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8章 海外遗民不可弃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河看着军方的态度鲜明,一直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从来没有动摇过。


    他望向文官方向,特别是在刚刚大朝会上,有着反战言论的李志升。


    文官派别极为复杂,对于不同的目标,他们的立场也不同。


    李志升感觉到陛下的目光,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李志升知道,唐德峰交代完前因后果。


    蛮夷屠戮汉人,这种事情大华王朝必须要有反应。


    大华王朝作为一个立国不久的国家。


    官员较为年轻,不是那么死气沉沉。


    民意也不允许,大华王朝无视这件事。


    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办法阻拦。


    李志升找不到任何理由,说服皇帝陛下,无视荷兰人的动作。


    更何况现在群情激奋的军方,没有任何人能阻挡。


    军方在大华王朝的地位很高。


    只看国公的数量,文官只有首相王仲策一人,获得国公的爵位。


    他是文官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也只是侯爵而已。


    大华王朝实行严格的文武分治,并且各个衙门的权力,划分的非常明确。


    让这些开国勋贵,只能处理军方事务,没办法插手行政事务。


    但有人胆敢阻拦他们获得军功,就会见识到,勋贵们的强大能量。


    特别是那几个国公,想军功都想疯了。


    他们想更进一步,达到海外封王的要求。


    没有评上国公的几位军方侯爷,也想推动战争,爵位更进一步成为国公。


    军方想要作战,文官想要稳定。


    陛下对军队的掌控力非常强。


    陛下平衡着军方和文官的要求。


    现在军队没有大规模向外扩张,就是陛下在压制他们。


    唐德峰敲响鸣冤鼓,这让陛下都没有办法,再阻拦军方的要求。


    刚才军方主要领导,迫不及待站出来。


    他们就是要影响陛下,让陛下的选择偏向发起战争。


    李志升的底线很清晰,军队向外扩张,不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只要军方没有突破这个底线,他对于军方的一些可以忍让。


    朝堂上安静了一两秒钟。


    黄文羲等反战派骨干,他们都等待李志升出头。


    只要李志升站出来反对,他们立刻在旁边附和。


    形成大量官员反对的局面。


    大华王朝现在不能再轻起战争,军方的地位已经足够高。


    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军方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军方最终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能与文官分庭抗礼。


    最后很可能导致,武夫治国这种局面。


    这种局面出现,那将是所有人的噩梦时刻。


    黄文羲作为大华朝堂上,仅存的真正读书人,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


    反战派看到李志升继续沉默下去。


    他们忍不下去,再等下去,陛下就同意军方的请求。


    黄文羲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其他人都无动于衷,等着别人先出头。


    吏部左侍郎黄文羲,看到陛下皱了皱眉,知道不能再拖下去。


    他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不同的意见。


    战争要师出有名,前明用岂以贱民兴动兵革的理由拒绝出兵。


    微臣认为这个理由欠妥当,爪哇岛的汉人绝不是贱民。


    我们汉人是最出色的民族,不能用贱民称呼他们。


    但我们要搞清楚最重要的一点,爪哇岛这些汉人,他们是否属于大华王朝的人。


    我们的军队只保护我们自己人。


    爪哇岛这些汉人,如果入了夷狄,那他们就是夷狄。


    不属于大华人,大华将士宝贵的生命,不能为夷狄人牺牲。」


    黄文羲为他的急智感到自豪。


    他在短短的一两秒钟内,就想到了这个说法。


    唐德峰说出他的事迹之后,现在群情激愤,军方的态度十分明确。


    连他们反战派最重要的盟友,也是反战派领袖之一的李志升,都没有发言反对战争。


    现在的局势,对于反战派非常不利。


    反战派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他们因为各种理由完全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的理由凑合在一起。


    他们只有一个主要目的,那就是反对战争。


    因为战争会导致他们利益受损,这些人才团结起来反对战争。


    黄文羲看到反战派骨干力量冒襄站了出来。


    冒襄官小位卑,但笔杆子强大,特别能说。


    他现在站出来,应该是支持自己的说法。


    「陛下,微臣冒襄,吏部员外郎,《儒家》报社主编。


    当年春秋战国时期,有数十个国家。


    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周人。


    齐国人是周人,晋国人是周人,秦国人也是周人。


    为什么?因为这些人的文化源头和血脉源头都一样。


    他们只是一条大河分出来的支流,而不是两条互不相干的河流。


    汉人的分辨,不应该以户籍和所在地域划分。


    应该以文化认同,作为主要的划分标准,并辅以血脉。


    黄大人刚才说的很正确,我们国家的将士,不能为夷狄卖命。


    他们必须认可自己是汉人,我们才能出兵作战。


    微臣认为,不需要过分的强调,他们有没有大华的国籍。


    只要是认同华夏文化,认同炎黄始祖,我们就应该出兵帮助这些人复仇。


    各位亲王海外建国之后,他们和国民就不再属于大华人,但他们都属于汉人。


    微臣认为,我们应该出兵。


    要让那些蛮夷清楚的认识到,得罪汉人的下场。」


    黄文羲脸色胀红,他气的身体都在发抖。


    本以为这是友军,没想到冒襄在他背后狠狠的插了一刀。


    黄文羲在心中暗骂道:「叛徒、小人,擅长投机的小人。


    我们这些君子,与这人为伍,感到了耻辱。」


    唐德峰听明白这些官员的争论。


    当他听到冒襄的说法之后。


    唐德峰双手捧着祖庙颁发的身份牌。


    他大声喊道:「我是汉人,这是祖庙颁发的身份牌。


    我家从小就学习华夏的文化,学习汉语。


    我们所有人的文化传承都没有丢,我现在还能流利的说出官话和闽南方言。」


    唐德峰用官话说完这句话,他又切换成闽南方言,说着一些闽南当地的文化传承。


    「妈祖保佑,我们都是纯粹的汉人。」


    王仲策看到局势发展到现在,他已经看清楚现在的局势。


    唐德峰的出现,背后肯定有陛下在推动。


    陛下现在还没有表露出他的态度。


    不表露态度,那就已经是在表明态度。


    王仲策突然想到,唐德峰是爪哇岛人。


    他这段时间,高频地听到这个地方。


    爪哇岛,这是橡胶的生产地。


    获得大量的橡胶,才能保证蒸汽机的稳定性。


    这样才能实现陛下的规划,建设联通主要城池的铁路网。


    王仲策想到这里,他就已经想明白了一切。


    他立刻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我们应该复仇。


    对付对我们有敌意的夷狄,必须要狠狠的教训他们。


    我们只有展示出自己的强大,才能有效震慑潜在的敌人。


    爪哇岛只是一个岛屿,不需要动用大量的陆军。


    只需要海军和少量陆军行动,就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不出动陆军,对钱财耗费不大,也不会影响国内的稳定。


    我国的海疆非常安全,让海军出动完全没有问题。


    海军每年耗费那么多军费,也应该展示出他们的能力。」


    文官看到首相王仲策,已经支持出兵。


    反战派认为现在大势已去,没有人在出言反对。


    赞成出兵的文官,渐渐占据了上风。


    苏河看到这种情况,他露出了笑容。


    这次他隐于幕后,让这些文官因为利益不一致,互相之间斗争。


    最终想要谋取利益的官员,亲自下场做斗争。


    一旦文官们开始斗争,他们就不能拧成一股绳。


    苏河看得很清楚,主战派和反战派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各自的利益灵活变动。


    除了一些固执己见的人,这次主战派的文官,大部分是东南沿海出身的官员。


    反战派官员,大部分是内陆出身的官员。


    他们的选择很简单,就是利益不同。


    海军打下爪哇岛,东南沿海地区的人,能贸赚取大量的利益。


    这个地区的官员,就会支持对他们有利的政策,反之亦然。


    苏河看到文武官员们都站好队,局势已经明朗之后。


    他这才说出自己的意见。


    「海外遗民不可弃!


    唐德峰,朕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苏河这句话一出,皇极殿的官员,都已经明白皇帝陛下的选择。


    海外遗民这四个字,结束了众多官员的争论。


    陛下金口玉言,他们是海外遗民,这些人就被确定为汉人。


    汉人遭受到蛮夷的屠戮,大华王朝必须要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唐德峰听到皇帝陛下答应他的请求。


    他磕头如捣蒜,边磕头边带哭腔说道:「草民代表爪哇岛数万百姓,感激大华皇帝的怜悯。


    大华皇帝为我们这些海外遗民复仇,他们也能在酒泉之下安息。」


    唐德峰头磕在地面上,砰砰直响。


    他因为太过激动,直接晕厥了过去。


    苏河一挥手,在皇极殿站岗的麒麟卫,立刻把晕过去的唐德峰抬走。


    唐德峰被抬走之后,鸣冤鼓事件也结束。


    唐德峰的目的,就是让大华出兵为他的亲人复仇。


    苏河离开皇极殿,他让通政使郑子良,通知相关人员,参与紧急召开的御前会议。


    ………………………………


    乾清宫,有资格参与到御前会议的官员,全部到来。


    「这次会议,将讨论出兵相关的问题。」


    文武官员,都在聆听苏河的吩咐。


    苏河的表现,与大朝会完全是两种态度。


    他气愤的说道:「西班牙和荷兰人,反复屠杀东南亚地区的汉人。


    就是之前他们这么做,取得了极大的利益,又没有遭受到任何损失。


    这些西方人人数较少,为了方便统治。


    他们必然会用仇恨统治的方式,让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


    如果一个地方全是同一个种族,这些人甚至可以根据贫富差距的不同。


    认为把一个种族划分成两个种族。


    就像士绅和个户那样,经过长久的宣传,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属于两个不同的种族。


    在东南亚地区,汉人武力很低,却因为勤劳肯干的民族特点,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西方这些人占领殖民地,就是为了财富。


    他们就像养猪一般,自然会掠夺汉人积攒的财富。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当地汉人背后,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


    现在海军已经建设好,不能把海军的战列舰放在军港之中。


    要把战列舰派出去,为我们争夺相关利益。


    总参谋部和海军部做好相关安排。


    我们这次的目的,就是要占领爪哇岛及其周边地域。


    这一片岛屿的物产极为丰富,还能为我们提供最重要的橡胶资源。


    荷兰人占领这个地方,那完全是暴遣天物。」


    李凤鸣听到苏河的吩咐,他脸上露出浓浓的笑意。


    「请陛下放心,总参谋部一定会安排好相关行动。」


    海军部部长李青木建议道:「陛下,海军占领爪哇岛之后,必然要在爪哇岛驻军。


    海军现在调动军队非常麻烦。


    微臣建议比照陆军的警备军,海军也成立警备军,负责海岸周边的安全、为商船护航和稽查海盗。


    海军主力战舰以远洋舰队为主,主要目的是为了远洋作战。


    警备军固守一方,主力舰队可以随时调动。」


    苏河听着李青木的建议,他同意这个建议。


    「李部长,你这个建议很好,海军部做好相关安排,交给我审核。」


    苏河与军方将领交流完。


    他看向首相王仲策吩咐道:


    「王爱卿,内阁动用特殊军费,给海军拨款,让海军出兵作战。


    内阁也准备好官员,治理军方占领的地盘。


    我们这次夺下来这些地盘,就不能让他们再跑掉。」


    王仲策自信的说道:「陛下,内阁完全没问题。


    只是内阁现在人手太少,只有我和李志升两人。


    微臣建议增补内阁的阁臣名额。


    内阁处理朝廷所有政务,我们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苏河答应王仲策这个要求,他之前没有给内阁增添阁臣,就是为了考察这些官员。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苏河已经有了几个不错的人选。


    内阁要保持稳定,不能换得太勤。


    苏河必须要做好所有考察,才会任命内阁阁臣。


    这次的御前会议很快结束。


    苏河只是定下出兵爪哇岛。


    海军的战略战术安排,需要一切都准备好,再进行讨论。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风啸木的《明末逐鹿天下》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368章 海外遗民不可弃免费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