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1章 分封诸国(一)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4355年(公元1658年),正月初一。


    京城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里。


    昨日除夕,阖家团圆,游子们纷纷归家,家族的亲朋好友,诉说着自己的情况。


    正月初一,往常的时节,将会带着礼物去上官和亲朋好友家中拜年。


    今日的京城,却有着不同的景象。


    大量的文官、贵族、议会议员、百姓代表盛装站在承天门外。


    承天门大开,麒麟卫的将士持枪排列在承天门两侧。


    首相钱明义、大都督齐刚毅、太子苏蜀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早上八点整,议会旁的钟楼响起整点的钟声。


    司礼监太监周方志尖细的声音响起。


    「皇帝陛下驾到,大典开启。」


    文武百官看到皇帝苏河头戴冠冕,穿着礼服走过来。


    他们整齐的鞠躬行礼,口诵。


    「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苏河走到话筒前方,中气十足的说道:「平身。」


    「谢陛下。」


    众人称谢之后,站直身体。


    礼部尚书卫元胜从文官队伍走过来。


    他走到皇帝苏河面前,鞠躬行礼道:「臣礼部尚书卫元胜,奉陛下的旨意,主持今日的祭奠。」


    皇帝苏河点点头,示意卫元胜开始。


    今日的大典,祭拜祖先,只是每年日常的程序。


    重头戏还是分封诸侯王,划分这些诸侯王的藩属国。


    礼部尚书卫元胜按照帝国的标准程序,安排祭典正常进行。


    这是他上任礼部尚书以来,第一次举办这种祭典。


    礼部自从被拆分,教育与外交这两项重要的权利,全部独立成部之后,礼部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礼部从可以和吏部、户部分庭抗礼的存在,变成了如今的小透明。


    众人已经走到祖庙内部,炎黄二帝、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等千古帝王,全都享受香火祭祀。


    帝王的牌位下方,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先祖。


    皇帝苏河走到前方的青铜鼎面前,他点燃三根香,对着先祖拜了三拜。


    文武百官、勋贵百姓跟着皇帝苏河,一同祭拜先祖。


    皇帝苏河随后转身看向文武百官、勋贵百姓的代表。


    太监曹纯搬着笨重的话筒,跟随在皇帝苏河身旁。


    他既不能让话筒影响到皇帝苏河的动作,也不能让皇帝苏河的声音,无法传达到在场众人的耳中。


    皇帝苏河心情澎湃的说道:「炎黄二帝带着还是部落的华夏先民,占据了肥沃的黄河流域。


    夏商两代皇朝的开垦,让华夏的先民,遍布了中原地区。


    周朝分封诸侯,让华夏彻底占据了核心的领土。


    朕夺得天下之后,一直警醒自己,不要沉迷到骄奢的生活里,要做出秦皇汉武一样的工具。


    朕登基以来,北击后金***,夺下蒙古故地。


    南下扫平百越之地,夺得南洋群岛。


    海军东征美洲大陆,扩展华夏子民的生存空间。


    近日西征阿拉伯与欧洲,剿灭所有敌对帝国的国家。


    周朝分封诸侯国,让华夏的核心领土,扩张数倍。


    朕效仿先贤,再次分封诸侯国,让帝国的贤士把番邦之土,教化为汉人故土。」


    皇帝苏河这句话讲完,一直有所担忧的人,现在是彻底安心。


    他们没有真正的封王,会担忧皇帝苏河找理由拒绝。


    在先


    祖面前,皇帝苏河再次承诺,这件事就绝不可能更改。


    众人躬身行礼,高呼皇帝圣明。


    皇帝苏河带头离开先祖所在的阁楼,前往祖庙的大厅之中。


    礼部尚书卫元胜的主持下,皇帝苏河开始给这次西征欧洲的有功之臣授予爵位。


    一些功臣带着军功章,由皇帝苏河亲自给他们授予爵位。


    这些人表现的极为开心,但观礼的大部分人,他们都心不在焉。


    无论是子爵伯爵,还是国公之位,只代表了这些人的爵位更进一步,没有天大的变化。


    众人最关注的事情,那就是今日谁能被封王。


    皇家陆军正在军管欧洲,军队逐步完成换防。


    但在先期,回来两位统帅和一名监军。


    大家都猜测,坊间也有传言,这些人会被封王。


    皇子里有哪些人被封王,大家一点消息都没有。


    朝廷内有哪些人被封王,连朝廷内的文武百官,一点信息都无法察觉。


    关注这件事情的人,他们只能等待结局的揭晓。


    这次的封王,毕竟非比寻常。


    每出现一个藩属国,那将会带来泼天的富贵。


    哪位与她们家族关系密切的人封王,这些人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国家,必然会用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


    礼部尚书卫元胜首次拿到司礼监太监周方志递来的名单。


    他看到名单上的人,诧异的神色一闪而逝,随后表情恢复了平静。


    他按照名单上的顺序,开始让人上前听封。


    「吴国公齐刚毅身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在西征欧洲的战事里,统帅有方,因功封为吴王。」


    大都督齐刚毅确认自己被封王。


    他作为跟随皇帝苏河身边的老臣,还是负责守卫皇帝苏河安全的近卫军。


    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不与其他人抢功劳,做好每一件皇帝苏河安排的事情。


    他现在终于得偿所愿,获封为诸侯王。


    吴王齐刚毅高兴的抱拳说道:「我先行一步,在前方等着大家。」


    齐刚毅被封王,这个结果,谁都不意外。


    有很多人认为,齐刚毅应该在第二批或是第三批,就应该被封为王。


    他现在得偿所愿,符合众人的预期。


    皇帝苏河授予王爵的礼节流程,除了第一次到来的人很感兴趣,大部分人都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用余光看着礼部尚书卫元胜,等待着下一个名字。


    吴王齐刚毅被封王,这几乎成为大家的共识。


    剩下的人,那就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的答案。


    接下来才是所有人紧张的时刻。


    礼部尚书卫元胜也没有让大家久等。


    「桂国公曲天身为大都督府总参谋长,在多次战事中运筹帷幄,为大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因功封为桂王。」


    曲天被封为王,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桂王曲天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被封王。


    他不是最先跟随在皇帝苏河身边的潜邸派,而是后来加入的汉中派。


    他作为汉中派的领头人物,他们与潜邸派的那些人,同属于陇南派。


    资历肯定比后来的川蜀派,还有一些后来形成的派系有优势。


    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潜邸派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普通士兵,作战过程中伤亡率又很高。


    潜邸派成材率不高,但只要能脱颖而出,无一例外都是国之重臣。


    曲天作为淑妃曲清漪的族


    人,他在大明只是贱籍,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他流下两行热泪,开心的等候皇帝苏河的册封。


    观礼的人群,他们低声议论。


    「大都督府已经出现两位诸侯王,再加上必定分封的皇家陆军与皇家海军众人,这次分封的诸侯王,肯定是以这些武夫为主。」


    「这种情况必然出现,盛世才需要文官治国。


    但治国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可以。


    文官把一个国家从盛世治理成更加强大,这是应该的。


    文官把一个国家从盛世治理成民不聊生,那他是女干臣一个。


    再说,盛世是所有文官共同的努力,怎么能把盛世的功劳,全部安排在某一个文官身上。


    评定文官的功劳,远超所有人,这真的太难了。


    前几次分封的文官,那也只有郑王王仲策一人。


    他是跟随皇帝陛下一起打江山,皇帝从拿下汉中开始才发迹,王仲策就一直负责政务。


    王仲策的妹妹,还是皇后娘娘,他的身份太特殊。」


    「确实是这样,这次封王不会是一个文官都没有,那也太惨了。


    怎么也要有一个文官被封王,我们文官才不至于被那些武夫彻底碾压。」


    「曲天被封王,这种情况真的想不到。


    我押注莱国公文景明,他的资历比曲天更高。


    现在资历更低的曲天已经被封王,同一品级但资历更高的莱国公,看样子是没有机会了。」


    「太蠢了,莱国公你都敢压住,莱国公文景明本身的能力还不错,但他治家水平太差。


    他把家人安排到大都督府工作,国公府根本不差钱,还侵吞大都督府的钱。


    太子苏蜀带队亲自调查这件事,皇帝陛下下旨斥责,并让三法司严肃处理。


    莱国公文景明自己的国公府都处理不好,他还与太子苏蜀有间隙。


    太子苏蜀和皇后王文君肯定会极力反对。


    皇帝陛下也要考虑莱国公的能力和封王的隐患。


    兄台押注莱国公,这是想要烧冷灶。


    烧冷灶也要找能复燃,莱国公不可能起来。


    莱国公保持国公府的荣耀,这已经是陛下看在老臣的面子上。」


    「国公府都搞不定,让他去主导一个国家,想想都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惨状。


    我们汉人还没有在欧洲站稳,如果莱国公搞一把大的,谁都受不了。


    我相信反对他被封王,人数一定不会少。


    想要封王,必须要服众。


    不服众的人被封王,那不利于帝国的稳定。


    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也不会犯这种错误。」


    莱国公文景明也在现场观礼。


    他看着曲天被封王,听到其余人的讨论。


    莱国公文景明脸色阴沉的可怕,一步错步步错。


    贪恋美色不是错,但他养的金丝雀,却想变成飞天的雄鹰,那就是大错特错。


    礼部尚书卫元胜听着众人的讨论,他一点都不意外。


    这个名单上,确实没有莱国公文景明。


    他犯的错误说大不大,但他妻妾做的事情太得罪人。


    莱国公府依托大都督府,但除了把太子苏蜀得罪,还得罪了大都督府很多人。


    导致他的基本盘崩塌,背后没有人支持,落的这个下场毫不意外。


    要不是莱国公文景明真有功劳傍身,自己又没有犯错,国公府的荣光都不会有。


    但


    莱国公府等到太子苏蜀登基,如果还不低调下去,下场可想而知。


    礼部尚书卫元胜看到桂王曲天已经结束册封的礼节。


    他拿出名单,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殿内的人停下议论,他们等待下一个幸运儿。


    「庆国公姜之鱼,身为大都督府后勤部部长。


    他为朝廷军队新武器的应用、军队后勤补给作出卓越贡献。


    使用火器的热兵器军队,作战取得胜利,离不开后勤的支持。


    因功封为庆王。」


    姜之鱼听到自己的封赏,他简直不敢相信。


    他激动的脸色通红,身体都在颤抖。


    旁边的好友立刻安抚道:「老姜,平复一下心情,现在开始深呼吸。


    如果你在这个场合晕倒,那就丢大人了。


    如果因为太过激动死掉,王位可能会保留,但封国大概率没了。」


    姜之鱼听到好友的规劝,他这才不断的深呼吸,用时一分多钟才调整好。


    他身体僵硬,迈步向着皇帝苏河走去。


    姜之鱼在大脑中闪回着自己的一生。


    他出生山东小县城,小小年纪家破人亡,艰苦跋涉到陕西投奔亲戚,开启寄人篱下的生活。


    他在生活潦倒时,皇帝苏河打进汉中城。


    他那时不像其余起义军那样,比较排斥文人,而是举办招贤馆,招募文人。


    姜之鱼为了几两可以吃饱饭的碎银子。


    他忍受着友人投贼的白眼,投奔了皇帝苏河。


    没想到这个决定,竟是他辉煌一生的开始。


    他在皇帝苏河的指导下,重视军用新技术的发展。


    水冷式重机枪、金属壳子弹、铁甲舰、战车等新的军事装备。


    姜之鱼带领数万工人,一起攻关困难的技术,这才不负皇帝苏河所托。


    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文官,只不过去了类似兵部的地方。


    姜之鱼在之前从没想到,他有一日还能被封为诸侯王。


    他成为国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众多观礼的人,听到这个意想不到的名字,很多人都诧异万分。


    「庆国公姜之鱼,他是皇帝陛下的近臣。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身上一点军功都没有。


    真的没有想到,庆国公姜之鱼也能被封王。」


    「庆国公姜之鱼可不是出身军队的武夫,他可是正经的文人出身。


    他获得王爵,这算不算是文人的胜利。」


    众人都一脸期待,今日是否有更出乎意料的事情出现。


    庆国公姜之鱼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谁都没有想到,平时只是负责军械设计制造,后勤物资运输的官员,在皇帝陛下心中,这么的重要。


    免费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