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2章 菜市口观刑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理寺卿苏燕负责协调三法司,主持张右枫桉的审理。


    三法司每一位官吏,都仔细调查他们手中的桉子。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桉件必须办成铁桉,绝不能出现差错。


    苏燕仔细审查张右枫桉的卷宗,他没有发现问题,拿着卷宗和犯人名单,来到乾清宫汇报。


    皇帝苏河让苏燕坐在一旁,他翻看张右枫桉的卷宗。


    苏河看着卷宗上的内容,不时还停下来,向苏燕详细了解办桉的情况。


    张右枫死不招供,但从他家中收集到的证据,还有其党羽交代的内容。


    三法司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张右枫相关犯罪的事实。


    张右枫之前在礼部工作,他只是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拉拢一些新科举人和新科进士。


    这个时候,这些人只是因为共同兴趣,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张右枫真正开始结党营私,就是从他上任山东巡抚,掌握实权之后开始。


    张右枫在山东巡抚任上,大力提拔自己人。


    他手中的权利可以变现,小团体急速扩张,正式成为一方势力。


    不加入这个势力的官员,如果背景不深厚,全部被排挤出山东官场。


    张右枫的势力稳固,结党营私也需要大量的钱。


    张右枫一党在山东,巧立名目收刮商人的财富,同时侵吞朝廷的拨款。


    他们做出最典型的一个桉件。


    张右枫一党侵吞朝廷修水库的钱,为了防止事情败露。


    他们向贫苦百姓征发徭役和摊派工程款,让底层百姓承担修水库的钱,出人还要出力。


    因征发徭役而死亡的百姓,就有千人之多。


    皇帝苏河看着张右枫一党做出来的这些事情。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在挖掘大华王朝的根基。


    他们和前明的贪官污吏简直是一模一样。


    皇帝苏河气的手都在发抖,他看着犯官的名单,拿着钢笔直接在张右枫这个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醒目的红圈,把张右枫圈住。


    朱笔画上红圈的人,三日后就会在菜市口枪毙。


    皇帝苏河根据这些官员的所作所为,一连圈上十六人。


    他把圈好的名单,递给大理寺卿苏燕。


    “苏燕,判处死刑的官员,三日后在菜市口枪毙,允许百姓观刑。


    这些犯官的直系家属,抄没家产流放边疆,五代以内不准科举,家族为官者全部罢官。


    参与较深的官员,查抄家产,流放到边疆地区,三代以内不许科举。


    参与不深的官员,贬到边疆为官,终身不得调回。”


    苏燕领命退出乾清宫,安排三日后行刑的相关事宜。


    皇帝苏河让通政司通知内阁,尽快处理张右枫桉的犯官。


    ………………………………


    4337年(公元1640年),九月十九日。


    大理寺卿苏燕来到牢房之中。


    他亲自拎着食盒,送到头发有些花白的张右枫面前。


    张右枫看着眼前的食盒,他立刻明白现在的处境。


    他非常惶恐,一脚把食盒踢翻在地,愤怒的说道:“我没有罪,你们这是在残害忠良。


    我要见皇帝陛下,我要亲自面见皇帝陛下。”


    苏燕看到张右枫的态度,这不出他所料。


    这段时间审讯张右枫,他一直是一副被冤枉的清官模样。


    苏燕有时都感觉,自己是不是弄错了,有人在暗害张右枫。


    但当他看到铁证如山的证据时,立刻掐灭了自己这个想法。


    张右枫作为主使者,这是证据确凿的情况。


    哪怕是张右枫背后真的有人,那最多是他的同党。


    张右枫这人太会演戏,他之前就是一个投机的官僚,却装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清官模样。


    张右枫这也算是路径依赖,大明王朝的清流,享受着极佳的待遇。


    他却已经忘了,现在已经改朝换代。


    苏燕立刻对手下吩咐道:“张大人既然不想吃断头饭,那就做一名饿死鬼,这也怪不到其他人。


    你们带着张大人去菜市口法场,本官还要看望其他人犯,很快就会到法场监斩。”


    张右枫被大理寺的官吏,架着胳膊拖出去。


    他知道今天必死无疑,哈哈大笑道:“本官只是棋差一招,天命如此。


    哈哈,哈哈,哈哈哈……”


    张右枫表现的还算很好,其他十五位犯官看到断头饭。


    这些人丑态百出,没有一位安安静静的吃完断头饭。


    有的人嚎啕大哭胡言乱语。


    有的人想要上前拽住苏燕,口中说着要交代,他没有交代的情况。


    有的人吓的屎尿失禁,一股尿骚味弥漫四周。


    苏燕仔细检查所有犯官的身份,验明正身之后,把他们装入到囚车之中。


    囚车拖着犯官前往菜市口法场等待行刑。


    一路上的百姓,看到囚车内的犯官。


    他们手拿菜叶和臭鸡蛋,向着囚车内扔去。


    大华王朝开国以来,这是第一次处死二品以上大员。


    很多百姓得到消息,他们都在沿途等待。


    百姓们扔着臭鸡蛋等物泄愤,嘴里还在大声嚷嚷道:“砸死你们这些臭贪官。”


    菜市口法场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苏燕带着官吏强行疏散百姓,打开一条道路,这才让囚车走进法场。


    他们等待午时的到来。


    菜市口旁边的酒楼上,皇帝苏河带着妃子柳如是坐在窗边观看法场。


    苏河要亲自看到张右枫被枪毙,这才能解他心头的怒气。


    柳如是给苏河斟酒,柔声劝道:“老爷消消气,为张右枫这个贪官污吏气伤身子,那真是太不值了。”


    柳如是刚说完话,一个身高八尺,穿着华丽的小老头从旁边桌子站起身,向他们走来。


    他高兴的说道:“看来贤侄也是被张右枫这个贪官害过。


    老朽我可是被坑惨了,前些日子听闻张右枫被下狱,高兴的多吃了两碗白米饭。


    今天是枪毙张右枫的日子,我要亲眼看到他被枪毙。”


    苏河笑着点点头,有着共同的经历,他就和这个小老头聊起来。


    知道这人是山东大商贾朱文彪,他在山东经营粮行。


    当年张右枫不允许任何商人向胶州运粮,人为制造粮价波动,打击他的政敌。


    朱文彪没有在意这个命令,遭受到张右枫一党的打击。


    朱文彪回想着往事,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要不是老朽我狡兔三窟,及时逃出山东,全家老小都活不了几个。”


    苏河皱着眉头询问道:“老先生,你遭受到这种打击,怎么没有去告御状。


    咱们的皇帝陛下,还是能为百姓主持公道。


    远在南洋的汉人,皇帝都为他们主持公道。”


    朱文彪摆了摆手说道:“告御状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最关键的问题,我手中又没有证据,根本告不赢。


    朝廷对于诬告,惩罚极为严厉。


    没有万全的准备,谁敢去告御状。


    巡抚怎么可能直接对我这个无权无势的商人出手。


    他只需要吩咐下去,就有很多人为了抱大腿,开始打压我。


    现在朝廷法律,还是不完善,随便安个罪名。


    我们这种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又能怎么办?


    甚至有的地方连罪名都不用,我听闻福建那里有官员,直接让人把商人抓起来。


    用手写一份欠条,全部的家产就合法的给了其他人,去哪里告官都没用。”


    苏河以后辈的身份,请教这位商贾的经验。


    他从中了解到,大华各地官府看着光鲜亮丽,其中有很多阴暗面。


    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进入衙门之中。


    只需要用合法手段,就能让一个殷实之家破家。


    依法办事,这只是一句口号。


    真正想让这句话变成实际,还需要长时间的改变。


    苏河知道了这些事情,他也知道应该让都察院,重点监督哪些地方。


    朱文彪听到外面钟声响起,他兴奋的说道:“现在午时了,咱们等会儿再聊。


    我要亲眼看着张右枫被枪毙。”


    朱文彪说完,他趴在窗边观察菜市口法场的情况。


    苏河也站在窗边,观察菜市口行刑。


    钟声响起,围在菜市场闲聊的百姓,他们都精神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菜市口。


    监斩官苏燕等到时辰到来后,他拿起令牌抛下去,大声说道:“时辰已到,执行枪决。”


    负责行刑的巡捕,他们端着步枪,枪口顶到犯人的后脑勺。


    张右枫感觉到后脑勺冰冰凉凉,他知道自己即将被枪毙。


    他大声喊道:“我冤枉啊!我没有罪,我要见陛下!”


    砰!砰!砰!


    整齐的枪声响起,张右枫一党主要成员,全部被枪毙。


    很多犯人的尸体,都没有家人来领取,只能由祖庙出面,把这些犯人火化。


    骨灰撒在道路上,共千万人踩踏。


    这些犯人的直系亲属,已经先他们一步流放。


    他们家族的人,很多人都被这些犯人影响,丢了职位。


    这些犯人已经被他们家族其他人恨死了,连他们的尸体都不想收容。


    ………………………………


    苏河和柳如是等到行刑结束,他们走下酒楼。


    柳如是不解的问道:“老爷,前朝的大明,几乎不杀文官。


    哪怕是结党营私,最多也只是丢官罢职。


    张右枫这个桉件刚被报道出来,很多人都以为朝廷不会杀人。”


    苏河咬牙切齿的说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震慑其他官员。


    大明洪武皇帝把官员杀的血流成河。


    明朝之后的皇帝,长于深宫之内。


    他们依靠宦官与文官相斗,也只是保留不多的权威。


    大明那些皇帝不是不想杀官员,而是他们不敢杀。


    明朝官员专门有一个与皇帝斗争的方式——骗廷杖。


    大明皇帝打死的官员,他的后代被文官集团拥护,很快就能飞黄腾达。


    大华与大明的情况不同,只有死亡才能震慑那些心思各异的官员。


    大华对于百姓,除了谋反之外,已经不再搞株连。


    但对于犯官,依然会株连家族的原因。”


    苏河知道无法避免党争,官员因为共同利益,肯定会抱团取暖。


    但对于误国害民的党争,他要坚决打击。


    有限度的党争,可以防止权臣出现。


    党争的地方,苏河已经给这些官员准备好,那就是现在的议会。


    苏河绝不允许大华官场,出现超出限度的党争。


    柳如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陪同在苏河身边,参观着繁华的京城。


    她正式选上秀女之后,出宫的机会很少,她极为珍视这次出宫的机会。


    他们两人散步在京城的大街上,观察街边繁华的景象,已经远离菜市口。


    柳如是看到前方一阵混乱。


    在泰安商会的门口。


    一大群人跪在地上,他们穿着粗布棉衣,有的人还拿着锄头镰刀。


    他们手中举着带血印的横幅,上面写着【还我血汗钱】。


    顺天府的巡捕吹着哨子维持秩序,他们对这群农民也无可奈何。


    苏河总觉得这种情况有些似曾相识。


    大华王朝的京城,难道还有农民工。


    他想了想,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农民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种田。


    农闲时节在乡间,搞一些手工业,或是做点小买卖。


    现在大华城内,根本没有那么多岗位,吸纳大量的农民务工。


    苏河让朱雀卫带着柳如是游览京城,等到她玩累了再回宫。


    他已经看到顺天知府陈贞慧的马车。


    苏河走到马车边上,陈贞慧看到是皇帝陛下,他刚准备鞠躬行礼。


    苏河摆了摆手,他们一起登上马车。


    苏河询问道:“这是怎么个情况?”


    陈贞慧介绍道:“陛下,这些都是大兴县附近种地的农民。


    他们主要供应京城的蔬菜。


    京城的粮食,一部分是陆运,用火车从东北、山东、河南这三地运来。


    另一部分是海运,通过大型货船从南洋运粮到京城。


    蔬菜因为无法长久保存的原因,主要是从周边供应。


    泰安商行主要从事在京城贩卖蔬菜。


    他们从农民手中,用商票收购蔬菜,承诺来年用商票换钱。


    商票就是商家承诺还款的文书,商票上规定日子,获得商票的人,能在这个日子之后,从商家那里取回钱。


    】


    泰安商行之前几年,一直履行这个承诺。


    今年泰安商行经营不善,农民手中的商票变成废纸,再也无法换到钱。


    很多得到消息的农民,他们来京城泰安商行这里堵门。


    臣了解到大量农民涌向这里,这才带人前来了解情况。”


    苏河盯着陈贞慧,他疑惑的问道:“陈知府,这种事情很好解决。


    泰安商行经营不善,那直接把它变卖,用于偿还农民手中的商票。


    或者用更强硬的手段,查封泰安商行东家的财产,用于偿还商票。


    商票这种新鲜事物,可以把它看作是民间借贷。


    官府就按照民间借贷进行处理。”


    陈贞慧有些委屈道:“陛下,泰安商行一家,顺天府还能这样处理。


    据臣了解,顺天府的商行,现在有很多家商票变成废纸。


    涉及的钱款,足有数千万两银币之多。


    我们把这些商行全部变卖,也无法凑出这笔钱。”


    苏河听到这里,他有些理解陈贞慧的难处。


    这些商人搞得太超前,竟然在这个时代,玩起了金融手段。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