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4章 龙腾奖(二)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4336年(公元1639年),一月十五日元宵节。


    从早上五点华夏大学大门打开时,华夏大学门口就变得人声鼎沸。


    今日上午十点,将会在华夏大学大礼堂,举办龙腾奖的颁奖仪式。


    很多购买门票的人,他们都选择提早来参加。


    皇帝苏河亲自给获奖的人颁奖,今天不能迟到,给皇帝苏河留下不好的印象。


    更何况今天华夏大学的安检,那也格外的严格。


    近距离接触皇帝苏河,这里由麒麟卫的军人,接管了华夏大学的防务。


    每个人通过安检的时间,就需要十几分钟。


    不提前来到这里,很可能连大门都进不去。


    医部尚书孔仁心穿着一身常服,从华夏大学门前下车。


    他没想到自己和一帮老兄弟研发的项目,竟然通过科学院的初审,有希望获得龙腾奖。


    孔仁心平时的工作不忙,还能抽出时间,研究基础医学。


    医部作为新的六部之一,它在六部之中地位最低,比之前的工部地位还低。


    医部管理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生,并掌握着药物的审批。


    孔仁心只把医部当做大型的太医院。


    医部是女人最多的六部,也是最讲技术的六部。


    工部大部分官员都不需要懂技术。


    医部是皇后娘娘创建的部门,从成立之初,就非常看重个人的医术。


    医术可以不精,但不能不懂。


    正是因为医部的这种特点,医部的工作很轻松。


    只要不是突发瘟疫,孔仁心平时的工作很简单。


    他只需要抽出半天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


    研究基础医学,这也不算玩忽职守。


    孔仁心思考心中的事情,快步向华夏大学内走去。


    “老孔,你也来看热闹,前天我打招呼大家一起来,你怎么有事推脱了。”


    孔仁心顺着声音望去,他看到是工部尚书金银花在和他打招呼。


    原先的工部尚书张德志中风,现在话都说不出来,还是他带人亲自治疗。


    病情严重到这种程度,只能卸任,留在医院静养。


    广州巡抚金银花,接任工部尚书。


    孔仁心是第一军的野战医院院长,长期在广州驻扎。


    他作为广州城医术最高的医生,经常给金银花看病,他们两人还算熟识。


    他知道金银花刚接任工部尚书,为了熟悉京城的官场。


    金银花这段时间,与他相熟的官员联络感情。


    孔仁心看到他们是参加龙腾奖的嘉宾。


    金银花前天也邀请自己一同参与这个盛事。


    孔仁心为了防止金银花误会,因为这点小事树敌。


    他展示自己手中的邀请函,解释道:“怪我前天没有把话讲明白,我是这次龙腾奖的候选人之一。


    没有办法与你们在台下当嘉宾。


    我们都不能在一个地方,不可能结伴行动。”


    金银花看着孔仁心手中独特的邀请函,他羡慕的说道:“孔大人医术高超,我都没想到孔大人能参与到龙腾奖的竞争之中。


    我在这里祝福孔大人,能获得龙腾奖。”


    孔仁心客气的说道:“我只是贡献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果,都是其他兄弟的努力。”


    他们打过招呼,分别从两条不同的通道,走近华夏大学。


    ………………………………


    刘栋梁拉着妻子秦云的手,一脸激动的来到华夏大学大礼堂附近。


    专门提供给龙腾奖候选人休息的房间。


    秦云激动的说道:“这次来了好多人,竞争十分激烈。


    有很多师兄和前辈,不知道我们能否获奖。”


    秦云的研发成果,连金龙奖的初审都没有通过,只是银龙奖通过了初审。


    她看向在场的人,很多人的地位和成果,她感觉都比自己的成果出色。


    秦云想到这里,她就有些紧张。


    刘栋梁之前很紧张,临近龙腾奖颁奖,他的心情反而放松了很多。


    他长叹一口气说道:“老婆,你不要紧张。


    咱们的年纪还小,今年无法获奖,我相信再给咱们几年沉淀,今后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物理学以力学为主,我主攻电学。


    这次应该无法获奖,但我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一定会迎来电学的时代。”


    刘栋梁有足够的信心,他的实验再次取得突破性成果。


    但这个实验结果取得的太晚了。


    只凭借他之前的成果,未必有希望获奖。


    如果这次真能获奖,他会当场展示自己新的成果。


    秦云听着夫君的说法,他们还年轻,何必患得患失。


    她豁达的说道:“这几年评选龙腾奖,必须要无视一个人的成果。


    那就是老师。


    老师不参加龙腾奖的评选,我们才有机会。


    老师参加龙腾奖的评选,任何人都没有机会。”


    刘栋梁点点头,发自内心的赞同道:“确实是这样,可以说老师开创了科学这一学科。


    我们只是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点点成就。


    老师总说他自己杂而不精,但却精通各个领域的知识。


    每当我取得一点点成绩,去向老师请教问题,特别是新的电磁学问题。


    我总觉得老师在电磁学的理解上,比我更加深刻。


    老师轻描澹写提出的几个知识点,就能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刘栋梁和秦云,等待龙腾奖正式开始。


    他们趁着这个间隙,与其他学者联络感情。


    在每个人面前混个脸熟,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就要共同协作,突破某一个难题。


    刘栋梁就感觉有一项技术的突破方向,要与机械声音相关的学科共同合作。


    ………………………………


    杨腾飞一脸迷茫,他刚从天津返回,刚走出火车站,就被老爹拉上马车,参加龙腾奖。


    马车在大马路上疾驰,杨腾飞一脸迷茫。


    “爹,你成为议员,每天只是举举手,空闲的时间很多。


    你儿子我可是要管理家族里的公司。


    我刚去天津的工业区考察,了解到新工厂缺少工人的数量。


    我今天已经和卢明约好,共同商谈事情。


    他已经打通倭国的渠道,购买了大量的奴隶。


    咱们家的纺织厂,需要大量的奴工。


    咱们家在背后出了力,但没有参股。


    不第一时间定下来,这些奴工就被其他家抢去。”


    杨文才听到杨腾飞这么说,他立刻一巴掌拍在杨腾飞的脑门上。


    “你爹我精明一世,怎么生出来你这个傻儿子。


    今天失约,最多损失几个奴工,不去参加龙腾奖,将会损失未来的发展。”


    杨文才看到马车已经停下,他拉开马车车窗的窗帘,指着华夏大学外面的马车。


    这里有很多奢华的马车,马车上都有公司的标志。


    随着大华国内工业品越来越丰富。


    现在已经不是开个小厂,随意生产一点东西,就能立刻卖出去。


    现在的百姓,不只是追求便宜,他们开始追求物美价廉。


    一批商人开始学着少府旗下的公司,给自己的商品打上商标。


    这么做,能减少百姓挑选的时间,变相告诉百姓,他们家的商品物美价廉。


    几个吃螃蟹的公司,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其中就包括他们杨家。


    现在的大型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商标。


    公司的标志,已经能作为家族的代表。


    杨腾飞看着外面的马车,大华排名前几的大商贾,都来到这里。


    经常不在大华本土的李宫和杜宝年,这种南洋帮的领头人,都来到这里。


    杨鹏飞好奇的询问道:“老爹,你们都是老狐狸,你儿子我商场沉浮才几年,看不懂这其中的玄妙。”


    杨文才看着马车外面人流如织,很多人拿着门票参加龙腾奖,现在都在门外排队等待安检。


    龙腾奖的门票只有三千张,大部分都被达官显贵掌握。


    他们花费一定代价,才夺下两张门票。


    买票要进行身份审核,不是身家清白的人,根本通不过审核。


    杨文才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反问道:“鹏飞,你认为咱们这些人能发家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不考虑咱们是汉中人,跟在皇帝后面发展。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大环境的影响,咱们想发家根本不可能。


    大明那么多比我们钱多的商人,他们大多都变成普通百姓。


    但有极多的商人和咱们家做一样的事。


    咱们杨家却能快速发家,你认为咱们比其他人,强的地方在哪里。”


    杨鹏飞回想着他们杨家的发家史。


    排除大环境的影响,皇帝苏河提供了极佳的营商环境。


    他想着杨家和众多能发家商人的共同点。


    杨腾飞眼睛一亮,说道:“汉中的商人,不考虑后期衰败,前期能快速崛起的共同点。


    那就是高价拍卖当年秦王府流传出来的技术,创建了水力工厂。


    纺织厂和毛纺织厂,是我们杨家崛起的关键。”


    杨文才欣慰的点点头道:“没错,我们杨家接受技术转移,创建了水力工厂,这才是杨家崛起的开始。


    先期崛起的商人,很多家族都衰败下去。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跟上蒸汽机的发展。


    工业必须要紧跟着先进的技术,技术落后就会被淘汰。


    龙腾奖代表着大华最先进的技术。


    哪怕是进入龙腾奖候选的技术,都值得我们关注。


    现在杨家的体量,能允许我们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但绝对不能无视新技术,我们必须要了解前沿技术。”


    杨鹏飞听到老爹这么说,他这才反应过来。


    他们如果吃老本,很快就会被更先进的工厂淘汰。


    想要继续保持领先,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工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先进的技术,意味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杨文才教育好儿子,让儿子吸取教训。


    这样才能在他百年之后,继续引领杨家的发展。


    他们父子二人走下马车,通过繁杂的安检后,前往华夏大学大礼堂,观看第一届龙腾奖。


    ………………………………


    悠扬的音乐声响起,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


    礼部左侍郎田家鹏走到了华夏大学大礼堂中心位置。


    他来到台上,台下嘈杂声立刻消失。


    田家鹏大声宣布道:“我是礼部左侍郎田家鹏,主持这次龙腾奖。


    龙腾奖是皇帝陛下为了促进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颁发给在自然科学领域和技术领域,最顶尖的成果。”


    龙腾奖的初衷,只是颁发给大华人。


    田家鹏与皇帝苏河最后一次探讨龙腾奖。


    皇帝苏河却选择把龙腾奖候选人的范围,扩大到全世界,不限制国籍。


    在龙腾奖初期,它还只能颁发给大华人。


    随着今后世界各国交流频繁,特别是很多亲王去海外开国。


    龙腾奖不能拒绝诸夏各国的参与。


    开放才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闭关锁国只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停滞。


    苏河经过慎重的考虑,他选择龙腾奖面向世界所有人。


    华夏现在已经占据先机,他相信汉人的智慧,与全世界所有人竞争,也不会落入下风。


    田家鹏说完这个规则,他微笑着说道:“今年没有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报名参与龙腾奖,只能由国内的众多学者竞争。


    我在这里保证,龙腾奖完全按照成果重要与否,决定奖项的归属,接受所有人的质疑。


    华夏人取得的成果,真落后于其他人,龙腾奖绝对不会因为面子等原因,选择落后的成果。


    我相信国内的学者,那都是人中龙凤,也不害怕竞争。”


    田家鹏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华夏人本来就有着天朝上国的思想。


    大华现在打开国门,百姓渐渐了解到外国的情况。


    有识之士对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都保留着万分警惕。


    毕竟这些西方人,他们可以乘船行驶万里之遥,来到大华的家门口。


    但随着南洋战争的胜利,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大华依然保持着绝对的武力。


    百姓对于大华的信心和民族的自豪感,都没有受到打击。


    华夏有着深厚的底蕴,文明传承五千年不断绝,他们俯视着全世界任何人。


    大华的百姓,根本无惧于其他国家的人,与他们竞争。


    田家鹏等到掌声结束,他挥动手臂。


    大礼堂外面响起了礼炮声,大量烟花升到天空,庆祝龙腾奖的开幕。


    田家鹏道:“你们是来参加龙腾奖,也不希望我这个人,在这里啰里啰嗦。


    我宣布龙腾奖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有请皇帝陛下,宣读获奖的人。”


    田家鹏立刻退下,把位置让给皇帝苏河。


    苏河穿着一身龙袍,周方志公公跟在他背后,端着一个玉盘。


    玉盘里面有龙腾奖的奖品。


    苏河来到台上,他面带笑容看向下面。


    台下的所有人屏住呼吸,倾听皇帝苏河的讲话。


    “龙腾奖作为大华皇室成立的最高奖项,奖励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经过科学院审核委员会的初审,朕的最终复审。


    龙腾奖的人选已经确定,朕先宣布获得银龙奖的技术。”


    有希望获得银龙奖的人,他们都等待着皇帝苏河,宣布银龙奖。


    龙腾奖的两个奖项,银龙奖明显没有金龙奖地位高。


    但这也是技术领域最高的奖项,取得这个奖项,人生才算圆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