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96章 强盛的魏国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空上明月高悬,苏蜀站在泰山号战列舰甲板上活动。


    今夜是他值班,要集中精神观察舰队周围的情况。


    帝国皇家海军舰队强大,周围又是较为安全的海域。


    但帝国皇家海军一名合格的将士,必须要保持时刻的警惕。


    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战争,哪一个先到。


    敌人进攻之前,绝不会事先打好招呼。


    军舰必须时刻准备,敌人随时准备进攻的情况。


    当然也只是提高警惕,不必时刻紧张兮兮。


    帝国皇家海军有着不同的警戒等级。


    在这种陌生海域,只是可能发生战争,警戒等级不高,但必须要有四分之一的将士夜晚值班。


    军舰发生战争时,可以离开进行反击。


    苏蜀今晚的任务就是瞭望,这是他主动要求,体验海军的每一个兵种,对海军的各项操作,要做到心中有数。


    舰队的左前方,隐隐约约出现的小亮点,吸引了苏蜀全部的注意力。


    舰队继续向前行驶,这些小亮点露出了它们的真面目。


    这些是树立在海边的一座座灯塔。


    灯塔上燃烧着明亮的电石灯。


    巨大的光亮通过反射镜,把灯塔临海的一面照亮。


    灯塔上的技术看着非常老旧。


    帝国海岸边的灯塔,已经不再使用反射镜。


    有学者发明灯塔透镜,这种装置可以把中心光源,转化成一束束更加明亮的光源。


    苏蜀抬头望向泰山号战列舰舰岛上方的灯光。


    一束束笔直的灯光,照亮整个舰队。


    它采用的灯光技术,就是帝国最新的技术。


    苏蜀看着这些海边的灯塔,他也能推测出魏国的实力。


    他接触到的其他藩属国,只是在海港城池周边,树立指引方向的灯塔。


    现在距离海图上标注的港口,还有很远的距离。


    魏国能在这种地方,建立完善的灯塔,指引海上的船舶。


    这足以说明两件事。


    第一,魏国非常有钱,负担得起沿途灯塔建设的费用。


    第二,魏国航海业比较发达。


    全国都没有几艘船,完全没有必要,投入巨资建设灯塔。


    苏蜀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岸上。


    他发现进入魏国的国界,岸上一改往日的冷清,夜晚时有着点点烟火。


    这种人间烟火,看上去比荒凉的海岸更让人舒适。


    苏蜀不用思考,他就明白具体的原因。


    祁国处在大草原,国民以游牧为主。


    本就不多的国民,散落在草原各地,根本形成不了足够的数量,聚集成一个个城镇。


    魏国所在的地方,却适合种地。


    农耕文明必须要聚集在一起,才能产生持续生产的能力。


    这些人形成一个个自然村落,村落一多,自然就会形成大规模居住的城镇。


    ………………………………


    苏蜀打着哈欠,走出了宿舍。


    他听到外面响起炮声,还没见识过军舰正式对敌,兴奋的跑出来查看情况。


    苏蜀看到陆元琪参谋一副淡定的模样,他就知道炮声与帝国皇家海军舰队没有关系。


    这么一支庞大的正规军,脑袋被驴踢的海盗,也不会招惹他们。


    无论是魏国海军还是西方各国的海军。


    他们见识到舰队的规模,更能判断出舰队的强大,同样不敢招惹帝国皇家海军舰队。


    苏蜀好奇的问道:“哪里传来的炮声,炮声好像离军队不远。”


    陆元琪参谋指着前方两点钟方向。


    “小苏,炮声是从那里传出来,距离舰队应该不算远,大家都用望远镜观看。


    现在海面上有些雾气,看的不太真切。


    只要再等待一会儿,距离更近一些,就能看出来是哪两方势力在打仗。”


    苏蜀看到甲板上的将士,已经把舰炮的炮弹放置在战斗位,炮兵随时能投入战斗。


    如果前方的势力,真敢挑衅帝国皇家海军舰队。


    都不用泰山号战列舰出手,随行的巡洋舰,就能用炮火淹没敌军。


    苏蜀对于这事也很好奇,他拿起望远镜,向着前方看去。


    他瞟了一眼航海钟的时间,现在是早上六点五十分,海上的雾气还没有散尽。


    他从望远镜里,只能看到有不断闪烁的火光传来。


    随着两者距离越来越近,再加上天空上太阳的暴晒,减轻了雾气的浓度。


    前方是七艘船正在互相开火攻击。


    一方只有两艘稍小的军舰,他们却压着对方五艘稍大的军舰。


    两方的军舰都有着桅杆,一方是单层甲板,军舰显得瘦长。另一方是双层夹板,样式非常传统的西方风帆战列舰。


    陆元琪参谋还没有看到两方具体的情况。


    他语气坚定的说道:“占上风的那一方,只有两艘军舰,却压着对方五艘军舰打。


    他们使用的火炮,运用了火冒技术。


    这样才能以极高的换弹频率,用规模更小的火炮,打出火力压制。”


    苏蜀笑着说道:“我也能看明白,弱势的一方,西方战舰样式太明显了。


    帝国初期采用国这种样式的军舰,但也没有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一些细节更改。


    更何况强势的一方,军舰两侧的明轮,太过显眼了。


    国内海军一直说,明轮船不适合军用。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明轮军舰,这场战争他们打的很不错嘛。”


    两方的距离,已经接近到可以直接观察清楚对方。


    苏蜀不用推测,他直接看军舰上的旗帜。


    占上风的那一方,就是魏国海军。


    弱势的一方,不是海盗,而是西班牙海军。


    这应该是西班牙王国无法忍受殖民地丢失,派遣军舰借着雾气偷偷观察魏国的情况。


    魏国军舰发现敌军,立刻追了出来,死咬着对方不放。


    展铁提督看到面前这种情况,他特意用望远镜观察两方的人。


    一方是与他们面庞一样的汉人,一方是金发碧眼的西夷人,他们判断没有出错。


    他笑着说道:“没想到初到魏国,我们就遇到这种情况。


    通知舰队前方的巡洋舰,援助魏国海军。”


    帝国皇家海军舰队正在出访魏国,遇见魏国海军追击敌舰。


    送出一个顺水人情,这是举手之劳。


    西班牙王国与大华帝国关系一点都不好。


    泰山号舰长李平浪最大的功绩,那就是把属于西班牙王国的直布罗陀夺走。


    苏蜀看到前方的军舰开炮,他是第一次见到军舰投入实战。


    只看到道道火光从军舰飞射向敌舰。


    随后传来巨响,五艘敌舰四艘大残,攻击的主要目标桅杆,直接被炸断。


    有一艘敌舰想要规避炮击,直接被炮弹命中,军舰炸成两截,缓缓沉落海洋。


    炮声响起之后,一直在专心致志对敌的魏国海军,这才发现一支从迷雾中冲出来的庞大舰队。


    他们刚看到这支军舰,吓得冷汗直冒。


    随后看到军舰上方的旗帜,又见到军舰帮助他们对敌,这才知道是友非敌。


    苏蜀看着前方的军舰与魏国海军通过旗语交流。


    他对复杂的旗语,还弄不明白意思?


    他像身旁精通旗语的陆元琪参谋询问道:“老陆,他们在交流什么?”


    陆元琪参谋简单翻译道:“我们表明身份和来意,魏国海军欢迎我们的到来。


    其中一艘军舰,要在这里收拾残局,等待援军支援,把这些敌舰拖回港口。


    另一艘军舰作为向导,引导我们前往魏国最大的港口。”


    陆元琪参谋翻译完,开心的说道:“这段时间的雾气真大,有向导带路,我们就不用多走冤枉路。


    大雾天六分仪都没办法使用,只能依靠经验,沿着海岸线行驶。”


    舰队与魏国海军交流好,他们再次起程。


    苏蜀看着前方带路的魏国海军军舰。


    这艘军舰是各种技术杂揉的军舰。


    他前行时,桅杆升起船帆,在还风的吹拂下前进。


    同时桅杆前方的大烟筒,冒起了滚滚黑烟。


    位于军舰两侧的钢铁明轮,开始缓缓转动。


    明轮拍打着海面,给军舰带来额外的动力。


    苏蜀看着军舰的情况,他就知道这艘军舰,完全是魏国自产。


    魏国能制造蒸汽机加明轮驱动的木壳军舰。


    这说明魏国的蒸汽机技术,已经能在船上稳定运行。


    他们惟一的弱点,那就是无法突破螺旋桨技术,只能采用明轮这种民用技术。


    魏国现在的技术,距离大华帝国第一代铁壳船的技术已经不远。


    军用技术都已经成熟,生产一些明轮货轮,完全没有问题。


    苏蜀从造船业这一点,他就能见识到魏国的强大。


    没有一定的工业底蕴,根本造不出来军舰。


    苏蜀本以为在美洲大陆,工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是曹国,现在看来魏国当仁不让。


    舰队接近魏国的港口,太阳已经在天空上高悬许久,浓烈的海雾也渐渐散去。


    苏蜀看到魏国港口很繁忙。


    大量的明轮船,不断出入港口。


    有一些明轮船,依旧保持着船帆与桅杆。


    这些明轮船的体型稍大,一看就是要跑远洋贸易。


    魏国蒸汽机技术还是不算成熟,无法保证船用蒸汽机的稳定性,桅杆与船帆还是不能舍弃。


    一些中小型的货轮,他们为了更加便捷,完全舍弃了桅杆与船帆,只依靠蒸汽动力行驶。


    魏国海军前往军港,他很快把帝国皇家海军舰队到来访问的消息传递给上级。


    魏国海军立刻派出军舰迎接,护送帝国皇家海军舰队进入军港。


    苏蜀看着魏国海军的情况,只是这一座军港,至少有二十艘魏国建造的军舰。


    舰队很快进入军港,军舰停泊好。


    苏蜀看到一名魏国海军将领,拿着魏王旨意向他们走来。


    这名魏国海军将领敬了一个军礼后,大声宣读道:“魏王欢迎帝国的使者到来。


    魏王在大梁城等待使者,同时让我们招待好友军。”


    展铁提督与曹正圆参谋长商量好。


    他负责留在军港,约束舰队的将士们。


    曹正圆参谋长负责陪同苏蜀殿下等人,前往大梁城面见魏王苏虎。


    展铁提督看到苏蜀殿下一行人走后。


    他宣布军队将士可以分批休假,前往魏国港口自由活动。


    魏国最大的港口,将士们想要的一切娱乐都有,可以放松身心。


    苏蜀一行人,在大梁城使者孙火胜的引领下,前往火车站。


    孙火胜已经绽放人生第二春,他现在是魏国礼部侍郎。


    处事圆滑的孙火胜,被魏王苏虎派来迎接大华帝国的使者。


    庞大的帝国皇家海军到来,魏国君臣都能看明白。


    这不只是帝国正常的出访,还有帝国在敲打他们这些藩属国。


    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谁才是老大?


    藩属国想要安稳度过去,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个时候,态度万分重要,一旦释放出错误的信号,代价根本不是魏国能承担得起。


    孙火胜指着前方的火车站说道:“这是我们魏国建造的火车站,它的速度只比马快了一点点,只是比马更持久。


    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从军港赶到大梁城。”


    苏蜀等人对于火车很熟悉,但这样粗犷的火车,还是第一次见到。


    魏国的铁轨和火车的宽度和高度,与大华帝国差不多。


    但魏国火车头的大小,几乎是大华帝国火车头的三倍多。


    傻大黑粗般的火车头,很多人都露出不屑的眼光。


    苏蜀却感到非常震撼,魏国不只是船用蒸汽机,他们还能制造出蒸汽火车头。


    魏国工业水平绝对不低。


    蒸汽火车头体型更小,需要的蒸汽机技术更复杂。


    魏国的蒸汽火车能在铁轨上跑动,那魏国工厂使用的蒸汽机,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他们登上火车,魏国的火车速度慢一些,但跑起来却很稳当。


    苏蜀透过火车的车窗,向着窗外望去。


    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映入了他的眼帘。


    田地里的沟渠纵横,魏国的水利设施很完善。


    苏蜀这一路观察,他就能看清楚魏国的强大。


    魏国农田众多,能养活国内大量的人口。


    魏国工业还发达,能制造出火车这种工业明珠,代表着魏国蒸汽机技术在美洲大陆都处在第一梯队。


    苏蜀看到这个场景,他想起祁王苏山所说的阳谋。


    联合南美洲三国的力量,推动着奔牛道运河的开发。


    苏蜀记起曹国工厂的蒸汽机,还有曹王李大壮遮遮掩掩的表现。


    他从观察到的情况,就能推测出来,南美洲三国真的联合在一起。


    祁王苏山出钱出人联合曹魏两国,魏国出粮出机器,推动曹国发动战争,他们在背后得利。


    刺耳的汽笛声响起,火车到站的声音,让苏蜀回过神来。


    他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拜见魏王苏虎。(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