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9章 穷途末路 狼狈逃离

作者:风啸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沉阳城,后金的皇宫之中。


    后金大汗福临像木偶一般,坐在他母亲的旁边。


    摄政王多尔衮,主持着后金所有军政事务。


    随着黄台吉的病逝,后金就仿佛被抽掉了嵴梁骨一般。


    后金已经明显在走下坡路,并且无力回天。


    八旗兵先是被汉人的骑兵牵制。


    汉人骑兵先是清理蒙古势力,在草原上建一座通辽新城。


    汉人的骑兵不断袭扰蒙古和后金。


    多尔衮无法忍受,亲自带兵准备消灭汉人骑兵。


    汉人火器犀利,大战没有开始,只是先期进攻,八旗兵就损兵折将。


    多尔衮发现他们没有办法战胜汉人骑兵,只能选择撤军。


    有汉人骑兵牵制八旗兵,不时袭扰八旗势力。


    多尔衮获得汉人内战激烈,大明与他们议和。


    这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增强后金的实力。


    但没想到汉人骑兵联合蒙古人,向后金发动攻击。


    后金后院起火,没办法无视发展壮大的汉人骑兵,只能选择与汉人骑兵进行小规模冲突。


    这样能有效减轻汉人骑兵火枪造成的伤亡。


    多尔衮的计划无法实施,他们没办法在汉人王朝更迭是扩张实力。


    甚至是参与到汉人王朝更迭之中。


    机会只有那短短的一瞬,多尔衮错过机会。


    他眼睁睁看着苏河统一天下,成立大华王朝。


    多尔衮本以为大华王朝会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才会向他们发起进攻。


    他没有想到汉人王朝刚刚统一,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


    他们就立刻出兵辽东,进攻后金。


    多尔衮已经提前调兵,在重要地方驻守八旗精锐。


    八旗精锐刚与大华士兵接触,战线就快速崩溃。


    大华从宁锦和金州两个方向,向着辽东腹地杀来。


    大华军队的火器太强大,八旗最英勇的士兵,他们在数百米外,就被步枪或大炮杀死,一身本领根本发挥不出来。


    冬季很快来临,辽东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大雪也下的非常大。


    这种天气没办法作战,多尔衮有时间总结经验并调兵遣将。


    天气刚刚转暖,多尔衮获知到汉人大军准备进攻辽阳城。


    多尔衮派遣代善、阿济格和济尔哈朗,率领镶红旗、镶白旗和镶蓝旗。


    三个八旗与大华军队决战于辽阳。


    最终的战果,就是两个半旗全军覆没。


    他哥哥阿济格和济尔哈朗阵亡,代善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沉阳城。


    代善大腿中了两枪,子弹还留在体内,现在已经没办法走路,病情还在不断恶化。


    多尔衮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根本无力回天。


    实力不济,有再多的计策都没有作用。


    多尔衮看着现在来的八旗旗主。


    现在八旗只剩下三个半旗,他身为正黄旗旗主,正白旗旗主多铎,正红旗旗旗主岳托,还有深受重伤的代善和半残的镶红旗。


    黄台吉死后,多尔衮通过政治斗争,重新瓜分了属于黄台吉的三个旗,并重新调整各旗。


    没想到他完全做了无用功,八旗已经残破成这个样子。


    后金的八旗只剩下三个半旗,实力已经下降数倍之多。


    随着八旗没了四个半旗,沉阳城中的八旗人家,已经不止家家带孝那么简单。


    很多人家父子兄弟全部战死。


    多尔衮语气沉重的说道:“我紧急召你们过来,就是现在战场出现新形势。


    根据探马来报,驻守在辽阳城的汉人,他们再次出兵,直奔沉阳城而来。


    西面的三个汉人骑兵师,他们也打破长城防线,数万骑兵正想要围住沉阳城。


    燃文


    我们必须要提早想出办法,解决现在遇到的问题。


    时间不能再拖下去了,一旦汉人的三大骑兵师,围困住沉阳城,我们就插翅难逃。”


    代善听到多尔衮的话,他已经听出多尔衮的言外之意。


    “摄政王,你是想放弃沉阳城吗?


    汉人大军直奔沉阳而来,我们要放弃沉阳城。


    能跑出去的人,都是健壮的壮小伙。


    沉阳城那么多老弱和孩童,怎么可能随大军跑远。


    除了部分我们高层的家卷,其他人都会留在沉阳城。


    他们的下场,谁都能想得到。


    我们怎么对待汉人,汉阴一定会怎么对待我们八旗子弟。


    你这不只是放弃沉阳城,也是放弃他们的性命。”


    多尔衮知道作出这个决定,那就等于放弃老弱妇孺。


    但现在这个局势,已经没有其他办法。


    全胜的八旗兵都挡不住汉人进攻,那更别说只剩下三个半旗的八旗兵。


    留在沉阳城,那就是等死。


    现在选择撤出沉阳城,能撤出一个,那就有一个人活下去。


    沉阳这座城池不重要,足够的八旗人口,那才是非常重要。


    多尔衮看着众人询问道:“我们除了放弃沉阳城,还有其他扭转战局的办法吗?


    汉人对沉阳城志在必得,我们只能先避其锋芒。


    如果有人能提出来,有效抵抗汉人的办法,我也不会选择带人撤离沉阳城。”


    代善张了张嘴,最后有些颓然的说道:“现在这个局势,确实没有任何办法。


    你们想要撤离沉阳城,必然要留下人断后。


    我的年纪非常大,又受了重伤,未必能活多久。


    我的身体已经无法经受长时间的颠簸,不跟你们撤退。


    给我留下一些老弱残兵。


    我留下断后,为你们争取时间。”


    岳托连忙阻拦道:“阿玛,我留下来守城断后,您带着正红旗和镶红旗的士兵撤离沉阳城。”


    代善坐在椅子上,他拿起手中的拐杖就朝岳托打去。


    “我已经是风烛残年,就由我留下来断后。


    你带着正红旗和部分镶红旗子弟,一定要逃出汉人的包围圈。”


    岳托看到阿玛态度坚决,他就没有再推迟。


    岳托提议道:“在山林之中,还有很多女真部落。


    只要我们掌握一定实力,那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汉人不适合在山林中生存。


    哪怕是北方的苦寒之地,也有我们生存的机会。


    现在汉人王朝,正式鼎盛的时期。


    等到汉人王朝衰落,我们依然有着崛起的机会。


    我建议撤到大兴安岭以北地区。”


    多尔衮摇了摇头说道:“不能跑向北方,那样做只是死路一条。


    北方现在也不安宁,我们多次得到蒙古盟友的消息。


    北方有一股名叫罗刹人,正在从西向东进。


    他们也有着犀利的火器,乌梁海地区的蒙古人,已经与他们遭遇。


    我相信不久之后,大兴安岭以北地区,也会遇到这些罗刹人。


    到时候就是汉人和罗刹人联手进攻我们,生存环境会非常恶劣。


    再有一点,我们为什么从山林之中走出来,就是山林之中没有办法养活太多的人口。


    想一想我们在部落时代,才有多少人口,来到城市之中,我们获得了多少人口。


    现在我们的八旗制度,男人靠骑马打天下。


    女人指挥包衣奴才种地。


    没有了大量包衣奴才,我们辛苦维持的八旗制度,那就直接崩溃,根本没有崛起的希望。


    我认为应该向东撤离。


    朝鲜有大量的人口,那里的军队又比较贫弱,适合八旗的发展。


    朝鲜的南方,还有一个叫做倭国的势力。


    那里的人口,比朝鲜还要多。


    倭国拿下朝鲜,却被大明击败。


    我们却在同时代,击败了大明,占据了辽东地区。


    我们八旗兵的实力要远超倭国。


    现在汉人势大,我们只能选择避其锋芒。”


    多尔衮已经考虑许久,八旗只有向东,那才是生路。


    选择向北,那只会慢慢消亡。


    八旗选择逃向北方,汉人肯定会紧追不舍。


    如果逃向东方,借着朝鲜这层掩护,很可能躲得过汉人的追击。


    朝鲜那里的条件,远比北方山林要好。


    很多的八旗兵,从小就在城市中长大。


    让他们骑马作战,那完全没有问题。


    让他们在山林中捕猎,很多人都已经失去了捕猎的技巧。


    岳托听到多尔衮这么说,他立刻反驳道:“去朝鲜那里,那绝对不可行。


    我带兵攻打朝鲜,对那里非常熟悉。


    朝鲜地形狭长,根本无险可守。


    汉人如果带兵进入朝鲜,我们就是瓮中之鳖。


    北方山林面积广阔,凭借汉人那么点兵力,根本没有办法在广阔的山林中抓住我们。”


    岳托也不认为死守沉阳城能取得成功。


    他准备带兵逃离沉阳城,但他与多尔衮的目标截然相反。


    他认为凭借朝鲜的地理条件,八旗一旦被汉人堵住,那根本无路可逃。


    朝鲜三面环海,面临陆地的一面,还与汉人接壤。


    他们一旦躲进这个地方,那就是一个大牢笼。


    多尔衮和多铎想要做通岳托的工作。


    八旗兵已经损失惨重,再也经不起内耗。


    岳托却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选择正确。


    两方正在僵持之时,代善却开口说道:“八旗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你们两方可以分开行动,带着一部分人分别向北方和东方撤离。”


    代善已经决定死守沉阳城,他看事情就变得豁达很多。


    多尔衮和岳托团结在一起。


    集中三个半旗的兵力,重新再打天下。


    这样看似很美好,在陌生地区再次崛起更容易一些。


    代善却认为,剩余的所有八旗子弟全部逃向一处。


    这样的目标实在是太大,汉人必定会向他们发起进攻。


    分开逃跑,这样反而能增加存活的机会。


    大玉儿在儿子福临耳边说了几句话。


    福林奶声奶气的学说话:“汉人兵临城下,我们没有时间继续争下去。


    就按照代善贝勒的建议,分开行动。”


    福临作为名义上的大汗,他没有一点权力,但说出的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台阶。


    多尔衮和岳托不再争论,他们决定争分夺秒,立刻做好撤离的准备。


    岳托带着正红旗精锐士兵和镶红旗部分精锐,再加上一些青年八旗子弟。


    他们从沉阳北大门快速撤离,不想在沉阳城耽搁一点时间。


    多尔衮听到济尔哈朗快速撤离的消息,他怒骂了一声蠢货。


    他作出妥善的安排,带着两旗士兵和大量青壮向东撤离。


    除了八旗子弟,多尔衮还带了很多适龄的妇女。


    只有男女都带一些,才能维持八旗这个势力的发展。


    多尔衮还携带大量的汉人工匠,特别是汉人武器和火器工匠。


    他们与汉人多次作战,在火器大量装备之前,他们多次取得胜利。


    在火器大量装备之后,八旗骑兵仿佛被时代抛弃了一般,连续的战败已经让八旗伤筋动骨。


    多尔衮已经认识到,火器才是战争的未来。


    放弃所有东西,那也不能放弃工匠。


    有这些工匠,他们扎根在朝鲜,继续研究火器。


    早晚有一天,他们的火器水平能达到汉人的水平,那时就是他们报仇雪恨的时刻。


    八旗兵和八旗子弟,骑着马向东逃窜。


    汉人工匠没有马,他们像货物一般,被直接绑在马上。


    只有大玉儿和大汗福临等少量八旗高层,才能享受坐马车的待遇。


    多铎与多尔衮并排骑着马走。


    多铎有些担忧的询问道:“摄政王,汉人已经在辽东的鸭绿江边设立安东府。


    我们直奔朝鲜,如果被安东府那里的汉人堵住。


    到时候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我们不就被汉人包围。”


    多尔衮看了一眼多铎,训斥道:“你作为一个将军,怎么连地图都记不熟。


    辽东和朝鲜接壤的地方很大,其中最好走的地方,就是安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的义州。


    但我们现在怎么可能选择这条路。


    汉人大军从南方压过来,我们再转头绕一大圈跑向南方。


    本来我们带着辎重,行军速度就不快。


    这么做很容易被汉人包围全歼。


    稍微想一想,都不会选择这个路线。


    我们的路途是从长白山北面,顺着图们江进入到朝鲜。


    整体路线是向东北方向前进。


    如果汉人行军的速度太快,直接占据辽东与朝鲜接壤的所有地方。


    那我们就和岳托一样,重新回到山林之中。


    越是在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越不能失去分寸。”


    多铎听到多尔衮的讲解,他这才放心下来。


    多尔衮已经有了全盘计划,那他只需要冲锋陷阵就行。


    ………………………………


    沉阳城中,带上看到多尔衮和岳托相继带兵离开。


    他立刻封死沉阳城的大门,准备带兵死守沉阳城。


    只要沉阳城一日不破,汉人就没办法派遣大兵追击逃走的八旗子弟。


    代善下令征召所有的八旗子弟,全部登上城墙守城。


    一些健壮的妇女,他们也要来到城墙,协助大军守城。


    代善不断宣传,让所有八旗子弟都认识到,汉人杀进沉阳城,他们会有多么凄惨的下场。


    之前他们对汉人所做的一切,汉人都会报复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