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6章 大局观

作者:陈词懒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有了气象武器的近海打击,台风依旧按照它原本的趋势和路线发展。


    即将迎来的台风是远洋生成台风,它一路长途跋涉,弧形走位,结构紧凑,快速加强,三十个小时就从热带风暴升到超强台风级。


    台风中心经过附近洋面的风力,曾一度达到十七级。


    抵达近海区域时在十三到十五级,如果这个级别登陆,也是非常危险的。


    即便没有取消近海试验,当地管理部门也做了多套防御措施,气象局启动了应急响应,防灾指挥部制定了多项应急预案。


    因此,现在临时取消,防御台风的行动上却并不显仓促,台风登陆地没有太大影响……


    也还是有的!


    城市里,雨还没有立刻落下,风渐渐大了起来。


    街道上,一手拿着雨伞,一手举着手机拍摄雨伞和自己发型的变化,不停改变姿势角度,相当兴奋地哔哔叭叭说着什么的人,很大可能是第一次见台风的外地游客。


    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


    有人穿上提前准备好的雨衣,跑到外面举着手机拍视频。风变得大了,他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声音不大听不清楚。


    “台风啊!是台风!对不起,我有些激动,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台风!”


    “刚出来的时候风还不大,还有人撑伞,现在看不到谁打伞了,已经感受到行走艰难!”


    说话间,他手贱的把旁边一个带翻转盖的垃圾桶盖拨了一下,看着垃圾桶的盖子被风吹得跟风车似的不断翻转。


    手机镜头还来了个特写。


    随着风势渐大,穿着雨衣严重影响他的行动,思索之后他把雨衣脱下来,然后继续往前走。


    “看到那些树枝树叶没,还各种被吹到天上的袋子?哎哟我去,有个大垃圾桶在路上跑!”


    然后举着手机沿路追垃圾桶。


    愣是没追上。


    “旁边那个车,看到那排全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没,多米诺骨牌二轮版……哎我觉得它们立马就要起飞了!”


    “飘逸!太飘逸了!不过我体重大,站得稳,来我给大家cos一个定海神针!”


    正嘚瑟呢,有工作人员怼到面前


    “不要停留户外!回到安全场所!”


    不远处的另一条街。


    也有一部分游客正在行动,不过他们没有住酒店,他们住的是居民小楼。


    当时近海试验消息出来的时候,他们慢了一步,酒店订不到了,看这边有租房信息,就赶紧出手,临时租了几天。


    现在形势变化,近海试验取消,大部分游客退房,有酒店房间空出来。他们本打算转去酒店的,不过这里的老板给了折扣优惠,还附赠餐食,态度不错,他们也就继续留在这里。


    而且老板说了,想感受台风就不能到酒店。在这里住着更有体验感。


    在这里干什么都方便,吃喝直接下楼,楼下就是老板自己的餐厅。不想下楼也可以让老板送餐。


    想逛街出门右转去商业街,随便逛。往前不远就有车站。


    想拍个视频,也不用担心打扰别人,更没有酒店那么多限制。


    他们一想,也对噢,于是继续住这儿。


    两个年轻人拿着手机正准备出门,看到老板,好奇问道


    “老板,你们这里玻璃门窗不需要贴胶带封印吗?我看旁边有店铺在贴胶带!”


    老板大手一挥“不用,用不着!唉呀,小场面啦!去年还有个登陆强度风力十七级的呢!”


    俩游客惊叹“哇——”


    然后他们拿着手机跑出去拍摄隔壁店铺贴胶带。


    有意思的是,隔壁店铺并没有贴网上所说的那种米字型,而是贴了一个“麦”——店主在玩“麦克风”的梗。


    确实吸引了好几个游客在那里拍照,还在店里买了东西。


    这边餐厅的店主输了!早知道我们也玩这个!


    不多时,风变得更猛了,待在外面已经很危险,餐厅老板大声招呼租客们回避。


    正在拍视频拍得兴奋的人当然是……乖乖回避!


    现在网络还好,也没有停电,浪起来!


    虽然此行没能看到奇观,心中颇为遗憾,但能看到台风,也不虚此行!


    不管现实生活中有多怂,网络上能浪到飞起!


    假装还在外面勇敢冲锋的样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动态——


    【来台风了,要不要出来玩[视频]】


    下方立马有人评论


    【来台风了,千万不要出去玩!】


    【极限作死?】


    【看视频,还在外面浪的不止一个人啊,都特么人才,这是要集体飞升?】


    【转瞬即逝.jpg】


    此次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十四级,人力不可抗拒。


    这种时候,再大的好奇心也知道不能跑到户外去浪。


    不过,租客们隔着窗户,有些人胆子倒是大了。


    好奇心旺盛,寻求刺激的游客,拿着手机打开镜头,靠近一楼的大玻璃窗。


    “嗷嗷嗷!刺激!”


    “台风啊!台风来了!我给兄弟们展示一下……”


    后面不远处,餐厅老板招手让他回去,别靠近那边临街的窗户和门。


    外面不知道有什么被吹过来,砸在门窗上,整面玻璃以及旁边的玻璃门应声而碎。钢化玻璃整面碎成小块。


    强劲的风势裹挟雨水,冲刷进来。


    拍视频的游客什么都顾不上了,大叫着,连滚带爬。慌忙之下,一时间也不知道往哪儿跑,最后还是餐厅老板拉着他们赶紧到安全地方去。


    这次台风,不是这几年登陆的台风里面最猛的,但仅仅这些,已经让第一次见台风的人有了深刻认知。


    终于回到房间躲着的游客,处理手臂上的那些小伤口,惊魂未定,叹道“唉,我觉得像这种自然灾害,能打掉还是打掉吧,太可怕!近海试验怎么就取消了呢,太可惜。”


    店主也道“谁说不是呢!”


    起初听到说要进行近海试验,他们这地方属于能看到奇观的位置之一,可把他们兴奋的,一夜都没睡好觉,第二天大早起来买材料,囤物资,做计划。


    什么都准备好了,却突然被告知近海试验取消。


    唉!


    其他地方,一些居民和游客也在议论。


    “干嘛要取消啊,保守对待并不是说不能进行,也没听到别的国家说取消。”


    “系统才开始升级不久,接下来再看看。”


    “还好是在现代社会,应对台风的办法多,这要是在古代,难以想象,怎么遭受得住!”


    有本地人传到网上的视频——


    人在家里,面无表情,了无生趣“好无聊,好想看奇观,好不容易能在家门口看奇观,为什么要取消?抗议!今年应该有台风再过来吧?下次别取消了!”


    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和本地人上传的视频、发布的言论,关于此次近海试验取消是对是错,再次引发争议。


    【这种祸害打掉就好了,为什么要留着让它危害当地?附近几个省都被台风影响,几条老街又要淹水了。】


    【上面不是说了吗?那个什么气象武器的系统正在升级,现在要保守对待。】


    【针不刺你不知疼,没扎到你身上,你当然说的轻松,我们这边一到台风就断电,小区旁边的路面要清理好久,烦死了!】


    【啊这……我们这里也是台风受灾区,每年都要经历几次,已经习惯了,反而这个什么近海试验让我慌,取消了正好,不管风吹雨打,我心里踏实。】


    【赞成取消近海试验!甭管他们在哪里试验,别在我家门口!听说那个系统最近还在升级,在升级期间没稳定下来,怎么敢使用?一旦出bug,要是比台风的灾害级别还高,我老家那不就得直线进入末世了?】


    【台风我能抗,真要是来末世,我就没胆量去抗了,躺平吧】


    阳城,已经回到家了风羿,在翻看网上的舆论动向。


    那些受灾区域发布的视频和图片里面,翻倒的树,砸坏的车,凌乱的街道,内涝的城区一角。


    他的建议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取消本次近海试验这件事上,他确实推了关键一把。


    如果没有他搞出高空跳伞,蝴蝶计划的卫星网络不会出现短时波动,原本定好的东南近海试验就不会出现争议和反复,也就不会有这些受灾画面。


    管家端上茶递过去,缓声问“后悔了?”


    没有了气象武器的近海打击,台风依旧按照它原本的趋势和路线发展。


    即将迎来的台风是远洋生成台风,它一路长途跋涉,弧形走位,结构紧凑,快速加强,三十个小时就从热带风暴升到超强台风级。


    台风中心经过附近洋面的风力,曾一度达到十七级。


    抵达近海区域时在十三到十五级,如果这个级别登陆,也是非常危险的。


    即便没有取消近海试验,当地管理部门也做了多套防御措施,气象局启动了应急响应,防灾指挥部制定了多项应急预案。


    因此,现在临时取消,防御台风的行动上却并不显仓促,台风登陆地没有太大影响……


    也还是有的!


    城市里,雨还没有立刻落下,风渐渐大了起来。


    街道上,一手拿着雨伞,一手举着手机拍摄雨伞和自己发型的变化,不停改变姿势角度,相当兴奋地哔哔叭叭说着什么的人,很大可能是第一次见台风的外地游客。


    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


    有人穿上提前准备好的雨衣,跑到外面举着手机拍视频。风变得大了,他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声音不大听不清楚。


    “台风啊!是台风!对不起,我有些激动,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台风!”


    “刚出来的时候风还不大,还有人撑伞,现在看不到谁打伞了,已经感受到行走艰难!”


    说话间,他手贱的把旁边一个带翻转盖的垃圾桶盖拨了一下,看着垃圾桶的盖子被风吹得跟风车似的不断翻转。


    手机镜头还来了个特写。


    随着风势渐大,穿着雨衣严重影响他的行动,思索之后他把雨衣脱下来,然后继续往前走。


    “看到那些树枝树叶没,还各种被吹到天上的袋子?哎哟我去,有个大垃圾桶在路上跑!”


    然后举着手机沿路追垃圾桶。


    愣是没追上。


    “旁边那个车,看到那排全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没,多米诺骨牌二轮版……哎我觉得它们立马就要起飞了!”


    “飘逸!太飘逸了!不过我体重大,站得稳,来我给大家cos一个定海神针!”


    正嘚瑟呢,有工作人员怼到面前


    “不要停留户外!回到安全场所!”


    不远处的另一条街。


    也有一部分游客正在行动,不过他们没有住酒店,他们住的是居民小楼。


    当时近海试验消息出来的时候,他们慢了一步,酒店订不到了,看这边有租房信息,就赶紧出手,临时租了几天。


    现在形势变化,近海试验取消,大部分游客退房,有酒店房间空出来。他们本打算转去酒店的,不过这里的老板给了折扣优惠,还附赠餐食,态度不错,他们也就继续留在这里。


    而且老板说了,想感受台风就不能到酒店。在这里住着更有体验感。


    在这里干什么都方便,吃喝直接下楼,楼下就是老板自己的餐厅。不想下楼也可以让老板送餐。


    想逛街出门右转去商业街,随便逛。往前不远就有车站。


    想拍个视频,也不用担心打扰别人,更没有酒店那么多限制。


    他们一想,也对噢,于是继续住这儿。


    两个年轻人拿着手机正准备出门,看到老板,好奇问道


    “老板,你们这里玻璃门窗不需要贴胶带封印吗?我看旁边有店铺在贴胶带!”


    老板大手一挥“不用,用不着!唉呀,小场面啦!去年还有个登陆强度风力十七级的呢!”


    俩游客惊叹“哇——”


    然后他们拿着手机跑出去拍摄隔壁店铺贴胶带。


    有意思的是,隔壁店铺并没有贴网上所说的那种米字型,而是贴了一个“麦”——店主在玩“麦克风”的梗。


    确实吸引了好几个游客在那里拍照,还在店里买了东西。


    这边餐厅的店主输了!早知道我们也玩这个!


    不多时,风变得更猛了,待在外面已经很危险,餐厅老板大声招呼租客们回避。


    正在拍视频拍得兴奋的人当然是……乖乖回避!


    现在网络还好,也没有停电,浪起来!


    虽然此行没能看到奇观,心中颇为遗憾,但能看到台风,也不虚此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