,执掌一州军事民政,等于割据一方,就厉害了。


    现在还只是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


    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


    但这个世界显然容忍了这个错误,这就是众人意志的厉害。


    错的也能变成对的。


    当然仅限于次级世界,真正的主世界,或者大世界,那必然是不行的。


    个人意志抗不过自然规律。


    就好比武侠世界中,左脚踩右脚上天,被认为正常厉害,但随着读者普遍上过九年义务教育,就越来越不行了。


    一代读者一个版本的世界。


    “这次一战功成,抓获黄巾四万余,全赖校尉之功。”刘焉向校尉邹靖敬酒道。


    “多谢明府。”邹靖也很高兴。


    这次的功劳,足以让他升迁。


    “吾听说,战场之上,有奇人使用战车造城,大破贼寇,可有此事?”刘焉问道。


    邹靖直接表功道:“正是,此乃麾下别部司马赵曲长所作,威力非凡,一举破敌。”


    “快请此奇人入席。”


    是的,这庆功宴,下面的曲长啥的是参加不了。


    参加的都是州郡高官……


    卖命的活你们干,功劳他们得。


    这也是为啥汉家城池被黄巾破掉许多的缘故。


    都是买官上来的,拼命捞钱,谁还在乎军士军备?


    士兵们没有功劳,也不愿意守城拼命。


    不过刘焉是不同的。


    他早有造反之心,而且心中酝酿着大计划。


    可以说他的战略目光绝对是一顶一的。


    只可惜人算不过天,他早早死去,战略筹划平白便宜了别人。


    这时,闻人升应命到来参加。


    只见他长袍博冠,望之非俗。


    “果然奇男人也,快请先生入座。”刘焉一见之下,只见对方身上有一股出尘之意。


    类似于司马德操,司马徽的气质。


    虽然年轻,但汉代牛逼人多了,都是年纪轻轻就大牛的。


    最出名的自然是霍去病,20来岁完成别人一辈子的功业,然后就走了。


    “不知先生出身哪家郡望?”等到闻人升入席后,刘焉又问道。


    “山野农户,何谈郡望?”闻人升淡淡道。


    “哦,不知先生可愿入州郡?我欲征辟先生为别驾从事,不知先生可愿屈就?”刘焉殷切道。


    众人闻言大惊。


    刘焉这个筹码给的可是够大的。


    这个官职是辅佐州刺史的,是刺史高级佐官之一。


    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


    当时论者称其“居刺史之半”。


    现在的刘焉,其实就是幽州刺史。


    参加宴会的州郡高官们,一个个看着闻人升。


    他们心想,这小子真是一步登上天子堂了。


    这刘焉可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深受当今圣上的信赖。


    当上别驾,随后再举荐一下,就是朝廷重臣了。


    然而众人都没有想到,闻人升只是笑笑:“山起兵,仅为捍卫乡里,免遭横祸,不求闻达于诸侯也。”


    “先生志向果然高洁。”刘焉很可惜。


    不过这也正常。


    如今很多名士就是这样,故意拒绝被征辟,来提高名声。


    反正闻人升这一拒绝,明天名声就能传遍各大世家豪族的宴会上。


    “多谢使君夸奖,愧不敢当。”闻人升笑笑。


    随后众人敬酒,喝酒,又是一通吹捧。


    很明显,空谈之风已盛。


    酒过三巡,突然有人道:“府君,如今四万多黄巾,被关押在城外军营,如此众多,每日光是粮草就要消耗百十石,时间一久难以维持。”


    “不知诸位有何办法?”刘焉问道。


    “不如直接杀死,建造京观,震慑贼寇。”一位州从事说道。


    众人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有人摇头道:“太过残暴,他们之中也多是乡里之人,何至于此?”


    “不,他们都是外州之人,来我州生事,不加以屠戮,又如何吓阻他人?”那州从事坚持道。


    这时,邹靖


    突然道:“之前我考虑过此事,赵先生说,可以将这些人送入常山等山谷之中开垦荒地,如此一来,即可不费吹灰之力,又能收得粮草。”


    “可是常山乃是冀州之地,和我幽州互不统属,如何送入?”又有人质问道。


    “我们幽州也有山脉正与常山相连,可以从此而入。”有人道。


    “这样吧,我再给冀州刺史书信一封,请他允许这些俘虏入山垦荒,安置一二。”刘焉于是说道。


    他是想以邻为壑,将这些贼子扔给别人。


    如果对方不收,再做处置。


    只是这粮草的确是个大问题。


    一天吃百十石,即便是混了草根树皮杂粮,也是消耗太大。


    难怪都杀俘虏。


    而在这时,闻人升主动请缨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吾愿押送这些人,去代郡山中谷地开荒。”


    众人听愣了。


    放着好好的别驾不当,去山谷里开荒?


    不是有病吧?


    山谷寒冷贫瘠,进去后,活不过四十岁就容易死掉了。


    傻子才去那里。


    “先生果然仁义,既如此,我请表先生为幽州典农校尉,前往山中带众开垦。”


    “多谢府君。”


    闻人升心想,看在你给自己最初开局多出了几分力的情况,就帮你一下。


    “好说,我再助先生粮草五百石,农具若干,耕牛一百……”刘焉继续示好道。


    他早有自立之心。


    闻人升的本事,他其实已经从身边人知道了。


    能造出战车之法,千人抵抗数万人的进攻而不乱。


    这种本事,他若学了去,那对抗朝廷就有把握了。


    他有造反之心,他三个儿子,有两个也是学他。


    长子和次子后来和马腾联络,妄图进攻长安董卓,结果被杀。


    “多谢府君。”


    随后一场宴饮结束。


    接着,闻人升就马不停蹄地命令学生们开始去组织那些俘虏。


    应该说是饥民才是。


    学生甲担心道:“老师,数万之众,犹如惊弓之鸟,如何安抚?”


    “一手粮,一手剑,即可安之。”闻人升胸有成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